单毅红
从西藏回到北京一个多月了,重走父辈进藏路的画面时时在眼前浮现,沿途地方党委政府和藏族同胞对18军的深情厚谊令人感动,当地的红色教育、红色文化、红色宣传形式多样、宜地、宜人、宜景,深入人心,效果斐然。特别是川藏交界金沙江两岸的德格县、江达县对红色历史遗存和史料的挖掘利用更是令人耳目一新。
今年适逢昌都解放70周年纪念,应昌都市委、市政府邀请,全国各地的十八军子弟代表参加大庆活动,大家商定,借这个机会重走父辈进藏路,实地体验18军70年前进藏的艰辛。
34名子弟10月2日从成都出发,经康定4日到达甘孜、7日到江達。
在金沙江两岸,我们看到当地党组织、政府和群众浓浓的红色情结,红色教育深入社会的各个层面,红色宣传的触角延伸到社会的所有角落,我们在红色氛围里无不感受到藏族同胞对共产党、解放军发自内心的热爱。
文章作者与西藏自治区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藏族姑娘合影
10月7日,我们走进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龚垭镇雨托村,车行村口,便看到一群藏族同胞手捧白色的哈达等候我们,与藏族同胞相互致礼后,一排排整齐房屋外立面墙上红色标语引起我们的注意,上面写“18军进藏红色新村”,再一回头,发现主干道入口处一个醒目的标牌写着“我们的亲人英勇的18军”,一下子,我的眼泪夺眶而出……我和几位姐妹情不自禁奔向标牌合影留念。村史馆和党员电教室里也有18军的图片和文字介绍,当地百姓一刻也没有忘记共产党、解放军的恩情。看到雨托村处处都有“18军”的印迹,我们都非常感动,仿佛看到父辈当年与藏族同胞水乳交融的情形,与迎接我们的老乡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我们非常自然地走进一位藏族老阿爸的家里,与他聊天中得知他的父辈当年与18军有过接触,说18军对藏族同胞很好,他们是菩萨兵,没有18军进藏,就没有乡亲们现在幸福的生活。的确,他房子里的洗衣机、电冰箱、电视机和藏式家具与他脸上的笑容十分匹配。看到桌子上的藏族传统食品,我主动向老阿爸要,老人家看我吃得开心笑容更灿烂了。这时,同行的几位姐妹也纷纷开吃,大家亲得像一家人似的。
雨托村在全村显著位置设立标牌和房屋外墙印刷标语宣传18军的做法真是一个创举,在全村营造了宣传红色文化的氛围,孩子们一出生就在这个氛围中成长,耳濡目染红色文化,传承红色基因,在幼小的心灵里埋下红色种子,“记党恩、听党话、跟党走”不再是空洞的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社会实践,红色故事随处可见,老人们娓娓道来,孩子们循序渐进接受,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在这样的熏陶中逐渐形成,红色江山后继有人。从另一个侧面也看到雨托村的藏族同胞对18军、共产党的深情厚意,他们也是通过这种形式铭记共产党的恩情、铭记解放军的恩情,可以说这也是一种形式的感恩教育。雨托村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将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与社会经济发展有机结合,二者相长,相得益彰,促进雨托村政治、经济全面发展,村民最大程度受益。
前排左是我父亲单超,他随18军先遣队进入拉萨后与战友们合影
为雨托村点赞!
中午,我们依依不舍地与雨托村的藏族同胞告别,车队驶过金沙江大桥,进入西藏的昌都市江达县岗托镇岗托村。
在岗托村,我们受到更加热烈的欢迎。
一个巨幅宣传板迎面扑来,红彤彤的衬底上面用汉藏两种文字写着“18军子弟重走父辈进藏路暨2020昌都江达县第六届跨越横断山脉、重走金珠玛米之路”。当地党委、政府和藏族同胞把他们连续做了6年的旅游项目与我们重走父辈路结合在一起,让我们很感动。这个结合扩大了我们“重走”活动的影响,也赋予我们“重走”活动新的内涵,如果这两个活动相互助力,江达县既增加旅游收入,同时又宣传了18军,真是好事。宣传板前,藏族同胞身穿节日盛装迎接我们,大家见面像久别的亲人一样热情拥抱,他们还为我们特别准备了青稞酒和糌粑,我按照藏族美女的指导点了三下青稞酒,向空中抛撒糌粑,这应该是藏族迎接贵宾的最高礼仪了。
穿过“西藏解放第一村”的牌楼,我们进村了。18军的岗楼和18军群像雕塑、军帽雕塑立在村口,给我强烈的视觉冲击,仿佛看到父辈当年强渡金沙江与顽敌鏖战的情景。一行人跟着讲解员拜谒、参观、拍照,进入“18军红色渡江遗址”纪念馆参观,有人看到自己父母的照片很是兴奋,滔滔不绝地讲起父辈的故事,有人深情抚摸父辈的照片,眼里含满泪水……
出纪念馆继续向村里走,沿途“追忆先辈进藏路,砥砺奋进新时代”红色标语很是醒目。穿过一片漂亮的水域我们来到红旗广场,一群藏族同胞挥手跟我们打招呼,并跟着我们走进“18军军营遗址”。虽然房舍是新建的,但保持了当年简朴实用的风格,家具也是仿制70年前的样式,看着格外亲切。在村里,许多漂亮的藏族姑娘看着我们还有些腼腆,我们主动上前拉着她们的手跟她们讲话,她们不善言语,但眼睛里流露出的真诚、善良是无法抗拒的魅力,我们兴致勃勃地跟她们合影,那一刻我们都感到很幸福。
岗托村位于金沙江畔,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德格县龚垭镇隔江相望,是四川进入西藏的咽喉要塞。1950年10月6日凌晨,在和平道路被堵死的情况下,18军强渡金沙江,打响了昌都战役第一枪。傍晚,战斗基本结束,岗托村得到解放,成为西藏第一个升起五星红旗的地方。战斗的硝烟已经散去,金沙江的江水奔腾不息。好像在述说着当年那段战争岁月,让驻足缅怀先辈的人们流连忘返……
文章作者与18军子弟张琪、张红卫、张娅在雨托村宣传18军的标牌下合影
在岗托,我看到18军军营遗址、18军碉楼遗址、雕像广场、渡江纪念馆、红旗广场等设施连接成片,构成红色旅游片区,再加上周围的绿水青山與之相互辉映,丰富的红色文化与秀美的自然风光成为岗托红色旅游新风尚,是317国道上红色文化景点新打卡地。人们来到这里旅游,不仅怡情山水,还可缅怀先辈丰功伟业,陶冶情操,升华精神境界,增加当地的旅游收入,真是多赢的好举措。
2020年9月,江达县岗托红色旅游区被评定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岗托红色旅游区不仅成为江达人民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的地方,周边省市常有相关部门前来开展党日活动。据《光明日报》报道,2020年1月至8月,江达县接待旅游6.3万人次,旅游收入911万元,红色旅游景区建设和旅游发展取得显著成效。江达县岗托镇走出了一条红色旅游促经济发展,经济发展反哺红色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新路子。我不由得从心底为他们叫好。
金沙江两岸的红色旅游开发,让我们感动之余更是钦佩。感动的是,70年过去了,藏区的人民不仅没有忘记18军,而且对18军的感情日久弥新,通过多种媒介传播、记忆,代代相传;钦佩的是,当地藏族同胞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不仅摆脱了贫困,而且精神生活也有更高的追求。他们把富庶的物质生活与丰富高尚的精神生活有机结合起来,以红色文化为主线贯穿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当地呈现生机勃勃、欣欣向荣的局面。
金沙江两岸的红色文化只是川藏线沿途各省市红色文化建设的一个缩影,篇幅所限不能一一列举,但窥一斑见全豹,红色文化正成为各地发展旅游的中坚力量,红色文化宣传教育也正成为精神文化的主战场。
我们的“重走”活动结束了,可是活动留给我们的感悟、思考远没有结束。
四川省甘孜州德格县雨托村藏族同胞手捧哈达迎接18军子弟
我们一路沐浴前辈恩泽,享用当地政府、部队和人民群众对18军的情谊。沿途多次遇见各地18军子弟与我们深情交流,还有第三代在网上看到活动信息后开车带着父母追随我们到拉萨,所到驻地总有群众要求和我们合影留念,一时间18军子弟成为被追逐的“明星”。我们亲身体验父辈进藏的艰辛,感受藏区群众对18军的浓厚感情、看到藏区解放70年的巨大变化,真是不虚此行。
我深深体会:这是一次再认识前辈、深刻理解前辈、净化心灵之旅;是深入宣传老西藏精神之旅;是抢救、挖掘、保护红色遗存,使其发挥更好教育作用之旅;是进一步增强解放军与藏区人民友情之旅;是向藏区人民学习之旅;更是感恩前辈、感恩共产党、感恩川藏线沿途人民群众对18军真挚感情之旅。
艰苦卓绝、流血牺牲都让前辈们承受了,光荣福乐被我们享用了,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继续传承、宣传老西藏精神!
在昌都革命历史纪念馆前,我们的总领队芦继兵大校带领我们向前辈宣誓:宣传老西藏精神,有我!
这也是我们此行的宗旨,我们将继续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