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频中药透穴疗法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的疗效观察

2021-07-20 00:56黄玉芬
中医外治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量表脑梗死中药

黄玉芬

(广东省广州市越秀区中医医院,广东 广州 510030)

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占所有脑卒中的 70 %[1~2],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3]。我国居民急性脑梗死发病率高,由于院前和院内延误等原因,导致溶栓和取栓率较低,患者致死率和致残率处于较高水平[4]。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大约80 %急性脑梗死患者遗留不同程度的后遗症,主要表现为言语不清、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吞咽功能障碍等[5]。由于疾病造成的躯体残疾,以及对生活、社交活动、工作的影响,患者容易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的情绪,影响身心健康,严重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给家庭和社会造成严重的医疗负担[6]。因此,积极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对降低后遗症发生率和改善生活质量以及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治疗方案主要以药物治疗、护理和康复等为主,可以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但患者的致残率仍居高不下[7]。有研究显示:中医护理康复方案可以改善脑梗死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但是相关研究较少,循证医学证据缺乏,影响其临床应用推广[8]。我院将中频中药透穴疗法应用于治疗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1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14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73例,男46例,女27例;年龄41岁~72岁,平均(61.35±9.57)岁;病程2周~12周,平均(5.13±0.68)周。观察组73例,男43例,女30例;年龄39岁~74岁,平均(60.24±8.26)岁;病程2周~12周,平均(4.93±0.35)周。两组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梗死的诊断标准参照《中国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诊治指南2014》[9]。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急性脑梗死的诊断标准,经头颅CT或MR确诊;②处于恢复期,病程2周~12周;③年龄30岁~75岁;④病情稳定,生命体征平稳。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30岁,或>75岁;②合并脑出血、神经系统肿瘤、帕金森病等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者;③病情不稳定、生命体征不平稳者;④痴呆或精神异常者;⑤妊娠或哺乳期妇女;⑥病程>12周;⑦合并肝、肾、血液系统等严重疾病者;⑧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⑨既往骨关节疾病或神经系统疾病致残疾者。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①常规治疗:遵照相关指南予以抗血小板聚集、调脂稳斑、调控血压、控制血糖、营养神经等治疗。②常规护理:a.病情观察:低流量吸氧,心电监护,密切观察瞳孔、血压、心率、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言语功能、吞咽功能、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二便情况等。b.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其信任,详细解释病情,提高患者及家属战胜疾病的信心,使其乐观、开朗。c.生活护理:嘱咐其清淡饮食,戒辛辣油腻刺激食物,按时就餐,注意呛咳,每天作息规律,锻炼患者洗漱、吃饭、穿衣、解二便、梳头等日常生活能力。d.用药护理:根据医嘱给予相应的处理,密切关注药物的不良反应。e.康复锻炼:积极对患者进行被动和主动康复功能锻炼。

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使用中频中药透穴疗法。①组成:黄芪30 g,当归15 g,赤芍15 g,地龙15 g,川芎15 g,红花15 g,桃仁15 g。由越秀区中医医院中药房提供。②操作方法:将上述中药饮片加水400 mL煎煮至50 mL,过滤药渣,留存中药液,置于4 ℃的冰箱中保存。每次操作前将中药垫放置中药液中浸泡,然后稍挤压以拿出药垫后水不滴出为度。采用超声中频治疗仪,将药垫置于患肢穴位,上肢选择曲池、合谷、肩髃三个穴位,下肢选择足三里、太冲、环跳三个穴位。然后接通电源,电流强度以患者可耐受为宜。每次中频治疗30 min,1 d 2次,连续治疗4周。

3 疗效分析

3.1 观察指标

①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HISS)[12]:NHISS量表是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评价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的量表,包括意识、构音障碍、共济失调等,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与分数呈正比,评分越高,神经缺损功能越严重。②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MMSE量表被广泛应用于评价脑梗死患者的智力和认知功能,包括定向力、记忆力等,评分越高,患者的认知功能和智力越好。③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分[13]:ADL量表评价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分数越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好。④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15]:Fugl-Meyer量表是临床使用最广泛评价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量表,评分越高,患者的肢体功能越好。

3.2 疗效标准

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4]:痊愈:症状体征基本消失,NIHSS评分减少≥90 %;显著进步:症状、体征明显改善,NIHSS评分减少46 %~89 %;进步:临床症状、体征好转,NIHSS评分减少18 %~45 %;无效: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改善,NIHSS评分减少<17 % 或加重。总有效率=(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 %。

3.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以百分比(%)表示,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4 治疗结果

3.4.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2 %,对照组总有效率83.56 %,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例

3.4.2 两组患者NHISS、MMSE、ADL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NHISS、MMSE、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NHISS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NHISS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MMSE、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MMSE、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NHISS、MMSE、ADL评分的比较分)

3.4.3 两组FMA评分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F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MA分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FMA评分的比较分)

4 讨 论

急性脑梗死高居我国死亡原因的第一位,其引起的后遗症是我国居民残疾的最主要原因。急性脑梗死主要遗留肢体偏瘫、言语障碍、吞咽功能障碍、认知障碍等,并且可以导致睡眠、坠积性肺炎、便秘、焦虑、抑郁等,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的危害,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积极促进急性脑梗死患者的康复对改善生活质量和降低致残率,使其早日回归家庭和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主要以药物治疗、肢体功能康复和护理等为主,但是疗效不甚理想。中频、中药离子导入、推拿按摩、针灸等中医护理康复措施具有疗效显著、操作简便、副作用小等优点,在急性脑梗死的康复中具有重要的作用[16]。

急性脑梗死属于中医学“中风病”范畴。中医学认为,肝肾不足,正气亏虚,气不能行血,瘀血内生,闭阻脑络,发为中风[17]。因此,治疗以益气行气、活血化瘀为主。中频中药透疗法属于中医护理康复范畴,是中频电治疗和中药离子导入的有机结合。一方面,中频电刺激可以刺激肌肉,防止肌肉萎缩,促进神经系统重构,从而改善患者的神经缺损功能;另一方面,中药离子导入可以直接作用于患处,中药有效成分通过局部血液循环直接到达患处[18]。而且中频中药透疗法可以促进血液循环,使偏瘫肢体得到血液供应。因此,中频中药透疗法具有刺激肌肉、促进血液循环、活血化瘀等功效,是中医康复重要的治疗方法[19]。本方中黄芪益气补中,当归补血活血,赤芍凉血、活血止痛,地龙活血通络,川芎、红花、桃仁活血化瘀。曲池调和气血;合谷疏风、宣通气血;肩髃疏经利节、祛风通络;足三里调和气血;太冲平肝熄风、理气;环跳益气、祛风化湿、强健腰膝。上述中药方对穴位进行中频透疗法具有益气、活血化瘀、疏经通络等功效。本研究结果发现,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94.52 %,对照组为83.56 %,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降低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MMSE、ADL、FMA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升高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中频中药透疗法可以改善急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肢体运动功能和改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量表脑梗死中药
中药久煎不能代替二次煎煮
您知道吗,沉香也是一味中药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中医,不仅仅有中药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中药贴敷治疗足跟痛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初中生积极心理品质量表的编制
脉血康胶囊治疗老年恢复期脑梗死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