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树仁
所谓“审题”,是指深入思考和反复推敲作文的题目,以求理解其含义,弄清写作的具体要求,确立写作中心,确定写作范围和重点,确定下笔的角度及感情抒发的基调,明确写作方式和方法的过程。这就是说,在作文时对题目中的每一个字、每一个词的含义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都要认真地推敲、揣摩、辨析、然后综合起来,从总体上把握文章的题目;如果写的作文“跑题”了,这就说明“审题”审错了。因为文有“文眼”、诗有“诗眼”、画有“画眼”,所以题目当然有“题眼”了,写作文时,如果在审题时没有“审”出“题眼”就下笔,就是语言再流畅,写出的文章也只能是“文不对题”。下面笔者就地用古代三次绘画考试如何“审题”来例说审题是作文的关键。
宋徽宗赵佶(1028—1135)虽然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却是个天分极高的书画家。他在位时不但设置了规模很大的宫廷画院——翰林图画院,而且还经常参与画院的艺术活动,并亲自出题、批卷、授课。所出考题都十分别致,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
有一次,宋徽宗给画院出的考试题目是:《竹锁桥边卖酒家》。这个题目看似平常,实际并不好画。因为绿竹、小桥、酒家,虽是具体形象,容易画出来,可那个“锁”字怎么画出来呢?而这个题目的意境就在那个“锁”字上,不画出这个字,就不能表现出诗句的意境。不少画家没有深思,于是画了各种各样的酒店,旁边点缀些横桥竹丛,就匆匆交卷了。荣获第一名的是大画家李唐,他画的是:一座小桥,桥边是茂密的竹林,竹林高处挑着一面酒旗,酒旗上面写了个大大的“酒”字。这样,那个“锁”字便活灵活现地表现出来了。他虽没画酒店的房屋、店主、顾客等等,但反而深邃开阔,让人想得更多,比那些正面描写出酒店的画,更具有艺术魅力。李唐之所以获得第一名,首先是因为他审题仔细、很准确。从这个题目来看,“锁”字是题眼。它明确地告诉读者:酒家“锁”在竹林里面了,是看不完整或看不见的。如果画面以酒店为主,旁边衬一些竹丛,那岂不是“竹外桥边卖酒家”了,可见不合题意。李唐在构思这幅画时想到了这点。既然酒家被竹林“锁”住,看不见了,不画酒店行吗?显然不行,因为那就成了“绿竹桥边无酒家”了。既要让人们看出有酒店,又不能画出酒店,这是个难题。李唐在竹林高处挑一面酒旗,问题就解决了。他获第一,关键在审题清楚。其次,他善于运用侧面描写的手法。侧面描写就是不从正面去描写对象,而是从侧面去烘托对象,也就是前人讲的烘云托月之法。他抓住了那个“锁”字,而“锁”字,用正面描写几乎是不可能的,只好运用侧面描写了。写文章虽然不是绘画,但它们也有共同之处。如果让你面对《竹锁桥边卖酒家》这个题目写一篇作文,只有像李唐那样审题,才能写出一篇上佳的文章来。因此,对作文来说,审题是关键的一步,审题要准确、清楚。
还有一次,宋徽宗给画院出的考试题目是:《踏花归去马蹄香》。这句诗的意思很明白:人们在春天骑马赏花,游玩后,马蹄由于踩着了飘落在地上的花瓣,使马蹄也变香了。这个题目有点难。因为游人、落花、马蹄都有具体形象,是好画的。但马蹄香却不好画。香是气息,只能闻到,肉眼是看不见的。然而,这句诗的精髓就在这个“香”字上,还非画出来不可。有的画家画的是满地落花,游人骑在马上,马蹄踩着花瓣,可把那个“香”字丢了。一个聪明的画家画的是:繁花压枝,落花遍地,游人骑在马上,马儿轻快地扬起一只后蹄,两只蝴蝶,追逐看马蹄翩跹起舞。蝴蝶是爱采花蜜的昆虫,哪儿有花香,它们就去哪儿。蝴蝶既然追逐着马蹄,这不正说明是因为马蹄香吗?这位画家用了两只蝴蝶就把看不见的香气具体表现出来了,而且使人感到春意盎然,衬托出了游人的愉快心情,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了。这位考取了第一名的画家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他能认真审题、巧妙地构思。有的同学在作文时,看见题目总爱说:“这题太难,没法写。”其实,任何题目都是可以写出文章来的,关键是要认真审题。
另有一次,宋徽宗给画院出的考试题目是:《深山藏古寺》。有的畫家在山腰间画座古庙,有的画家把古庙画在丛林深处。庙呢?有的画得完整,有的只画出庙的一角或庙的一段残墙断壁。最后被主考官选为第一名的那幅画好就好在构思巧妙。原来那位高明的画家,根本就没有画庙,画的是崇山峻岭之中,一股清泉飞流直下,跳珠溅玉;泉边有个老态龙钟的和尚,正一瓢一瓢地舀了泉水倒进桶里。就这么一个挑水的和尚,就把“深山藏古寺”这个题目表现得含蓄深邃了。和尚挑水,当然是用来烧茶煮饭,洗衣浆衫,这就叫人想到附近一定有庙;和尚年迈,还得自己来挑水,可以想见那庙是座古庙了。庙一定是在深山中,画面上看不见,这就把“藏”字表现出来了。这幅画自然比那些画庙的高明多了,更切合“深山藏古寺”的题意。那些落选的画家并非画技不好,他们落选的原因是因为没有审好题而构思平庸。而那位聪明的画家过人之处未见得是绘画技术,但由于他通过仔细审题而巧于构思,选择了老和尚挑水的角度,就使画面含蓄而意境开阔,能启发别人的联想。所以,同学们在作文时,一定要认真审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