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实践2

2021-07-20 10:45
江苏科技报·E教中国 2021年10期
关键词:课外阅读读书家长

做语文学习的点灯人

盐城市大丰区新丰小学 万菊红

农村学生因为接收的信息量不如城里学生,所以在“说”与“写”方面的能力明显弱于城里学生。究其原因,是农村留守儿童多,平日里与祖父母或其他亲戚生活,缺少情感的沟通交流,家庭读书氛围难以形成。单调的生活,让他们缺少了习作的素材;课外阅读量的不到位,让他们在语言表达上也遭到了重重阻碍。

作为乡村一线语文教师,我认为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语文学习,习惯先行

语文学习习惯必须从学生进行第一节语文课学习时就开始培养。在诸多习惯中,我认为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倾听的习惯,这是课堂效率得以提高的有效保证。

著名作家、心理医生毕淑敏在《让我们倾听》一文中写道:从人的发展顺序来看,我们是先学着听。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上,首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倾听。语文教师对语言有独特的渲染力,在教学中要通过语速语调、轻重缓急的变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醒学生主动倾听。其次,调控学生的情绪,指导学生耐心倾听,在关键重点处给予学生适时提醒。只有听清说话的内容,学生才能在内心提炼出重点。高年级的语文课堂还有必要指导学生边听边做摘记,从多方面提高学生的倾听能力。

二、推广阅读,提升素养

学生之间的差距最初还是从阅读量的多少产生的。要想缩短城乡学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差距,最便捷有效的方法就是加强课外阅读。

1.重视朗读,培养语感

教材就是个例子,我们不能摒弃例子而去盲目推崇课外阅读。语文教师要用好教材中的例子,使学生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本学期我任教的是二年级,从二年级学生的朗读中,我看到了症结所在:学生不会读书!真正的朗读应该是读“意”,从词组、句段、篇章中读懂文本内涵,并有所感悟与思考。 “孩子们,听我读!”我从一个词组、一个短语开始教学生如何停顿,如何连贯,如何读好轻声字,如何读出味儿。渐渐地,学生们跟上了我的朗读节奏,意会到了读书不能一字一顿,而要读出串儿,读出节奏。牙牙学语,从模仿开始,朗读,亦是如此。渐渐地,学生对读书越来越感兴趣,读书的味儿也越来越浓了。

2.课外阅读,滋润童年

“读书吧,孩子们!”这样的口号是苍白的。通过观察,我发现学生们存在着“伪阅读”现象:一本书在手中,从前翻到后,从后翻到前,翻了数遍,愣是没看进一个字。原因何在?是学生们不会阅读。作为语文教师,我们需充分利用好这些例子,教给学生合适的方法,从而实现从“阅读”到“悦读”的转变。

(1)读封面,激发读书欲望

书店、图书馆内,那一排排整整齐齐的图书往往令人无从选择,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从欣赏书的封面开始,从形象生动的插画以及书名猜测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可能讲的是哪方面的故事,再读目录以及内容简介,大致了解这本书的内容,再鼓励学生有计划地开展阅读。

(2)创设机会,分享阅读心得

目前许多学校为了体现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纷纷开设课外阅读指导课、交流分享课。但是大部分学生在这样的公开课上是无法轻松自由地交流分享的,尤其是我们农村的学生。其实,课堂、课外、学校、家庭,我们均可以鼓励学生交流阅读心得。课间的阅读分享,我以激勵为主,倾听并参与交流。我重点抓好课前的三分钟,让学生轮流走上讲台,分享最近的阅读心得,也可以讲有趣的阅读故事。记得班里曾有个不爱开口讲话的学生,阅读不够主动,学习能力也很弱。他第一次走上讲台,一字未敢讲,后来是别的同学自告奋勇帮他完成的任务。第二次我让他提前将要分享的内容写下来,他在准备之后能照着稿子讲了。第三次,他的胆怯已被消除,虽然讲得不够流利,但同学们仍然给予了热烈的掌声。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引路人,教师一定要引导他们学会交流,这样的阅读才更有效。

(3)慎做笔记,不加额外压力

不知从何时起,为了敦促学生阅读,检测阅读效果,各个学校均设计了内容丰富的读书笔记(手册)板块,需要学生每周甚至每天完成摘抄等各种任务。这无形中给学生增加了很多的压力,尤其对不喜欢读书的学生。或许短期内是有效的,但从长远看,尤其从学生的终身发展看,这样的举措是不明智的。更可悲的是,一些学生为了能在课外阅读中取得好成绩,去记那些无关紧要的细枝末节,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刷题。这样的举措只是引领了一部分人的前行,大部分的学生就像大浪淘沙一样被拍在了沙滩上。我们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引领一大群人(期许所有人)在阅读之路上走得更远,而不是只关注极少数特别优秀的孩子。

前人云“不动笔墨不读书”,这是对的。在读书过程中及时圈画出感兴趣的、认为重要的或者有疑惑的内容,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思考。但我认为,尽量少挤占读书时间去完成笔头任务。或许有人担心:孩子小,没有任务的约束,他完成不了阅读任务怎么办?我想,只要我们合理利用好时间,真正做到家校配合,给足学生看书时间,把学生阅读的兴趣激发出来,那么就不愁学生不爱读书了。读书做笔记有必要,但要慎重布置,尽量让学生心无旁骛地沉浸于书的美好世界。

三、说写结合,促进表达

农村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如果在“听”和“读”方面能够做足功课,那么“说”和“写”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情。统编教材虽然对学生的语文素养提出了较高的目标,但也给出了具体明确的方法。语文教师要在充分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年龄特点给予适当指导,不任意拔高或降低要求,因材施教,静待花开。

行动,就会有所收获;坚持,才会创造奇迹。我坚信在我以及所有乡村同仁的努力下,我们的孩子定能追赶上同龄人的步伐,胜利到达向往的“罗马”。

新时代背景下教育社会问题的剖析与对策

绍兴文理学院教师教育学院 曹洋洋

2021年春晚,一则相声《如此家长》令人捧腹大笑,也惹人深思。“如此家长”究竟是怎样的家长?在相声中,J家长不满足于学校课程,为孩子报了十几门外托班。每逢周末,全家总动员为孩子准备上课物品。孩子在睡眼惺忪中由爸爸喂早餐,帮助穿“套装”上课。C家长不认同这种行为,提出家长应辅导孩子的学习。于是J家长扮演儿子,让C家长体验一回爸爸辅导作业的感觉。体验过辅导作业的艰辛后,C家长最终发出“当家长太难”的感叹。

当今社会,教育乱象普遍存在,影响了学生、家长、学校和社会的发展。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一、教育社会问题剖析

1.学校攀比之风盛行

相声中J家长的儿子在学校“倍儿有面子”靠的不是优异的成绩、美好的道德情操,而是上春晚的爹,这从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当今学校里存在攀比之风。攀比之风盛行会造成孩子精力分散,价值观扭曲,极大地阻碍家庭发展和社会进步。

2.家长热衷于报外托班

许多孩子因为提前上过或之后会上补习班,所以在上课时漫不经心。殊不知,若遇上不正规的教育机构,习得错误的方法,只会对孩子的成长有害无益。家长为孩子报太多外托班也会导致孩子身心疲惫,失去对学习的兴趣。

3.家长包办行为严重

现在很多孩子每天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活自理能力差。孩子只管学习,家长负责为孩子准备好一切,导致孩子不会规划,不懂整理,缺乏劳动和实践能力,这会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

4.家长辅导作业犯难

家长在辅导孩子作业之初往往能耐心对待,但随着辅导的深入,家长的耐心逐渐消失,转为情绪失控,或暴躁愤怒,或咆哮辱骂。孩子在嘲讽和呵斥中会紧张,思维混乱,问题解决中断。辅导作业的过程中家长和孩子都十分痛苦。

5.家长道德行为失范

相声中C家长给孩子辅导“100-70”的数学题时,翻出了“爸爸借钱不还”“爷爷奶奶偷秤”的丑事,这种失范行为污染了孩子纯洁的思想。家长的失范行为不但会造成孩子认知和价值观的扭曲,降低家长的权威性,而且会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以后的态度和行为。

二、教育社会问题对策

1.家庭教育环境

(1)培养孩子能力

“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家长在孩子幼年时应着重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好习惯伴随终身。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培養孩子的各种能力,如学习能力、实践能力、沟通能力,使孩子能独立生活,敢于实践,乐于创新,这样才能担负起民族复兴的使命。

(2)树立道德榜样

家长要以身作则。初生的孩子如同一张白纸,这张白纸最终呈现出的模样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家长。品德高尚、温暖如阳的家长将成就孩子五彩绚烂的画卷,如若孩子的家庭环境充满了争吵、辱骂、冷漠、自私自利,那么这张画纸将被涂满黑鸦,这是我们所不愿意看到的。家长应该不断加强自身修养,充分发扬民主作风,做到言行一致,要求孩子做到的事情,自己要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一个榜样。

(3)选择合适教育

合适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报外托班不是不可以,但家长要根据孩子的具体需要进行选择,如孩子哪门功课差一些,需要补习,那么在课外时间充足的情况下,家长可以为孩子报补习班,夯实学科基础;孩子对某方面有兴趣,家长就可以为孩子报才艺班。但所报科目不宜过多,应该让孩子有足够的时间完成教师布置的作业以及拥有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2.学校教育环境

(1)营造良好校风

学校是将儿童从家庭引向社会的第一座桥梁。校风正则学生正。学校要营造一种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努力学习,增强本领,尊敬师长,团结同学,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向善向美,争做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生的氛围。

(2)拓展学校课程

素质教育关注孩子全面发展,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学校和教师应摒弃应试教育压抑人的紧箍咒,以全面发展为宗旨,改变单一以分数评价学生的方式,努力拓展课程资源。针对学生作业辅导,学校可以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为学生答疑解难,为家长分忧。同时定期开展社团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

(3)创建家长学校

有些家长文化程度低,不懂得如何教育孩子;有些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成为留守儿童,在家“胡作非为”。对此,学校可以创建家长学校,成立学校家长委员会。班级每月召开家长会,开展不同主题的家庭教育。学校利用家长学校这个平台,将教育知识普及给家长,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家长也可以反馈学生在家的表现,为学校出谋划策,促进学生更快更好地发展。

3.社会教育环境

(1)转变教育观念

变革教育制度,观念先行。高考决定了大多数学生的前途与命运。家长重视孩子成绩,学校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能力,导致教师不得不妥协于应试教育。教育部门和教育管理者需要反思,摒弃功利主义思想,消除应试教育痼疾,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己任,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不断改良现有教育制度,实行素质教育,使培养的学生真正符合个体和社会发展需要。

(2)协调三级课程

我国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目前国家课程开展情况良好,但不少地方、学校课程流于形式,国家应进一步出台政策协调三级课程。地方可以围绕本区域特色推出传统文化、环境教育、人口教育等课程;学校要进一步挖掘教师潜力,关注学生的需求,开展兴趣班、特长班、社团等校本课程,让学生们学而不累,主动参与,充分享受课程带来的愉悦。

(3)规范培训机构

正规的培训机构能满足孩子求学的需求。国家应出台培训机构规范条例,对培训机构进行资格审查并开展过程性监控,确保机构的培训质量,取缔那些没有资质或者是资质差的机构。

教育社会问题涉及家庭、学校、社会方方面面,唯有各方面力量联手,综合系统治理,问题才能解决,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健康茁壮地成长,祖国的明天才会灿烂辉煌。

猜你喜欢
课外阅读读书家长
中学英语课外阅读的课内支撑
我爱读书
正是读书好时节
故事妈妈提升课外阅读
基于提升“文化传承与理解”素养的低年级课外阅读教学指导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家长错了
家长请吃药Ⅱ
我们一起读书吧
犯错误找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