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数学的提问教学

2021-07-20 16:31苏云和
课堂内外·教师版 2021年5期
关键词:提问教学有效课堂小学数学

苏云和

摘  要:根据美国史蒂文斯的研究发现,在小学课堂教学中,提问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也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有了问题才会促进学生思考,才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找到独立思路的可能。在新的课程改革中如果将课程内容问题化,就能挑起学生认识上的矛盾,形成“认知冲突”,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问题,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乐于动手、勤于思考”的需要,使学生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和合作与探索的活动在,自主建构知识体系,发展智慧与能力。

关键词:小学数学;提问教学;有效课堂

一、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提问教学存在的问题

在小学课堂教学改革中,特别是农村小学数学课堂中,由于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加之对新理念、新课标的理解不够,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提问仍然存在这样一些现象:为提问而提问,或过多过滥,随意性较大;或缺少悬念,或以我为主,不注意学生实际,或语言简单,机械重复,缺乏针对性、有效性和启发性;或问题过于简单,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或问题深奥,学生无以回答,使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主体参与课堂学习的效能削弱。这些现象均未发挥课堂提问应有的功能,制约着课堂教学效果。

二、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提问教学实施的技巧

(一)在新课导入时设问,激发兴趣,诱发联想

学习兴趣是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稳固的成分。学生对所学内容产生了浓厚兴趣,便会迸发出求知的热情,会心情愉悦,乐此不疲地追逐并学习。教学过程中,应根据教学内容,联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诱发学生联想。

如在教学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决问题时,教师在出示几个同学凑钱批发文具的实例后设问,“他们是怎样买文具的?”“凑的钱是一样的该怎样分这些笔?”“凑的钱不一样该怎么分这些笔记本?”“不平均分,那该如何分合理?”通过提问,创设出真实的问题情景,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欲望,也让学生初步感知按比例分配的意义,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又如教学认识周长时,教师开课向学生展示几幅漂亮的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并提问“你想把你最喜欢的图片剪下来吗?”这一问题既把学生积极性调动起来,又达到实现教学目标的目的,因为学生剪下的边线即是平面图形的周长。

(二)在知识关联处设问,激发思考,建构新知

数学知识内在联系十分紧密。每个新知识是建立在旧知识的基础之上,而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伸和发展,它们内在的共同因素为学生掌握新知识架起了桥梁。因此,教学中要注意充分利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由未知转化为已知,促使学生由此及彼。

例如教学圆锥体积计算时,先用提问的办法来引导学生思维。如长方体、正方体体积可以用一个什么公式来计算?圆柱的体积公式是什么样?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之处?那么圆锥的体积能不能用“底面积×高”来算?这样自然地沟通了锥和圆柱、长方体、正方体间的关系。然后根据教材的编排,用实验的办法得出圆锥的体积是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让学生在不停地“想”和“动”中,既弄清了计算公式的由来,又培养其探索能力。

(三)在教学的重难点和关键处设问,促进知识的理解掌握

教学中教师应准确把握问点,问在点子上。一般说,问点应放在知识的重点难点和关键处,新旧知识的衔接处,转化处。

例如分数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教学中,在学生计算练习后可设计“分数混合运算顺序是怎样的?”“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在分数混合运算过程中应注意哪几个问题?”来引导思考,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对分数混合运算顺序、计算方法这个重点的理解掌握。特别是当学生得出“分数混合运算顺序与整数混合运算顺序相同”结论时,教师应适时追问“为什么相同?”“再与小数混合运算比较你又发现了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之处?”通过这个关键处的追问和学生的比较活动,将旧知与新知有机衔接,使学生明白整数、小数、分数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相同、算理相通,计算注意的问题一致,只是数不同,从而加深对数的混合运算知识的融会贯通和理解掌握。

(四)在教学中抓住学生思维层次特点设问,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教学中问题设计要由浅到难,由浅入深,层次递进,把学生思维一步一个台阶地引向求知的新高度。

例如在教学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时,可引导学生复习除数是整数的除法:计算3.22÷14,回答除数是整数的小数除法法则。然后出示3.22÷0.14。并设计以下问题启发学生思考:(1)除数有几位小数?(2)怎样使除数转化成整数?(3)要使商不变,被除数应该怎样?出示:10.44÷0.725,87÷0.03设问:要把除数转化成整数,被除数应该怎么办?被除数的位数不够应该怎样?除数是小数的除法怎样计算?这样可引导学生思维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五)在解题时设计开放式的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师在教学中应适时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地设计发散式问题,引导学生多角度、多方面地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数学中可供设计发散式问题的内容很多。

如在进行概念、法则、公式教学时,就同一概念、法则、公式提出不同的问题,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在进行习题教学时,要求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式多问训练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等等。

(六)在教学中设置恰当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质疑问难,促进思维升华

朱熹说:“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让学生质疑问难,这是课堂提问教学中最为核心而不容易做好的。教学中,教师应精心组织设置疑难,使学生面对问题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并从中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升华学生认知。

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时,先让学生判断72、124、78、486、210这几个数能否被2整除。再出示113、206、319三个数,提问“这几个數的个位是3、6、9,都能被3整除,那么这几个数能被3整除吗?经过验证,都不能被3整除。紧接着安排一个有趣的游戏(学生说数,老师判断)。当学生说出的一个个多位数被老师快速判断而感到惊奇时纷纷发问:“为什么?”“为什么?”“有什么规律吗?”。这时老师适时点拨提问:你们列举的多位数每位上的数字和是多少?是3的倍数吗?用笔算验证列举的数除以3能得整数商吗?那么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规律?通过问题情境创设,让学生产生质疑,并在不断的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学习探求,获得了“能被3整除的数特征”规律。

(七)在课堂小结或总结时提问,进行反馈反思,内化知识

在新知识学习告一段落和新课结束后,为及时了解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情况,教师需提问进行信息反馈,以便及时查漏补缺。特别是在总结环节,应进行的提问反馈,内化认知。

课堂提问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种主要方式,是教师经常运用的教学手段,也是教学目标达成的主要途径,有利于吸引学生注意,激发学生兴趣、活跃课堂气氛、揭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了解学生学习状态,为后续教学活动提供反馈信息、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有效的提问,能一石激起千层浪,引导学生积极学习,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的思维向知识的纵深发展。农村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地利用提问教学,促进师生的发展。

(责任编辑:陈华康)

参考文献:

[1]吴瑾.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问教学的有效应用[J]. 小学生(下旬刊),2021(03):41.

[2]陈永强. 小学数学课堂提问教学策略[J]. 数学大世界(下旬),2020(09):67.

猜你喜欢
提问教学有效课堂小学数学
“提问教学”艺术在初中数学课堂的运用
实现初中美术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
洗去浮华,回归本真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提问教学在财务管理课中的运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