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远珍
河源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 (广东河源 517000)
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venous catheter,PICC)主要是使用导管经外周静脉实施穿刺,使导管到达接近心脏的大静脉,避免药物同外周静脉直接接触[1]。伴随医疗技术水平的进步,PICC 逐渐被应用于临床重症早产儿治疗中,该治疗方式操作简单、可避免药物外渗,并且可长时间留置,从而能够避免反复穿刺以及快速用药[2]。但在长期使用过程中发现,使用PICC 同样存在较多并发症,会对早产儿机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其中最为常见的并发症为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主要是指带有血管内导管或在拔除导管后48 h 内,患者发生菌血症或真菌血症,同时伴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并且排除其他明确感染源的感染[3]。对于早产儿而言,在实施PICC 治疗期间,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不仅会对其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损伤,还会延长其治疗时间,增加早产儿家庭经济压力[4]。因此,掌握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护理干预措施,对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具有重要作用。基于此,本研究通过分析100例PICC早产儿的临床一般资料,探讨影响其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因素,现报道如下。
选择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于我院实施PICC 治疗的100例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4例,女46例;胎 龄<30周15例, ≥30周85例; 穿 刺 次 数<2次79例,≥2次21例;穿刺时间<30 min 82例,≥30 min 18例;导管留置时间<30 d 77例,≥30 d 23例;出现导管堵塞3例,未出现导管堵塞97例。本研究已获得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的审核批准,患儿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采集PICC 早产儿的性别、胎龄、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堵塞等一般资料,评价以上各因素对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将有无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情况作为因变量,将早产儿临床资料作为自变量,以P=0.05为逐步筛选变量的标准,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危险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方程分析处理,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在100例PICC 早产儿中,7例(7.00%)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93例(93.00%)未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
将可能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影响因素进行χ2检验,结果发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穿刺次数、穿刺时间、导管留置时间及导管堵塞,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的因素为性别和胎龄,见表1。
表1 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单因素分析[例(%)]
将单因素分析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项目带入Logistic 回归方程进行计算,结果显示,穿刺次数多、穿刺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及导管堵塞均是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P<0.05),见表2。
表2 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多因素分析
早产儿器官发育不成熟,其出生时胎龄较小、体重偏轻,极易并发其他疾病,这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原因。早产儿可能会伴有肺出血,代谢性酸中毒、呼吸性碱中毒、高钾血症等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以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情况,对其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5-6]。PICC 穿刺部位在外周表浅静脉,不会出现大血管穿孔、气胸以及空气栓塞等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的并发症,且选择范围广,穿刺成功率高,穿刺部位肢体活动不受限制[7];此外,其操作方式简便易行,可避免因反复静脉穿刺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因此,临床常采用PICC 方式对早产儿进行治疗,已成为早产儿静脉营养支持以及用药的一条有效静脉通路。尽管早产儿实施PICC 存在较多优势,但导管相关性感染问题仍不容忽视,其中,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是长期静脉置管的重要并发症,亦是PICC 穿刺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若早产儿在治疗过程中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不仅会增加治疗难度,严重威胁其生命安全,还会增加患儿家长与医护人员之间的矛盾,产生医疗纠纷[8]。因此,探索降低PICC 早产儿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的措施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
早产儿机体免疫功能相对较弱,黏膜屏障防御功能较差,故极易受到病菌侵袭。张琼燕等[9]的研究发现,导管留置时间及穿刺部位与早产儿PICC 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密切相关,因此,其认为需合理选择穿刺静脉,严格控制导管留置时间,从而降低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本研究结果显示,穿刺次数多、穿刺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及导管堵塞是导致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原因可能为:(1)穿刺次数多,在进行静脉穿刺时,若未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加之穿刺技术不够成熟,反复进行穿刺,不仅会对早产儿血管造成损伤,还会增加感染风险;(2)穿刺时间长,若穿刺时间较长,则会增加无菌物品与空气的接触时间,进而使空气中病原微生物直接进入血管或经穿刺针进入血管内,导致感染情况发生;(3)导管留置时间长,有研究指出,若导管留置时间控制在一周以内,其感染率较低,若留置时间为8~21 d,则会显著增加感染风险[10];(4)导管堵塞,若肝素帽及正压接头受到污染,则会导致接头内及末端有细菌残留,此外,若未能有效冲管,导致管腔堵塞,则会破坏导管的光滑性,加速微生物滋生,进而造成感染[11]。针对造成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现制定如下对策:(1)穿刺时合理选择血管,置管时首选双上肢肘部贵要静脉,其次为头静脉、肘正中静脉、头皮静脉以及腋静脉等;(2)护理人员需提升自身穿刺技术,确保一次性穿刺成功,同时,避免在同一血管实施反复穿刺,推送导管时动作应轻柔,避免粗暴或强行送管,避免损伤血管内膜,出现血栓性静脉炎及机械性静脉炎;(3)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在穿刺前需实施手卫生,佩戴口罩和帽子,消毒时可首先使用无水乙醇进行清洁脱脂,随后使用无菌聚维酮碘溶液进行消毒,消毒范围需涵盖穿刺点上下10 cm 处,且在消毒剂待干后才可进行穿刺,穿刺时应建立最大化无菌屏障[12];(4)穿刺后24 h 内换药一次,外层贴膜至少需每周更换一次,若出现卷边、潮湿或浮起,则需立即更换,在更换导管正压接头时,需使用无菌酒精棉片对其连接部位实施消毒,消毒时间需超过30 s,并及时更换新的正压接头,使用脉冲式冲管法实施导管维护,间隔8 h 冲管一次,若输注营养液,则应增加一次冲管,避免出现导管堵塞,使用注射泵过程时应注意使其高于患儿心脏水平位置[13-14];(5)导管留置时间越长,早产儿发生感染的风险越大,因此,要求护理人员每天评估导管情况及早产儿病情,若无置管需求,则可尽早将导管拔除,降低感染风险;(6)建立由专人组成的PICC 操作及质控小组,对导管进行严格管理,严抓PICC 操作的每一个环节,强化环节质量监管,通过持续性质量改进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发生。
综上所述,穿刺次数多、穿刺时间长、导管留置时间长及导管堵塞因素均是PICC 早产儿出现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危险因素,可通过严格实施无菌操作原则、提升护理人员穿刺技术、有效维护导管及尽早拔管等措施,降低导管感染风险,提升治疗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