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苗苗,田诗垚,吴瑞娴,张瑞星,杨 晓
疑病心理指学生在学习期间,用所学疾病的征象对照自身的变化,做出不准确的判断,担心或怀疑自己患上严重的躯体疾病,因此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情绪,并且明显影响正常生活的一种心理现象[1-2]。国内外研究显示,医学生学习生活压力较大,存在片面接受医学知识的现象,会盲目将相关疾病症状与自身对照并做出与自身真实健康状况不符的错误判断,因此医学生更易产生疑病心理[3-5]。护生作为一个特殊的医学生群体,存在医学知识不够丰富且缺乏临床经验等这些易产生疑病心理的问题,并且护生性别比例不协调,女生人数远远超过男生。相比于男生而言,女生存在心思细腻、敏感多疑等性格特点,这些特点使女生在面临较大压力时,可能更易产生负性心理暗示,进而出现神经症倾向,并且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自卑、情绪失控等负性体验,甚至产生自伤或自杀等过激行为[6-7]。但国内针对护生疑病心理的研究较少,因此,通过对护生疑病心理现状和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可能影响护生疑病心理的相关因素,为后期针对性地开展护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改善院校护理教育方式等提供科学依据,以达到促进护生乐观并科学的学习、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的目的。
1.1 对象 本研究以河南省郑州市某高校2016—2018级的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经验法评估,本研究所需样本量为360~720份,结合本专业学生人数和年级人数比例大约需要发放450份问卷,采用分层方便抽样的方法将大学一年级到大学三年级分为3层,每层按照护生人数比例便利抽取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450份,实际回收问卷413份,回收率91.8%,有效问卷380份。其中2018级学生55人,2017级学生142人,2016级学生183人。纳入标准:在校在读本科生,身体健康且无重大心理疾病,自愿填写问卷并参与本研究。排除标准:因特殊情况未完成该学年学习任务的学生。
1.2 方法
1.2.1 研究工具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各年级学生进行调查,在正式调查前对30名护生进行了预调查,并根据预调查结果对问卷进行修改。正式研究问卷包括自设问卷、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innesota Multiphasic Personality Inventory,MMPI)疑病子量表(Hs)和简易应对方式量表(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①自设问卷根据文献回顾设计,共19道题目,包括年级、性别、人际关系、感到孤独的频率、学习生活压力、负面情绪、身边人或自己是否患过疾病等,对护生的社会学特征进行调查,用以分析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因素。②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由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瑟韦(S.R.Hathaway)和麦金力(J.C.Mckinley)于40年代制定,80年代被引进中国,中国科学心理研究所组织了标准化的修订工作,在宋维真主持下修正完善,1985年发表了中国常模[8]。实践证明,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疑病量表共33个条目,得分高者即使身体无病,也总是觉得身体欠佳,表现出疑病倾向。该量表通过和MMPI中的矫正量表(K量表)配合计分。以T分作为最终的计分结果,中国常模T分达60分以上表明有疑病倾向。③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implified Coping Style Questionnaire,SCSQ)由解亚宁[9]编制,共20个条目,采用4级评分法,即“不采取”计0分,“偶尔采取”计1分,“有时采取”计2分,“经常采取”计3分。问卷分为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条目12组成,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条目20组成。问卷重测信度为0.554~0.613,Cronbach′s α系数为0.737~0.811。
1.2.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包括χ2检验、Pearson相关性分析和逐步线性回归分析等。其中频率用于描述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χ2检验用于判断社会学特征对于护生疑病倾向的影响,通过Pearson相关性分析来判断简易应对方式与疑病心理倾向的相关性,用逐步线性回归分析来进一步筛选影响疑病心理的因素。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一般情况 本次调查人数共380人,男生44人,女生336人,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学生分别为55人、142人、183人。经常感到孤独的护生有25人,偶尔感到孤独的护生有151人。学习生活压力较大的护生有127人,学习生活压力较小的护生有44人。负面情绪较多的护生有218人,负面情绪较少的护生有162人。调查人数中有130人完全不了解疑病心理,占总人数的34.21%。
2.2 疑病心理检出情况及影响因素
2.2.1 疑病心理检出情况 调查对象共380人,其中103人检出有疑病心理倾向,检出率为27.11%。大学一年级、大学二年级和大学三年级的疑病心理检出情况分别为9人、31人、63人。疑病心理在不同性别中的检出情况分别为男生10人、女生93人。
2.2.2 一般情况对疑病心理的影响χ2检验结果显示,年级、人际关系、感到孤独的频率、学习生活压力、负面情绪、身边人或者自己是否患有疾病等社会学特征对护生疑病心理有影响(P<0.05),见表1。
表1 不同社会学特征的护生疑病心理阳性率比较(n=380)
2.2.3 简易应对方式对疑病心理的影响 积极应对方式与疑病心理倾向呈负相关(r=-0.196,P<0.05),消极应对方式与疑病心理倾向呈正相关(r=0.209,P<0.05)。有疑病心理倾向的护生简易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得分低于无疑病心理的护生,而简易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得分高于无疑病心理倾向的护生(P<0.05)。见表2。
表2 疑病与无疑病护生应对方式得分比较 单位:分
2.2.4 一般资料和简易应对方式对疑病心理倾向的影响 将年级、人际关系、感到孤独的频率、学习生活压力、负面情绪的频率和身边人或自己是否患过疾病、简易应对方式消极应对得分和积极应对得分8个条目纳入逐步线性回归方程分析,设α入=0.050,设α出=0.100。结果显示,学习生活压力、消极应对均分、积极应对均分、负面情绪、身边人或者自己是否患有疾病、人际关系和年级共7个条目进入回归方程,F=15.882,P<0.01;R2=0.235,调整R2=0.220。影响因素赋值见表3,影响因素多因素分析见表4。
表3 因变量赋值
表4 一般资料和简易应对方式对疑病心理倾向的影响
3.1 护生疑病心理现状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与大学生整体疑病心理检出率(10.81%)[10]相比较,疑病心理在护生中有较高的检出率(27.11%)。从医源性影响[11]因素方面分析,一方面护生与非医学生相比,他们有更多接触疾病和相关知识的机会。孙国仁等[12]研究表明,学习诊断学后,学生疑病心理的发生率增加。护生在学习疾病评估和诊断过程中,由于心理暗示等作用,会增加产生疑病心理的概率。另一方面,部分护生对医学知识学习存在着一知半解的问题,他们面对着海量的医学知识却没有系统完整地学习,导致护生对知识学习和理解不深入,在学习护理健康评估、内科和外科等有关疾病症状的学科时,会不自觉地将一些疾病的临床表现套用在自己身上。另一方面,研究显示,网络疑病症人数正在逐渐增加[13]。网络疑病症的人群认为,花费时间在网络上搜集有关健康或疾病的信息是值得并且有用的。但是,当他们搜集网络信息后,通常会对自身状况感到恐慌和担心,进而做出相应的行为反应,比如当他们有较轻微的症状时,会给自己做出简单的诊断。随着互联网等的发展,大学生获得信息的途径增加,并且偏向于“网络救助”,因此,当护生身体出现不适时,护生倾向于通过网络来获取身体的疾病诊断,而不是通过正当的医疗检查途径,从而导致护生“网络疑病心理”人数增加[14]。
3.2 年级对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 护生疑病心理年级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年级的增长,护生疑病心理检出率增加(2018级检出率为13.36%,2017级检出率为21.83%,2016级检出率为34.43%),这项结果与闫国立等[15-16]研究结果存在差异,与胡雯等[17]研究结果一致。吴昊等[16]的研究结果显示,疑病心理在医学生年级之间存在低-高-低-高的分布趋势,而本研究则显示护生疑病心理随着年级的增加存在递增的趋势。本研究认为疑病心理与年级有较大关联,护生疑病心理倾向会随着学医时间的变化而出现一定规律的改变。从护生课程设置方面分析,低年级护生课程多为基础知识,对疾病知识和症状涉及较少,而随着年级的增加,高年级护生课程设置多偏向于疾病症状等临床知识的解析;从护生心理自我暗示方面分析,研究显示在生活中感到不适时,高年级学生多会用学到的临床知识与自己的不适感相对应,可能会夸大自己的症状[11]。对此,院校在课程设置方面可以增加对护生心理健康的教育和指导,老师也可以帮助护生树立正确的疾病观,对护生的心理问题及时给予帮助和疏导。对疑病心理较严重的护生,学校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为他们提供科学合理的疾病诊断途径,以便帮助他们消除疑病心理的疑惑。而对于疑病心理发生率较高的高年级护生,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一些临床教育实践活动和以小组为单位的疾病诊断竞赛等活动,促进高年级护生将掌握的疾病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增加护生对于疾病的辨别和诊断能力,并且通过这些活动可以及时解决护生对有关疾病的疑问,增加护生对于疾病的理解,降低护生疑病心理的发生率。
3.3 学习生活压力对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 学习生活压力较大或适中的护生疑病心理检出率较其他护生高,由此可得出过高的学习和生活压力是导致护生疑病心理的重要原因之一,这与吴昊等[16]的研究结果一致。有研究显示,医学生与其他专业学生相比,在日常学习方面存在更大的压力,此外考研和就业等也增加了医学生的学习生活压力,使医学生的心理负担加重[16]。而护理教育的课程依然以疾病的认识和诊断为中心,课程设置与医学生有很大的相似度[15],因此,护生在课程学习方面同时也存在较大的压力。由于近年本科护生招生较多,而各大医院护士人员饱和,本科护生毕业面临巨大的就业压力。因此,护生容易产生迷茫等消极的心理,而当压力积累到一定程度且不知道如何排解时,常会影响到身心健康甚至转化为躯体症状,导致产生疑病心理的概率增加。对此,护生应提前做好计划,树立学习目标,规划学习时间,为考研学习和将来的实习做好准备。同时院校应加强就业指导课程建设,及时解决护生对于以后就业和考研等问题的疑惑,为护生以后的就业考研等提供建议,此外,护生应建立良好的就业观,不断提升自身实力和自我竞争力,为以后就业奠定基础。
3.4 负面情绪及人际关系对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 有研究显示,负面情绪作为心身疾病的一种心理应激性因素,可直接影响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功能,对人体心理生理方面产生消极作用,进而影响人体正常的身心活动[18]。此外,负面情绪还会显著提升其心理疾病发病率[19]。本研究结果显示,人际关系非常好的护生,负面情绪的频率明显低于人际关系不好的护生。因此当护生人际关系较差时其更易产生负面情绪,且此类护生由于人际关系较差更加不愿意向他人倾诉,导致负面情绪的积压,进而影响心理健康。同时,由于护生处于特有的医疗学习环境,有更多接触临床疾病的机会,比如护生在见习期间,对医院的环境和病人等的所见所闻,会对护生的疾病学习和诊断以及心理产生冲击和影响。因此,当护生有较多负面情绪时,身心健康会受到更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增加护生产生疑病心理的概率。对此,院校等相关教育部门可以加强对护生的心理干预,增加课堂心理教育等,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护生树立健康的心理观,建立合理有效的心理防御机制。同时增加对护生的关怀,鼓励护生在面对负面情绪时,积极主动寻求帮助。院校可以通过组织不同形式的人际关系主题教育活动[20],帮助护生建立更加积极健康的人际交往观。
3.5 身边人或自己是否患过疾病对于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 研究结果显示,当身边人如家属或朋友等患有某种疾病时,会加重护生疑病心理倾向。随着医学知识的增加,护生对于疾病的症状和特点的了解加深,其中包括家族疾病的遗传性。研究显示,遗传病通常表现为家族性的疾病,主要是指具有家族聚集现象的一些疾病[21]。即在一个家庭中同时有两人以上患有该疾病,表现为亲代和子代中或子代同胞中多个成员患有同一种疾病。由此可知,如果护生家庭成员中有人患过一些疾病,那么护生在了解其聚集性和特征后很容易将该疾病与自己进行联系,并认为自己也肯定会患有该疾病,使护生很容易产生疑病心理倾向。除此之外,当护生身体出现不适或某些症状时他们会不自觉的联想到周围人患有的疾病,并将自己的症状与该疾病相对照,并且由于医学知识掌握不全面等很容易产生自己患有同样疾病的错误判断。对此,护生在加强基础医学知识的学习的同时,可以多与辅导员或者老师等沟通,向他们说明自身情况,正确对待自身症状,消除心理负担和顾虑。学院也应促进护生理论学习与护理实践相融合,提高护生对于疾病的判断能力。
3.6 简易应对方式对护生疑病心理的影响 应对方式是个体在应激环境或生活事件中对该环境或事件作出认知评价以及认知评价之后为平衡自身心理状态所采取的措施[22]。本研究结果显示,积极应对得分高的护生有疑病心理的概率较低;消极应对得分高的护生,产生疑病心理的概率较高。消极应对得分高的护生在面对问题时往往偏向于看到问题的悲观面,从而导致心理消极情绪增加,采取消极的应对方式。例如当感到身体不适时他们更加倾向于把身体的某些症状与一些较严重的临床疾病比较和联系,进而导致产生疑病心理的概率增加。而简易应对方式积极应对得分高的护生患有疑病心理的概率小,此类护生在面临问题时,更加偏向于采用积极的态度。当他们身体感到不适时,他们不会片面地将自身的不适与临床疾病相对照,而是更加理性客观地对待身体状况,他们会积极寻找社会支持,如向教师请教或到医院问询医生,进行相应检查等。因此院校和护理教育者可以采取措施,如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讲解有关积极应对方式的作用及在面对问题时如何采取积极应对的方法等,用以激励学生积极看待问题,加强学生积极和合理思维方式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盲目寻求帮助,以正确的方式解决问题。
护生与非医学专业学生相比,其疑病心理现象比较普遍,因此院校应加强对于护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年级、人际关系、学习生活压力等对护生疑病心理有较大的影响,院校可针对这些因素对护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以便护生形成良好的人格基础,提高护生心理健康水平。在教育过程中,教育者应增强护生对于知识的掌握,以及加强对护生应对方式的积极引导。此外,对于个别疑病心理较严重的护生,院校应积极对其进行心理疏导,帮助其消除疑病心理。
本次研究只抽取了郑州市某高校2016—2018级护理专业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未对其他院校学生进行调查,研究数据较少。希望相关研究者以后加强对护生疑病心理的干预性研究,从而帮助护生形成好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并为相关院校护生教育提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