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研究

2021-07-20 06:24李洪山陈晓宇
科教导刊 2021年11期
关键词: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大学生

李洪山 陈晓宇

摘 要 在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的大潮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肩负重则。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认知提升、能力培养、服务实战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不具有系统性,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不足或能力欠缺等情况下急于创业,最终于以失败告终。本文针对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问题进行了探索,创新性地提出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四步走”模式,希望可以为高校培养人才提供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 大学生 创新能力 创业能力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2021.11.054

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LI Hongshan, CHEN Xiaoyu

(Northeast Forestry University, Harbin, Heilongjiang 150040)

Abstract In the tide of encouraging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s an important carrier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shoulde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At present, there a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 in the aspects of cognition improvement, ability training and service practice in th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Especially,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of mos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s not systematic, which leads to college students eager to start a business in the case of insufficient cognition or ability, and finally ends in failure.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creatively puts forward the "four step"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cultivation, hoping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cultivate talents.

Keywords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bility;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大眾创业,万众创新”是由李克强总理在2014年提出的。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本质上就是创新创业的发展历程。经济体制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时代,大批的民营企业开始崭露头角,成就了今天以海尔、联想、华为等为代表的创业企业。如今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催生了新行业和新机会,成就了阿里巴巴、腾讯、百度为首的一大批创业企业。在鼓励全民创新创业的大潮下,高校作为创新创业的重要载体,肩负重责。我国众多高校都在创新创业教育上进行积极地实践,多途径多方法加强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已经进入到国家统一领导下的深入推进阶段。

1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存在问题分析

在“双创”的号召提出后,我国高校普遍开始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果,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创新创业素质以及创新创业实践成果均有明显增强。然而,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仍落后于国外发达国家,虽然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地实践,但仍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挑战。

1.1 高校和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均不足

首先,部分高校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理念落后。部分高校认为,创新创业只是少数人在做的事情,高校需要挖掘出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人,重点培养和扶持他们的创意和项目。此外,大学生对创新创业的认知片面且理念滞后。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对创新创业的认知,偏功利主义和理想主义。部分应届毕业生不愿面临选择就业的困扰,更不愿参与到激烈的岗位竞争中,所以选择创业作为自己的人生规划,认为创业是人人可为的轻松选择。有些大学生,认为创业是一种英雄主义行为,对企业家的英雄形象充满向往,渴望自己也能成为带领团队走向成功的领袖,便投身于创业浪潮中去。还有一部大学生,认为创业是快速致富的途径,认为伟大的创业故事如同一夜暴富的故事,希望借创业改变自己的命运和人生。第二,创新创业理念滞后,有一个创业点子,就盲目地开始创业,在市场调研分析和竞争者分析方面思考不足,导致项目无法运行。更严重的是,很多大学生对社会趋势没有一个准确地把握,对产业互联网、共享经济、场景革命、数字经济等发展方向没有明确地认知,因此对创新创业地选择也很难做到真正的创新和有效。

1.2 高校在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中缺乏创新

高校中较常开展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活动,是创业选修课和创业教育讲座。课程和讲座是以学生兴趣为主来自由选择参与,一般会邀请有创业经验的企业家、老师、校友来授课和分享,大多也是以自身经历为出发点,来分享对创新创业的见解。然而这样的课程内容较为单调,教学手段不够灵活,讲授式、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很难激起学生的创新创业热情。一直以来,国家和各级政府都是推动“双创”发展的核心力量,高校更多是在国家的要求和鞭策下开展创新创业相关工作,并没有很强的创新性和主动性去开展工作,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和高校自身的地域特点、专业特点、内外部环境等因素相结合,因此难以持久有效地推进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工作。

1.3 高校中缺少服务创新创业实战的完备条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创业实践的资金投入力度有待加强、实践基地有待完善的问题。高校以创新创业中心、创业园基地为创业扶持的主要平台,以提供创业场地、创新创业咨询服务、创业初始基金为主要服务。然而,这样的平台并不是普惠的、高效的、智能的,而且相关服务并没有很全面。高校内服务创新创业实战的生态系统缺乏动态完善性,高校重视提供创业场地、启动资金等基础性服务,没有重视提供金融、法律、知识产权、社保等高级服务,以及技术支持、产业孵化等定制服务。建设创新创业服务平台是项综合性、系统性的工程,基础服务早已不能满足创新创业服务的需求,必须按社会上孵化空间的标准来升级高校服务,并且做到最多跑一趟、信息智能化等智能高效的服务标准,如果某些领域存在短板,没有一个系统性的平台去解决所有问题,那么创新创业教育的政策效果和培养结果就会大打折扣。

1.4 高校内未形成共同成长的创新创业氛围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成果,需要高校的评价、学生自身的感知、家长的支持以及企业的认可,因此需要营造一个多方共同成长的创新创业氛围。然而目前,大部分高校创新创业氛围不够,大部分家长对孩子创业的选择不予支持,因此很难让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感受到真实的创业激情与创新动力。在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过程中,社会参与力量薄弱,大多高校并没有引进很丰富的社会力量来协助创新创业,高校合作的企业类型不够丰富,合作方式也过于简单。企业在与高校的合作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企业的直接利益,关注企业自身问题地解决与突破,而并不关心高校在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上的结果。在高校能否培养出符合企业用人需求的人才这个问题上,大多数企业是持怀疑态度的,这也直接影响了企业参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工作的积极性。

1.5 高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系统性不够

部分高校将创新创业教育集中在市场营销、广告学等某几个专业中,甚至让它成为一种选择性学科。实际上任何一门学科,都具有创新创业的价值,高校培养学生的目的,都是希望其在各自的领域中发挥价值、开拓创新,在为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然而现阶段,各高校并没有把创新创业问题提升到核心战略层面,并没有用系统性的思维去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导致很多学生在认知不足、能力欠缺等情况下盲目地走上创业道路,最终以失败结果告终。大部分高校缺乏长远眼光和全局思维,没有利用四年的时间,开展系统性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设定不符合创新创业实践的要求。

综上分析,要想发挥出创新创业教育的真正作用和深层次价值,各高校还需继续探索和尝试。

2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提升对策

2.1 第一步,提升创新创业认知

首先,高校要加强创新创业教育的顶层设计,让学生在入学时便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的提升是接下来四年的核心目标。高校应高度重视师资力量的引进,聘请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兼备的优秀教师,聘请有创新创业实战经验的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作为指导教师,聘请人才合作企业的相关工作者作为实践导师。同时,高校应在教师职称评定时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成果作为关键指标,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创新创业实践。其次,高校要创建一个优质的创新创业知识平台,让学生对本专业的创新创业思考融入生活中。校园媒体应该是学生接触最新学科信息、最新“双创”动态的地方。因此,高校应该建立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引导学生去发现本专业的创新项目和创业成果,去发现未来的价值和趋势。创新创业知识平台,可以定义为一个校园内的新闻媒体,以各学院和专业作为分类标准,由每个学科的老师领导学生轮岗参与到内容整理中。老师和学生需要定期整理本学科的创新成果和创业项目,包括国内外的优秀研究成果,将这些内容整理、发布到平台上。各学科的老师和同学要定期组织研讨会,分析本学科的最新成果。此创新创业知识平台,还应和36氪、创业邦、创业黑马、创新中国等相关媒体平台合作,打造一个符合本校需求的新商业媒体。平台应提供新锐深度的专业报道,让学生先认识世界,再结合理论知识去开拓创新。同时,平台上还能以优秀的创新创业故事为引导,避免学生产生片面的创新创业认知,达到精神层面和知识层面的双层提高。

2.2 第二步,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要在各专业知识的基础上融入创业必需的财务知识、营销知识、战略知识、法律知识等,可定期邀请创新创业相关知识的专家来进行课堂惊喜互动,可采用情景模拟演练、案例分析讨论、头脑风暴大会等形式进行互动式教学,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感受到创新的乐趣。在学生的认知和理论知识初步提高后,高校需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安排有经验的老师加入,并邀请合作企业安排有实践经验的導师参与实践教学。高校内创新创业能力的挑战赛、创新创业大赛等多元化的比赛也要定期开展,不止从创业项目本身出发去办比赛,还有创新能力、学科深耕、个人综合素质、创意市场挑战等方面,都可以举办丰富多样的比赛。创新创业实践基地需根据时代对人才需求的变化趋势不断调整和优化,提升学生适应社会和工作的能力。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大力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以企业实践挑战、户外素质拓展活动、创新思维挑战活动等多元化的活动形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抗压能力、领导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综合能力。

2.3 第三步,服务创新创业实战

首先,要有资金的支持。很多创新创业者,之所以无法将自己的能力和知识投入实践,是因为第一步就很难走出去,该门槛就是合伙人和资金。学校内部,可根据各专业的创新成果分配创业基金,也可获得校友会等组织的支持,成立专项孵化基金。学校外部,可以和政府、企业、银行、投资机构等合作,定期在学校组织商业路演,让学生在学校就有机会接触到国内顶级的投资机构。其次,要有专业机构的协助。创新创业的过程,除了对自身所在领域地深度钻研和实践,还有一些社会要求的必要挑战,比如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商标注册管理等。最后,要提供创业诊所性质的服务。高校可定期邀请一些知名的投资人、企业家、心理学家等来到创业诊所,针对在创新创业过程中遇到困难和失败的项目进行“问诊”。创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很多成功的企业家都是连续创业者,因此,面对失败能够及时复盘、重新出发,也是创新创业能力培養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通过建设完善的创新创业实战服务平台,学生可以将自己的项目在校园里落地并开启运营,同时,学校又能给优秀的项目提供孵化的条件,如企业注册、法律培训、税务管理、贷款等相关服务。

2.4 第四步,创建共同成长氛围

共同成长的创新创业氛围,既存在于学生、家长、老师之间,也存在于高校、学生、企业之间。高校应关注老师、家长、学生三方之间的沟通交流,建设一套可监督、可评价的沟通体系,促进学生、家长、老师三方的良好沟通。对于大学生选择创业,家长们普遍认为孩子缺乏理智和经验,只是一时兴起的选择,没有承担风险和失败的能力。家长们对创新创业的片面认知,不利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而高校和家长的合理沟通,能够有效改善家长固执己见的局面。老师向家长定期分享创新创业理念和成果,让家长们也参与到创新创业氛围中来,慢慢地让家长们理解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性,获得家长们的进一步支持和帮助。在此过程中,关注新思想、新观点的产生,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效果,同时可以有效地实现心理疏通,强化创新创业主体的心理建设,排解压力,缓解情绪,避免严重后果的产生。高校应关注与企业的深入合作,努力培养出真正适合企业发展的人才,让学生在实战中锻炼创新创业能力,检验课程体系的有效性和实用性。高校应在创新创业实践基地中邀请企业参与,给学生入企业、深入工作岗位的机会,让实践和理论相辅相成。

3 结语

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是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动力和源泉。目前高校的创新创业教育在提升认知、培养能力、服务实战、创建氛围等方面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大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不具有系统性,导致大学生在认知不足或能力欠缺等情况下急于创业,最终于以失败告终。因此,高校可采用以上“四步走”模式对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过程进行改进,为社会发展培养源源不断的人才。

通讯作者:陈晓宇

参考文献

[1] 罗琳.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专业、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研究[J].高教学刊,2018(22):41-44.

[2] 卫卿,朱泰彰,吕燕,潘威.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策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20(49):22-23.

[3] 谢需.高等教育管理改革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评《高等教育管理与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20,37(24):173.

[4] 李晓媛,曾庆山.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方法改革探索[J].科技与创新,2021(01):96-98.

猜你喜欢
创业能力创新能力大学生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基于TRIZ理论的女大学生创业能力与精神培养研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独立学院经管专业创业实训课程体系架构
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