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住宅建筑机电施工要点分析

2021-07-20 05:57:00徐祥洋
建材与装饰 2021年21期
关键词:预埋机电装配式

徐祥洋

(上海仁恒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上海 200135)

0 引言

装配式建筑施工生产作为近年来施工生产方式的变革以及转变发展的有效途径,不仅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理念要求,同时也符合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要求。机电系统作为装配式技术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有效缩短施工周期,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施工质量。本文结合目前现场装配式住宅建筑的机电施工安装情况,分析目前装配式建筑施工中机电安装工作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优化意见和管理措施。

1 装配式住宅建筑机电安装简述

1.1 传统住宅建筑机电安装与装配式住宅建筑机电安装对比[1]

传统的建筑机电安装特征:①住宅机电安装施工技术要求不高,但需较多施工人员参与,人员存在一定流动性,对现场施工的管理存在一定的难度;②现场室外机电安装施工周期较长,易受环境条件影响,影响施工质量;③现场施工各工种搭接作业面较多,极易发生返工、误工等现象。

装配式机电施工特征:①在预制工厂对较多机电管线进行安装,使现场施工程序化、标准化、简易化,提高生产进度;②装配式预制构件现场进行拼装,极大减少人为操作影响,提高安装的工程质量;③装配式预制构件在工厂进行加工制作,可有效提高工厂机械化利用率,从而减少项目成本。

1.2 我国装配式住宅建筑机电安装的现状及问题

1.2.1 装配式机电安装推广政策存在不足

装配式建筑发展工作文件《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自2018年2月1日起实施,国家提出了装配式建筑方向和要求,但是目前各地方政府所推出和推广的政策性和实施性文件当中,基本上针对的都是建筑和结构设计施工方面,具体到机电安装专业方面,国家及各地方政府现阶段仍缺乏具体的发展目标和政策鼓励措施。

1.2.2 暂时没有形成技术规范的统一标准

在各类工程进行的过程中,装配式机电安装仍处在尝试阶段,目前较多处在企业和高校研究当中和项目试点阶段,能够形成统一的、具备推广意义的机电安装标准相对较少,大部分还是集中在建筑和结构专业中。

1.2.3 机电安装工作缺乏与其他专业装配式施工的协同发展

目前现场施工中仍存在传统混凝土现浇结构施工技术,机电安装工作需要与土建施工穿插进行,导致机电安装工作易受土建施工及环境影响,从而影响现场施工效率,无法达到装配式建筑施工的一体化发展要求,使机电安装专业与建筑结构专业和精装修专业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距,在一定程度上不能发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高效率、重环保、高运维等方位的优势。

1.2.4 缺少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2]

装配式建筑施工人才也比较缺失,尤其是在现场施工阶段,要做到精细化交底后方可进行现场施工工作,因此在进行预制装配化施工时,每一个步骤对于施工人员的专业素质都要求非常高。

2 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

与传统建筑机电安装相比,虽然装配式建筑机电安装施工有诸多优势,但是现状并不乐观,存在不同程度的质量隐患,进而影响装配式建筑优势的充分发挥。

2.1 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

现场机电安装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①PC墙体线管与深化图纸走向不符;②PC吊装工程中与预埋管线位置有偏位;③PC墙体预留口较小与预埋管线无法接驳;④PC吊装过程中线管被破坏;⑤钢筋与线管冲突,安装时下部预埋管线碰撞折断;⑥机电预埋套管长度与叠合板预留宽度不匹配,导致部分叠合板需要进行打凿等(如图1所示)。

图1 PC墙体预留口较小与预埋管线无法接驳

机电点位缺失、错位导致的问题主要有:①预埋时期无法进行预埋点位准确;②造成回路不完整,存在断点;③为了保证回路的完整需要加大管线预埋工作量;④相同位置的点位无法区分具体缺失是哪个回路的点位;⑤错位点后期需要二次明敷或者剔凿至准确点位。

PC吊装拼接和装配过程不当导致的问题主要有:①吊装过程中线管被破坏、弄扁;②PC与地面预埋管碰撞导致线管破坏;③PC错位管线被PC墙体压住;④叠合板放置位置、方向不对造成点位错乱;⑤叠合板或者钢筋墙体预埋管线冲突无法接驳管线。

2.2 原因分析

2.2.1 设计图纸及深化图纸不到位

在方案设计阶段,设计院根据初步确定的预制范围,预制率计算,进行构件拆分方案、节点连接分析,对机电系统方案及平面布置和工作原理进行确认。条件允许时,PC深化单位可提前介入,为前期PC相关设计提前提供建议,落实可预制范围及节点构造,尽量贯彻少规格、多组合的原则,提高模具的重复使用率、降低成本。

PC深化设计阶段,PC深化设计应根据设计院的土建及机电图纸拆分PC构件,初步形成PC构件图纸。在二次深化机电专业及室内设计二次深化等各单位蹄子后,PC深化单位需根据提资资料将主体结构上的点位及穿管走线落实到PC构件深化图上,并做好校审工作,确保不漏项,不错误。

2.2.2 设计图纸变更

在生产过程中,若由于设计失误及决策变化导致设计变更,不仅影响已加工及安装的PC构件,后期也会影响机电系统的完整功能性,会导致墙体二次开槽,结构梁二次开洞等后果,不仅影响现场的施工进度,也会造成不小的变更费用。

3 工程控制措施

综合运用项目管理的四种措施,针对各个因素所采取的措施又应该有所侧重(如图2所示)。

图2 项目管理措施

3.1 针对构件等材料供应的措施

明确总承包与材料供应商签订构件供应合同中对有质量问题的构件的处理方法:运输过程中制定合理的运输方案,防止在运输途中构件受到损坏;构件运到现场以后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防止构件发生人为或自然的损坏。

3.2 针对施工准备的措施

对施工管理人员和工人进行相关教育培训,尤其要加强构件连接点及工序穿插的培训,提高技术水平。编制合理的装配式施工方案,确保构件堆放、吊装等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3.3 针对现场施工的措施

设置质量小组监控PC施工全过程,特别关注施工中各个工序的衔接。组织、技术和经济措施多管齐下,确保PC施工质量合格。

在PC构件运输至现场后,质量小组对PC构件质量进行复查,同时严格按照堆放要求进行材料堆放,并严禁施工单位对PC构件进行开槽或开孔等操作。同时,对叠合板等现浇构件进行混凝土浇筑前,要复查铺设管线,严禁出现两管交叉以及三管重叠等现象,确保浇筑质量。同时,在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汇中,安排相关专业人员进行监督管理,避免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对机电管线接头等部分造成破坏,以免返工。

3.4 针对管理协调的措施

管理协调因素对质量控制的影响比以上所述的三项更具综合性,管理协调是将PC施工过程中的各参与方进行系统考虑,并进行综合分析,最终进行宏观调控。在项目内部使用经济措施、技术措施和组织措施,实现内部各机构良好运转;对构件厂及总承包以合同措施为基础,与其他措施紧密结合,从而实现既定目标。

4 结语

装配式机电安装工作复杂且精细,PC深化需要加强与施工图设计、PC深化设计、装修单位、施工单位技术人员甚至构件厂技术人员协同参与,紧密配合,这样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PC构件上机电点位的精确性,为后续构件模具加工、构件生产、现场吊装、预埋等工序提供基本保证。此外现场管理同样需要充分做好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确保施工质量,这样才能交付出一个质量过硬的产品。

猜你喜欢
预埋机电装配式
装配式建筑设计中BIM技术的应用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民用建筑给排水预埋套管施工
梁侧幕墙预埋板定位筋精准预埋施工
门窗(2019年6期)2019-12-17 07:01:56
简述机电自动化在工程机械制造中的应用
高速公路站级机电维护管理模式创新探讨
机械制造过程中机电自动化的应用
电子制作(2018年10期)2018-08-04 03:24:44
关于装配式建筑的几点思考
智能城市(2018年7期)2018-07-10 08:30:00
大面积混凝土梁预埋套管巧安装
重庆建筑(2018年4期)2018-03-23 01:23:16
长沙最大装配式保障房更加节能低碳
节能与环保(2015年5期)2015-01-14 08:1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