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政 傅利锋 陈鑫 赵晨
踝关节扭伤是最为常见的骨骼肌损伤疾病,其中>40%的患者会发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主要是因为踝关节扭伤患者常常忽视该疾病治疗的重要性,扭伤后仍进行日常活动及运动,损伤的韧带未能恢复正常的张力,导致踝关节内外生物力学失衡,进而增加再扭伤、关节内滑膜炎、软骨退变等风险[1-2]。临床上,骨科医生希望为患者提供一种舒适有效的治疗方式,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同时,减少急性踝关节扭伤的后遗症。肌内效贴是一种弹性胶布,通过胶布弹性牵拉皮肤,起到刺激神经肌肉和促进血液及淋巴循环的作用[3]。本研究旨在观察采用肌内效帖治疗急性II度踝关节扭伤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1 临床资料 收集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于本院就诊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石膏固定组和肌内效贴组,每组各45例。(1)纳入标准:①符合Ⅱ度踝关节扭伤诊断标准[3],中度肿胀、瘀斑和压痛,轻到中度不稳,运动部分损失,负重和行走伴有中度疼痛,具有明显的踝关节扭伤病史,影像学检查排除踝关节骨折及韧带断裂;②年龄20~45岁;③伤后4 h内就诊,未经任何处理;④愿意接受随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排除标准:①存在下肢肢体畸形、活动障碍或既往伤侧踝关节有手术史;②合并骨折或韧带断裂者;③存在认知功能障碍者;④对胶布过敏者。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组别 n 年龄(岁) 男/女(n) BMI(kg/m2)伤侧(左/右)石膏固定组 45 30.5±5.2 30/15 22.7±1.0 21/24肌内效贴组 45 29.3±5.7 28/17 22.3±1.3 19/26 t/χ2值 0.675 0.388 0.318 0.180 P值 0.404 0.533 0.792 0.671
1.2 治疗方法 (1)石膏外固定组:采用后方石膏托固定,24 h内冷敷患侧,嘱患者抬高下肢,禁止下地负重行走,固定2周后拆除石膏,逐渐开始日常生活活动,4周后开始正常运动。(2)肌内效贴组:采用两块宽5 cm的肌内效帖,一端成4个条带,将踝关节置于外翻位,其中一块以内踝为中心,将未剪的一端贴于内踝处,其余4个条带呈扇形经足背贴于足外侧,1个条带位于第五跖骨基底部处,剩余3个条带位于外踝前方;另一块肌内效贴将未剪的一端贴于外侧足跟后方,其余4个条带经足背向足内侧呈扇形分布,24 h内冷敷患侧,72 h后在肌内效贴固定下开始非负重踝关节伸屈功能锻炼,嘱患者抬高下肢,1周后允许日常活动,4周后开始正常运动。
1.3 观察指标 (1)治疗第7、14 d患者踝关节的疼痛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4]评估,分值范围0~10分,分值越高表明疼痛越重。(2)治疗后1个月、3个月患者的踝关节功能情况:依据美国足与踝关节协会(AOFAS)踝与后足功能评分标准[5],分值范围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踝关节功能越好。(3)治疗后1年内再扭伤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踝关节扭伤患者VA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踝关节扭伤患者VAS评分比较
2.2 两组踝关节功能AOFAS评分、1年内再扭伤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3。石膏固定组治疗后1年内有5例患者发生患侧踝关节再扭伤,而肌内效贴组仅有1例患者出现再扭伤,由于观察例数限制,统计效能较低,故未做统计分析。
表3 两组踝关节扭伤患者AOFAS评分的比较
肌内效贴是一种弹性治疗绷带,常用来治疗运动损伤疾病。相较于其他的传统绷带,肌内效贴的厚度与人表皮厚度相似,棉质材料中含有丙烯酸粘合剂,所以具有很好的弹性,纵向牵拉的长度可延伸静息状态时的55%~60%,可提供良好的舒适度和弹性固定能力[6]。肌内效贴贴于皮肤,肢体运动时可带动皮肤收缩,可增加皮肤与肌肉的间隙约0.02 cm,通过减少皮肤表面的压力,相应地减少淋巴管压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淋巴液的回流,并且皮肤的反复收缩会产生皮下摩擦,进而起到按摩的效果[7]。龙志等[8]对急慢性损伤患者采用肌内效贴治疗,发现24~48 h内患者的最大疼痛、放松时疼痛、夜间疼痛、白天疼痛及日常活动疼痛均低于对照组,但运动时的疼痛改善情况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认为与运动的幅度和强度过大超出了肌内效贴的弹性固定强度相关。曹贤畅等[9]将肌内效贴应用于急性腰扭伤,治疗10 d后观察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由治疗前的5.52降低至2.15,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本研究肌内效贴治疗的急性踝关节扭伤患者在治疗第7天的疼痛缓解效果优于石膏固定组,但治疗第14天两组的疼痛程度相似,可能是因为在踝关节扭伤早期肌内效贴增加了扭伤踝关节的局部淋巴循环,减少了局部张力引起的疼痛刺激,从而起到缓解疼痛的效果。
在改善损伤疼痛的同时,肌内效贴还能够提高应用部位的稳定性,防止过度活动,增强关节的本体感觉[10]。闫亚新等[11]研究发现,肌内效贴结合本体感觉训练能够更好地提高慢性踝关节不稳患者地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优于单独的本体感觉训练。本研究接受肌内效贴治疗的患者在治疗后1个月、3个月时的踝关节功能优于石膏固定的患者,并且在治疗后1年内的踝关节再扭伤发生例数少于石膏固定组,结果表明在肌内效贴治疗的早期进行功能锻炼不会影响踝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恢复,一方面可有效减轻早期疼痛,另一方面弹性固定允许患者早期功能锻炼,有利于增加踝关节周围肌肉力量的强度,恢复踝关节的稳定性,促进本体感觉的恢复,从而降低再次扭伤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