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东
在高中阶段,物理是一门重要学科,也是难点学科。要提升高中物理的教学效果,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结合课堂教学过程,采取多样化教学方式,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
问题教学法,是培养学生物理思维能力、改革创新传统教学模式的有效方式之一,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和特点,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探究学习,实现高效物理课堂的构建。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物理现象教学
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物理现象开展深入探究,加深对物理知识和本质的理解,提高课堂活动的有效性。
例如,在《电磁感应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结合物理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设计一系列问题,引导学生探究电磁感应的产生条件。首先,准备相应的实验器材,如磁铁、导体棒、闭合线框、变化磁场、敏感电流计、铁架台以及若干导线等。然后,在实验之前,设计相应问题。
问题1:如何利用这些实验器材,探究灵敏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的情况?学生利用实验器材开展创造活动。通过实验操作,学生会发现电流产生的情况——磁铁固定,线框运动;线框固定,磁铁运动。问题2:只要导体和磁场存在相对运动的情况,就一定會产生电流吗?学生经过深入探究,发现当线框完全处于磁场之中时,指针不会发生偏转。这样的实验现象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更能激发学生求知欲。问题3:只有当导体和磁场出现相对运动时,才会有电流产生吗?以此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思考电磁感应产生的条件,加强学生思维能力锻炼,开展深层次的思考。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物理规律教学
物理规律反映了物理现象、物理过程的内在联系,揭示了事物的物理运动在一定条件下必然发生、发展和变化所遵循的过程。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通常是借助观察和实验来了解物理现象,并通过物理现象分析本质,掌握物理规律。
例如,在《万有引力定律》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一系列假设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研究天体的兴趣。
问题1:行星为什么可以围绕太阳旋转而且不会远离太阳?问题2:行星和太阳之间存在的万有引力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之后,教师可以利用塑料制成的空心苹果开展演示实验,并引出问题3:苹果为什么会砸向这名同学?重力是怎样产生的?地球对苹果的吸引力和太阳对行星的吸引力是否属于相同的力?问题4:如果在山顶上,水平抛出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问题5:如果我们以足够大的初速度抛出物体,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
将问题教学法应用于物理复习课
在复习课教学中,有效利用问题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概括能力,锻炼学生知识迁移能力,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例如,在《光学》的复习课中,教师可以进行问题串设计。
问题1:一束光在传播中遇到两种介质分界面会出现什么样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有着什么样的规律?问题2:这两种现象一定会同时发生吗?问题3:一束白光照射在三棱镜上会出现什么现象?是什么原因造成的?问题4:光是否具有一定的波动性?其波动性的体现是什么?问题5:光的干涉现象是什么?其干涉的条件是什么?问题6:什么是光的衍射?是否所有的光都可以衍射?衍射发生的条件是什么?针对这些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进行回答,完成光学知识结构的构建,提高学生复习效果。
在利用问题教学法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以明确性、启发性和适度性作为实施原则。设置问题时,应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结合教学目标,保证问题情境发挥最大效果。问题设计不能过于简单,要让学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子”,也不能难度过高,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需考虑学生发展情况,让学生在问题探究中体会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在问题解决时感受到成功的喜悦,让学生快乐学物理。
(作者单位:北京师范大学燕化附属中学)
责任编辑:李香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