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彰杰
(北京城建设计发展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京 100037)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为我国第一条跨座式单轨线路,线路全长约31.36 km,共设车站25座,车辆段2座,控制中心1座,主变电站1座。较场口—动物园段于2005年6月开通运营,动物园—新山村段于2006年7月开通试运营,延伸段(新山村—鱼洞段)于2014年投入运营[1-3]。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如图1所示。
图1 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线路Figure 1 Line 2 of Chongqing Rail Transit
目前2号线全线开通大小交路,小交路折返点位于天堂堡站。白居寺车辆段位于陈家阔互通立交西南角,接轨于白居寺站,距离线路终点站鱼洞站约5 km。
场段的位置和规模对线路的运营效率有着较大的影响。2号线共设2座车辆段,大堰车辆段位于线路中部,白居寺车辆段靠近线路的南端,位于小交路以外,停车规模如表1所示。
表1 远期停车规模Table 1 Long time parking scale
白居寺车辆基地位于小交路以外,但远期上线列车达25列,由此将带来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远期白居寺车辆段上线列车达25列,以目前车辆段的出段能力,如不进一步压缩天窗时间,将不能满足高峰时刻的行车间隔,也与日益增加的行车密度不匹配。
2) 如图2所示,2号线开行大小交路7∶13的运行方案,最小行车间隔为3min,现状段通过入段线反向发车5列,出段线发车12列。远期下行方向(较场口—鱼洞)行车密度将由现状的7对/h增加至8对/h,利用入段线反方向发车需增加至6列,其余19列车通过出段线发车。受咽喉区线路平面的布置限制,不具备平行发车的进路,即当反向发车时,入段线不可发车,因此整体出入线发车效率低。
图2 现状2号线运行交路Figure 2 Routing diagram of Line 2
3) 白居寺车辆段位于小交路以外,停车规模较大,出入线能力低,将导致高峰与平峰过渡的时间较长,效率低。
从以上分析可知,白居寺车辆段的发车负荷主要由面向中心城区的出段线承担,反向发车需求不强,但受咽喉区线路、道岔布置的影响,出、入线发车没有平行进路,入段线反向发车时出段线不能发车,从而导致一系列影响运营效率的问题。因此,有必要对出入线的效率进行深入挖掘,提升出入线的能力,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客流和运营需求。
车辆段出段能力主要受控于早高峰发车能力,而早高峰发车能力需与正线的行车间隔相匹配[4-5]。车辆段出段能力是由库前至转换轨前即列车转换模式完成(段内区段)和转换后进入正线运营(出段区段)两个过程控制。在两个过程中,段内区段为发车能力的主控因素[6],主要是由于段内区段咽喉区的长度较长,同时咽喉区道岔密集,列车运行速度受道岔限速控制,列车运行速度低,因此段内区段运行时间较长,从而导致出入线的发车间隔也越长。
2号线早高峰断面位于上行的鱼洞—较场口方向,因此白居寺车辆段上行方向的出段能力是发车能力的控制因素。重庆轨道交通2号线信号系统采用TD环路固定闭塞系统制式,正线列车采用ATP监督下人工驾驶模式,车辆段内采用限速(≤15km/h)人工驾驶模式。白居寺车辆段出入段路径和咽喉区线路如图3所示。
图3 出入段路径Figure 3 Route of entrance/exit line
咽喉区长度达704 m,现状段内运行速度为9 km/h,L3~L19停车线均通过出段线发车。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现状段内区段用时6 min 22 s,出段区段总用时134 s。因此,白居寺车辆段出段能力(发车间隔)为6 min 22 s。当车辆段位于线路中部时,在高峰时期车辆段向正线加车提高运输能力,主要受正线行车间隔和出入段线能力两个因素的影响[5]。单轨系统最小行车间隔为2.5 min[7],而现状出入线能力为6 min 22 s,不能满足远期行车密度2.5 min的加车需求,加车效率低。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提高白居寺车辆段出段效率的关键是提高段内发车能力,即咽喉区的通过能力。为此,针对提高咽喉区的通过能力,提出两种解决思路:第一种是对现状咽喉区的线路布置进行优化,使出段线和入段线具备同时发车的平行进路,做到出入线发车互不影响;第二种是为了减少对运营的影响,不改变既有咽喉区线路,而是在出段路径上加设调车信号机,缩短发车排列间隔[8-9]。
跨座式单轨车辆基地采用的是关节可绕型道岔,该道岔主要由机械、驱动和控制装置三大部分组成。与钢轮钢轨道岔的最大区别是道岔的机械装置由道岔梁、梁间连接装置组成,每节道岔梁长5.5 m。在控制装置接受信号连锁送来的道岔转辙命令后,道岔梁自动完成道岔转辙,以及绕曲面的弯曲转辙到位并锁定,其余方向就出现导轨梁悬空状况。由于单轨道岔的特殊性,轨道梁转辙时间较长,因此信号办理进路的总时间相对较长;还有当道岔转辙至某个方位时,其他方位不能有任何作业[10]。
如图4所示,现状白居寺车辆基地发车时所有列车均需通过5#道岔,其中L3~L11与5#道岔反位衔接,L12~L19与5#道岔定位衔接,因此L3~L11与L12~L19不能通过出段线和入段线同时发车,导致出入段线的发车效率减半。
图4 现状白居寺车辆段站场线路Figure 4 Current station line of Bajusi depot
基于以上分析,为减少对运营的影响,分两步进行改造。5#道岔先不拆除,以保证L3-L11能参与运营,将10# 2开道岔改造为3开道岔与出段线连接,待10#道岔改造完成后再将5#道岔拆除,4#与6#道岔之间用轨道梁连接;优化后,白居寺车辆段既减少一组道岔的维护,又能满足出段线和入段线发车具有平行进路。优化后的平面效果如图5所示。
图5 增加出入段线平行进路Figure 5 Parralleling routes added to the entrance/exit line
优化后,单根出段线发车能力为356 s,单根入段列车发车间隔为361 s,如按照出段线和入段线完全同时发车,出入线发车间隔为181 s,能大大压缩车辆段的发车时间。但是,由于是已运营的车辆段,10#道岔位于咽喉区的中心位置(见图6),道岔区管线密集,同时道岔设备较大,需要较大的吊装场地,施工组织较困难,并且改造期间对现状运营影响较大。
图6 白居寺车辆段咽喉区线路Figure 6 Throat line of Baijusi Depot
在段内区段咽喉区终点与转换轨起点间增加一个D26信号机,出入段路径如图7所示。
图7 增加D26信号机后的出入段路径Figure 7 The entrance/exit line added with D26 signal
将库A端至30L长进路分两段办理,提高列车出段效率,达到和正线行车间隔相匹配的效果,测试步骤及用时如图8所示。
图8 分段办理进路测试Figure 8 Route test steps
通过对现场 5列车的现场实测试验证,第一列车与第二列车的追踪间隔为4 min 50 s(290 s),第二列车与第三列车的追踪间隔为5 min 7 s(307 s),第三列车与第四列车的追踪间隔为5 min 2 s(302 s),第四列车与第五列车的追踪间隔为 4 min 25 s(265 s),平均追踪间隔为4 min 51 s(291 s)。出入线发车能力可与远期正线的最小行车间隔2.5 min相匹配,基本能满足正线加车的需求。需要说明的是,此方案关键在于改造期间对现状运营无影响,并且投资较少。
方案 1,通过对咽喉道岔的优化调整,从根源上解决了白居寺车辆段发车效率低的问题,同时又能降低场内安全风险;但10#道岔位于车辆段咽喉区的中心位置,吊装位置选择困难,施工组织困难,最重要是实施期间对现状运营会造成较大影响,实施难度较大。方案2,分段办理,受单轨道岔特殊性的影响,只可以在咽喉区的终点至转换轨起点间的无岔区段进行,对车辆段出段能力的提升非常有限,但最大优点是对现状运营无影响,可实施性强。同时,考虑到远期反方向加车的列车规模不大,仅6列车,承担发车负荷主要是出段线往上行方向的加车,因此采取在出段路径上增加调车进路的方式来缩短发车间隔,现场测试结果为4 min 51 s,满足5 min变2.5 min的插车需求。
1) 在新设计的车辆段中,出段线与入段线均应与停车列检库联通,尽量做到各分担一半的发车任务,为收、发车提供平行进路。
2) 咽喉区通过能力为控制出段能力的主控因素,因此可通过增加调车信号机、分段办理调车进路、增加调车灵活性的方式,提高列车的发车效率。
3)在确保行车安全可靠的情况下,适当提高车辆段内列车的运行速度,满足发车间隔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