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能力发展视角下分层教学策略探析

2021-07-21 08:13林万永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因数倍数乘法

林万永

(福建省霞浦县第七小学 福建 宁德 355100)

《数学课程标准2011版》针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提出“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这是数学教育的理想境界,也是教师孜孜以求的教学目标。现阶段的小学生学习准备、行为习惯、接受能力都存在较大差异。如果教学上一味的采取统一步伐,课堂教学上存在“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现象,导致学生成绩分化明显。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要有一定的弹性,练习的设计上要有一定的梯度,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需求。在课堂教学中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要求,力求在微格分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1.鼓励学困生,分层目标树信心

课标指出:“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关注与帮助,鼓励他们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造成学生学习困难早期原因多种多样,根据笔者的课堂观察,四、五年级的学困生普遍自信心不足,学习挫败感强,参与学习的意愿弱。针对现状首先挖掘学生的学习内驱力,建立自信心;其次微格分层目标,降低学习难度。

1.1 激励课堂参与,鼓励点滴进步。教师在课堂上要鼓励学困生的点滴进步。提问时,把简单易答的知识点问题留给学困生;课堂常规管理上,学困生专注的听讲要及时表扬;课堂练习中,学困生工整的书写,也要给予肯定与鼓励。于细节处发现他们向上生长点,慢慢建立学习自信,有效的激发学习内驱力。如在学习《倍数与因数》时,师指3×4=12,“这是一个乘法式子,我们可以说3是12的因数,4也是12的因数”,师再指2×6=12。根据这个式子谁也能这样说说,在学优生回答后,接着请学困生复述,并及时肯定他们的回答。在课堂教学中学困生的回答由复述开始,降低思维的门槛,也能培养倾听的习惯和参与学习的热情。在学习“找一个数的倍数”这一环节时,师:12是3的倍数,18是3的倍数。3的倍数只有这2个吗?师:你能说出一个3的倍数吗?这时,把回答的机会给了学困生,通过他们的回答板书:6、9、24、30......。虽然学困生的回答是不完整的,思维是跳跃式、离散状。但是根据他们碎片化的回答后,再进行了有序整理分析,同样能找到求倍数的方法。这样使学困生认识到自己也有解决问题的能力,慢慢的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了,课堂学习由被动化主动。

学困生课堂中出现错误在所难免,有的教师为了保护学困生的自尊心,常会选择不予评价,转而提问其他学生,等待正确答案的出现。殊不知学困生回答问题时,是鼓足勇气才举手的,被冷落后下一次就更没有举手的勇气了。教师应做到“对的要表扬,错了也要表扬,表扬你回答问题的勇气”。及时“理答”给予学生心理上的关爱,耐心引导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鼓励学困生自我纠错、自我反省,激发学生学习的欲望。

2.关注学优生,开放引思促发展

课标指出:“对于学有余力并对数学感兴趣的学生,教师要为他们提供足够的材料和思维空间”。常规的教学流程中,学优生存在“吃不饱”现象:教材内容没有新颖性,课堂练习没有挑战性。教师要围绕教学目标、适时合理地对教材进行调整、重组使其处于“最近发展区”,以满足优生的学习需要。加强知识之间的纵向联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1 设计开放题启迪思考。数学的魅力是引发思考启迪智慧,开放的练习是促进思考的载体,课中设计开放性练习和趣味性练习,引领学优生探索和思考。如:在学习《倍数与因数》结课时,教师提出:数字本身也存在许多有趣的现象,引导学生找6、28的因数,接着指出把它的各个因数相加就有“奇迹”出现。学生算出后发现因数之和是本身的2倍,随后介绍完美数。把数学知识与有趣的数学现象相联系,增添了数学的内涵。如:在学习《质因数》时,出示这样的练习:在括号里填上素数( )+( )=30,( )+( )=20,( )+( )=24,在学生完成后,提出:是不是所有的偶数都有这样的特征?随后介绍著名数学家陈景润的事迹。在学习两位数乘法时,设计了63×24,36×42等练习,在得数相同中探寻乘法的奥秘。

又如:在学习《三位数乘一位数》时,教师出示①41( )×2=82( ),②41( )×2=83( )。这样的练习能突破学生乘法学习的进位难点,两道题的对比,使得学生懂得要仔细审题、认真对待。题目的开放设计,既能照顾到一般学生的能力与解答水平,又能鼓励优秀学生寻求全面、开放的解答。练习为学优生提供一个探索的空间,答案的不唯一性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发展。

2.2 关注纵向数学化拓展思维。教师的眼光不能只局限在当下的知识,应整体把握教材体系,根据知识特点“窥一知十”理清它们之间的纵向联系,教学设计时要有更好的生长点,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如:在教学小数除法时,我设计了这样的练习①3.14÷0.25、3.14×4;②3.14÷1.25、3.14×0.8;③3.14÷0.1、3.14×10;通过计算发现每一组的两道算式得数一样,提出:每组算式的第二个数之间有没有藏着秘密?除法算式和乘法算式有什么相通的地方?学生先是感受到算式的有趣,接着发现0.25×4=1、1.25×0.8=1、0.1×10=1,再引导辨析你会选择每组的哪一题计算,体会除法转化为乘法的便利。这样把将要在六年级学习的倒数知识联系起来了,用乘法建立两个数之间的关系,比学生直接观察分子分母交换位置更加接近倒数的本质。

3.关注中间学生,引导参与助提高

课堂中还有一部分学生成绩和能力介于学优生和学困生之间,课堂学习既不积极也不主动。在动手操作时,只是简单的参与,大部分时间选择观看;分组竞赛时,不愿意“抛头露面”,成为课堂上“沉默的大多数”游离于教师视线之外。课堂上,中间学生大都会“借用”学优生的课堂回答,存在“课堂反正有人回答,我就不用思考了”的想法。其实他们也有自己独立见解,只是不愿意表达,也有积极表现的念头,却常常害怕失误。教师要在课堂中创造独立思考的空间和时间,激发中间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主体发展。

如:在课堂上出示练习时,要求学优生不急于喊出答案,避免其课堂表现的“强势感”,而是要求全体学生先独立思考、尝试解答。在教师的巡视中,给予中间学生必要的引导和提示,鼓励表达、激励参与。又如:在小组合作中,把学习水平相近的中间学生分在同一小组适时“断奶”,让他们对小组活动有责任担当;同时由于水平接近心理上没有压力,而敢于发表观点展示自我。

在数学教学中,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正确处理教材有效展开分层教学,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的课堂参与。在外部条件和内在作用下,突出学生课堂主人的主体地位。带动学困生学习,激发中间学生的潜能,推动学优生前进。尽可能地让所有的学生都能主动参与学习,所有的学生在数学上都能获得发展,达到“人人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

猜你喜欢
因数倍数乘法
算乘法
同样是倍数,为啥还不同
因数是11的巧算
“积”和“因数”的关系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巩固练习
把加法变成乘法
因数和倍数的多种关系
积的变化规律
倍数魔法
如何表达常用的倍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