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引领调皮学生正向成长

2021-07-20 09:34贾慧娟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于永正家长能力

贾慧娟

一个调皮的学生,屡次惹教师生气,甚至用语言冲撞了教师,教师让学生回家反省一天。作为教师,你怎么看待这件事?

这是学校例会时讨论分享的一个案例。教师们各抒己见,通过思想碰撞,有了进一步理解和认识。

一、教师做法欠妥

从小处说,此做法降低了教师威信,是教师教学能力不足的表现。学生会想:“除了让我回家,你还能拿我怎样?”不利于教师接下来对学生开展教育。

从学生角度讲,这种结果可能令其有空子可钻。个别学生贪玩或沉迷于游戏,让他回家正好有大把时间玩。这种“自由自在”的感觉,不仅不能促进问题解决,学生为了能“回家反省”,可能还会故意做错事。

从大处讲,这是违规行为。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教师没有权力让学生回家反省,不能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

二、学生不会反省

让学生自行回家,不论是半天还是一天,多数上班族的家长是不会请假陪学生一起反思、自省的。家长往往是简单的一顿责骂,就把学生扔在家里。家长有自己的工作,对这些突发情况没有时间去管。有些学生屡次被教师勒令回家反省,家长无力去管。

学生一旦回家,就不能按部就班听课学习,落下的功课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成绩,造成恶性循环:学生上课学不会就“捣乱”;“捣乱”了,教师就让他回家反省。这对学生成长没益处,还会恶化师生关系。

三、家长不能改变学生

问题学生的背后,一定有个问题家庭,在这样的家庭里,家长的教育方法一定也有问题。家长的教育方法不改变,学生不可能变好。

把希望寄托在家长身上,让其一次性修正学生问题,一次性改好,不是优秀教师的做法。如果教师产生对学生放弃的想法,屡次让学生回家,依赖家长去解决,势必会造成家长的愤怒。

四、有教无类

每所学校甚至每个班级,都会有部分特殊学生,会做一些让教师头疼、气愤的事情。面对这类学生,教师要做到有教无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带着对学生的爱去引导,用教育智慧去促进学生正向成长。

1.放平心态。世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个体。问题学生有点像长弯的小树,需要园丁悉心打理,这也是对教师能力的考验和磨炼。

2.选择相信。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学生都有优点和缺点,问题学生身上的缺点有点大、有点明显。教师往往是“看到了,才相信”,我们要学着“相信了,就能看见”。

3.跳出圈子,站在学生人生的维度看。学生出现问题只是这个年龄段成长的正常现象,不是多么严重的事情。相信在教师细心、耐心加爱心的教育下,学生会健康成长。

教育学生时,一次效果不好,学生出现反复,这是正常现象,相信学生会越来越好。学生犯错时,教师用耐心打动学生,用道理、故事启发学生,相信他可以改变,可以变得更好,那么学生才会真有改变。

4.提升教育能力

教师要树立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念,增强职业使命感。教育是文化的传承,也是助人成长的职业,其中包含着幸福感和成就感。教学相长,教师如果遇到让自己头疼的学生,这也在提醒自己需要学习了。一种教育方法不可能适用于所有学生,一个学生也不是单靠一种方法可以教育好的。多学习,提升教师教学能力,促进学生成长。

教师对待每个学生都要全力以赴。教育不是让每个学生都一样,教师在陪伴过程中,尽力带领学生,学生有进步和成长就好。

“千丈之堤,以蝼蚁之穴溃;百尺之室,以突隙之烟焚。”学校针对学生案例组织教师讨论,有助于提高教师执教能力,增加教育智慧。希望教师都能依法执教、科学执教,在教育过程中多点智慧,让校园的春芽,成为学校未来的骄傲。

语文教育要引导多读多写

——读《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有感

郑州市郑东新区龙岗小学 张晓玲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特别喜欢于永正。最近我拜读了他的《于永正:我怎样教语文》,对于永正的语文教学理念,有了很深的感触。

于永正的文字真实,在平凡中见真知。正如于永正在书中序言中所写:我的文章不是在书斋中写出来的,而是做出来的。我写的,都是我的故事,我的经验、体会和感受。

此书共有四辑,第一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第二辑:教语文,其实很简单;第三辑:语文课堂教学的“亮点”在哪里;第四辑:关于作文教学。每一辑都结合了于永正在实践中的故事、感想和思考,读起来让人如沐春风、爱不释手。其中有两点给了我深刻启发。

一、语文教育应该给学生留下什么

书里的这句话我思考了很久,因为只有明白了这一点,才能在教育的汪洋里扬帆远航、不偏方向。语文教育应该为学生留下什么呢?我们也经历过学生时代,不妨跟着于永正回想一下,语文教师给我们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语言——认识了近4000个生字,积累了较丰富的语言材料——词汇。

留下了较好的语感,使学生能不假思索缀字成文。

留下了认识和情感。

留下了初步的书写、阅读能力(包括朗读能力)和表达能力。

留下了兴趣和习惯。

于永正的话,让我回想起小学语文学习经历,感谢语文教师培养了我的读书、看报、写作的习惯,从那时起,我对语文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学校安排三至六年级学生六点早读,我就五点多起床上学。虽然走在路上,天是黑的,但我从不抱怨。我觉得早读特别有意思,大家围坐花坛边,拿着《小学生学习报》,看报、读报、背精彩片段。

读和背是积累,写是表达和输出。小学时,语文教师要求我们写作文,一天一篇。有一次,我课下读了朱自清先生的《匆匆》,写了一篇题目是《格言》的散文,到现在我还记得教师当时的惊异表情。因为喜欢朱先生的文笔,不知不觉间模仿了他的文风。后来这篇文章在全校作文大赛中获得了一等奖。现在想来,之所以能获奖,主要得益于小學语文教学让我养成了多读、多写的习惯。

二、大量读写,读写结合

于永正在书中多次提到:语文教学要引导学生多读多写,语文能力是在大量的读、写实践中形成的。

于永正在书中写道:“我觉得读书是件非常愉悦的事,有书必读,就像牛一样,是草就吃。”“只要我们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只要抓住‘读写两条线不放,就是按照教语文的规律去做,谁都能把语文教好,谁的学生都会有好的语文素养。”

读书长大的学生,生命有根!有根的学生才有“向上生长”的后劲,才不怕考试。

从上学期开始,学校要求我们年级语文教师为学生推荐课外阅读书目,增加学生课外阅读量,课上注重语言文字的训练,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与此同时,我注重读写结合,摘抄、日记穿插进行。现在想来,我做得远远不够,这学期我在课堂上带学生多形式读课文、背精彩片段和优秀作文、不断练写作文。通过阅读四大名著等经典读物,提高学生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每天阅读,读大量课外书,与书籍做朋友;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多管齐下帮助学生高效积累语文知识,提升语文素养。

于永正说:“语文姓‘语。小学语文除了姓‘语,还姓‘小。”让我们一起在语文教学中把读、写抓起来,在实践中探索更多小学语文教学的真知。

教育即转化

鹤壁市浚县科达小学(北校区) 郑志华

我欣赏这样一句话:“生活原本沉闷,但跑起来就有风,向暖而生,向美而行。”把这句话用到教学工作中,我是这样理解的:教育即转化,把“问题”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才是真正的教育。简言之,教育即转化,教育的过程就是转化的过程。

转化即转而化之,学校教育是在教师和学生间、学生和书本间、学生和学生间实现不同生命个体间的生命能量转化。

课本中的知识无非是那些过往人类生命能量的结晶。以知识这种教育内容的载体为例,它在教育中的转化,表现为三个层面。

第一层面:把外在知识转化为内在知识。

教育的任务,就是把人类已经创造出的知识和经验,经过选择、提炼、凝结于课本中,储存在教师大脑中,通过一定的教学方式,传授给学生,在学生头脑中储存、消化,转化为学生精神世界的一部分。

第二层面:把内在知识转化为外显行为。

知识转化为能力,让学生灵活运用。这是一个从内到外的转化过程,也是将知识活化的过程,如果缺少这样的转化,进入学生头脑的知识依然是无用的。譬如,如果一种道德要求(如关爱别人)不能转化为外显的行为习惯,就无法判定这一要求已真正融进学生精神世界中。再比如朗诵、演讲、舞蹈、绘画等课程,学生学了但不去通过实践展示,学的意义就不会凸显。

第三层面:把潜在可能性转化为发展的现实性。所谓“潜能”,就是潜在可能性及能力的提升。

教育的任务,是把潜藏于学生生命中的可能性,通过教育转化为现实可见的能力。换言之,就是把理想转化为现实。

教育者最基本的教育能力是转化力。它要求教师不仅自己清楚,还要让学生清楚;不仅自己想明白,还要让学生想明白;自己有的知识和能力,还要让学生一样拥有。

教育力就是转化力。教师最重要的使命是把书本中的知识、自己头脑中的知识变成学生的知识,这种转化不是偶尔为之,而应当贯穿于教育全过程。为此,教师要养成基于轉化的反思习惯。一堂课上完了,一段教育历程结束了,教师的思考会接踵而来:我讲的内容学生接受了,转化到学生头脑中去了吗?哪些转化进去了?哪些没有转化进去?为什么?我该如何改进?这注定是个不断持续的过程。转化是否成功,既取决于教师的“教”,也取决于学生的“学”。学生是否有转化的兴趣、热情和能力,同样会影响到转化的进程。

教育过程是通过师生“表演”,最终形成知识转化、内化的过程。一个优秀的教师,是善于利用教育资源把问题学生转化为正常甚至优秀学生的,而非一味地抱怨或束手无策。教育的学问,需要不断学习、研究和提升。我们教育者共同努力,把“问题”转化为“优质教育资源”才是真正的教育!

猜你喜欢
于永正家长能力
家长错了
于永正:短暂与永恒
风正一帆悬
于永正从教年记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把握“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基础性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