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永宏 刘永福
摘要:中职教育是架起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桥梁,对整个教育体系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然而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存在诸多问题,诸如资金投入不足、资源低水平、重复建设、难以共享等问题,严重阻碍了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鉴于上述情况,研究者以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为研究课题,采用问卷调查与访谈结合的方式,对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现状进行深入调查。
关键词:中职教师;数字化;教学资源;满意度;调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15-0177-03
用教育信息化促进教育现代化发展,并不意味着只要是数字化教学资源都能促进教育发展,提高教学效果。[1]只有符合教学需求、遵循教学原则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才能改进教学,提供教学效果。目前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拥有量并不少,可是质量如何呢,是否能满足教学需求呢?
1研究实施过程
1)本次调查的范围是兰州某中专学校,样本对象的选择是在该校任课教师群体中采用随机取样的方式抽取。
2)问卷调查。本次共选取12所中学中进行调查研究,共发放问卷186份,共收回问卷179份,回收率为96.24%,其中有效问卷为174,有效率为97.21%。
2研究过程分析
2.1教师对多媒体资源的分析
如图1所示,任课教师对当前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满意度并不高,在四星级高中,只有不到一成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能满足教学需求,46.20%的认为基本可以满足教学需求,23%的觉得不太满足,而21.8%的教师认为当前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无法满足教学需求的。
总体来讲,教师对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满意度不高,既然教师对现有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满意度不高,无法满足当前教学需求。究竟在现实教学当中,教师需要那学数字化教学资源呢?从整体上来看,教师对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的需求都比较大,学校对媒体素材和网络课程的需求分别为37.2%、51.3%,,教师最常使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媒体素材和课件,同时教师对课件的需求差距比较大。
2.2教师间资源共享情况与共享方式
国家耗巨资推行信息化教育,主要是为了实现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促进教育的公平发展,均衡发展。[2]教育公平的其中一个环节就是每个学习者享有同等教育条件,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无限可复制性,以及传播速度快等特点,为全国不同地域的学习者获取同等的教育资源提供了新的机遇。[3]
将优质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大范围共享并将其应用到教学当中,提高教学质量,这才是关键。[4]教师的共享意识如何,教师间资源共享的情况又如何呢?从图2可以清晰地看到,当前中职教师教学资源共享的意识还是比较强,接近90%的教师愿意共享自己的教学资源。教师是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又是使用者,只有教师具有相当高的共享意识并付诸行动,教学资源才有可能实现共享,否则再多的共享平台,共享途径都是徒劳。
资源共享根据其覆盖的范围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在校内共享,另一种则是校外共享。[5]教师同事间资源共享方式如图3所示,主要通过移动存储设备、电子邮件、校内资源共享平台和FTP服务器几种方式共享。而用移动存储设备和电子邮件方式交流的方式更为频繁。
校内教师间的资源共享,只能让数字化教学资源在小范围内达到共享,解决小范围信息资源孤岛现象,但无法从根本上解决资源共享困难问题,实现真正的资源共建共享,只有大范围的交流,彼此进行资源共享,才能真正解决资源共享困难问题。
如图4所示,同校内同事间的交流情况相比,与校外教师交流情况并不乐观,与校外教师经常交流的只占9%,很少交流和从不交流的人数占一半之多。
2.3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评价
评价泛指衡量人物或事物的价值,而价值包括事物的用途和积极作用。[5]教学资源主要是用来传递有价值的教学信息,在降低教学成本的前提下,提高教学的效果,教学资源的评价是对资源建设质量的把关,在资源建设和使用过程中,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6]学校对数字化教学资源评价的情况不容乐观,学校对教学资源建设相关的评价体系,接近两成的教学正在筹划建立,而一半的学校在近期还无此计划。然而中职评估体系中,对该教学资源评价并未涉及,只是初步形成较为可行的课程评价、学生评价、教师评价体系。由此可以看出,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有效评价还未受到真正的重视,有待进一步的加强。
资源建设标准建立的根本目的是解决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种类繁多,难以管理和共享等诸多问题,对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进行规范和统一,以促进各教学资源之间的数据共享,提高教学资源的质量。教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者和使用者,资源建设标准在教师建设和使用数字化教学资源过程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3存在的问题
3.1硬件基础设施不均衡
教育信息化指在教育领域全面深入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推进教育改革和发展的过程。要采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学,硬件基础设施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必要保障,计算机、投影仪、DVD播放机,多媒体教室以及校园网络的组建,需要购买一系列设备,这都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农村偏远地区的教育经费根本无法满足这些要求。购买设备需要大量的资金之外,平日设备的维修、维护都需要资金的投入。而且信息技术更新速度很快,短短几年的时间,原先投入的设备都将被淘汰。短期投入根本没有太多效果,教育信息化是个连续不断、长久投入的过程。这就需要持续、稳定的教育资金的投入。
3.2教师教学观念存在差距
经济发达地区与经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之间,教师的教学观念有着极大的差距,当然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学历之间存在差距。县城教师的学历水平明显低于省会城市教师的学历水平,教师接受培训和在深造的机会较少。教师待遇低,从而影响到教师的积极性,付出同样的劳动,但得到的回报却是不一样,不平等的待遇使很多优秀的教师都不愿意去基层地方任教。
3.3教学资源分布不均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采用信息技术教学的必要前提,但教育经费投入不均衡,使得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分布也向不均衡状态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来源渠道,购买商业教学资源,教师自主开发、获取互联网开放资源等。购买商业型的教学资源,自然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然而经济发达地区,城市区域的教育资金力量明显雄厚与经济落后地区从而购买商业教学资源的能力自然比较强,使得经济发达地区和城市区域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数量上优于經济落后地区。
3.4优质资源匮乏,教育发展不均衡
在国家和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信息化发展和政策的引导下,各级地方政府、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就是其中的核心之一。[7]近年来,以教学软件、教学素材、教学资源库、精品课程网站、专题网站、教育资源库等方式呈现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层出不穷,犹如雨后春笋般在互联网上迅猛增加。几乎每天都有形形色色的教育资源库被创立,各种教学资源被开发,网络中存储或流动着数量众多的数字化教学资源。经过近20年的努力,我国高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数量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但是在质量方面还存在很大的问题。
3.5资源重复建设,应用共享困难
科技的飞速发展,经济上的竞争,使全球各国十分重视教育的改革,21世纪,信息化教育已成为教育改革的主要潮流。采用信息化手段进行教学已深入到当前的课堂教学中。而数字化教学资源是信息化教学的前提,从而引发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热潮。如果每个教师都采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从事教学资源开发的人数要达到上百万,从同一种教学资源被开发的可能性也要达到十万次。
而且当前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形式及开发渠道都比较广,有专门的从事资源开发的公司、专业的教学资源网站、也有学校组织教师开发的资源,以及教师个人的教学课件和学生的个人作品等。众多的学校,众多的教师都要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同样的教学内容,被无数教师重复建设,浪费了教师大量的时间,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而且,教师的教学任务繁重,彼此之间缺乏有效沟通的途径,更缺少资源共享的途径,导致形成一个个“资源孤岛”。[8]数字化教学资源的无限可复制性,导致同样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被大量复制,使得资源的数量急剧增加,导致少有的优质教学资源被埋没在互联网中,造成资源的检索极为困难,如同大海捞针。由于教育资源建设规范没有得到广泛推广和应用,资源开发者对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了解甚少,资源的开发者来自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区域,彼此之间不相同属,信息交流不多,各自按照自己的方式来进行资源的开发,从而带来大量资源重复建设的现象。
4 启示与结论
通过上一节江苏省普通高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现状调查,可以得出以下几个结论:
4.1中职数字化教学资源已具一定规模
数字化教学资源是开展信息化教学的基础,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今天的规模,跟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领导对高中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分不开的。为了便于宣传现代教育技术、传播现代教育技术信息,传达文件精神、贯通省、市、县及更广范围,为电教专业人员和广大从事教学一线工作的教师进行现代教育技术科研提供契机。
4.2举办各种比赛以促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
为促进数字化教学资源在教学中的有效应用,探索新型教学方式,提高教师教学能力。为了提高广大教师运用教育技术的能力,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为了进一步促进教育教学资源建设的同步、均衡发展,促进优质教学资源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中教师把握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教育行政各部门组织教师参加培训。
4.3以培训方式提高教师信息素养
每年用于教师学习、培训的经费须占学校教师工资总额的6%以上,而且要有良好的培训效果,在培训之后大多数教师要能适应课程改革的要求。首先,学校一线教师是数字化教学资源的使用者和开发者,对教学中数字化教学资源的需求最为了解,由一线教师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最贴近教学需求。如果能将教师开发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大范围的共享,让广大教师来共建共享教学资源是最好不过的事。鉴于目前各个学校每年都有各种形式的教师信息技术能力培训,可以通过延长培训的时间并增加培训的次数的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增加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类的内容,根据教师从事教育种类的不同,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教育资源建设规范,让教师了解教育资源建设规范的相关内容,并在教学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以教育资源建设规范作为指导。
虽然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取得了一系列可喜的成绩。但由于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是信息时代所特有的,史无前例,是在不断摸索中前进的,受到各种主客观条件的影响,中职学校数字化教学资源建设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应该以信息技术发展为契机努力提升信息化水平。
参考文献:
[1] 高山.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生产力研究,2007(15):85-87.
[2] 熊武一,周家法,卓名信,厉新光,徐继昌.军事大辞海下[M]. 北京:长城出版社,2000.
[3] 施秋奕.论远程学习者的主体参与[J].远程教育杂志,2004,22(4):28-30.
[4] 徐红彩.数字化教学资源的设计与开发[J].开放教育研究,2002,8(6):41-43.
[5] 张筱兰,李捷.运用高效学习的心理机制设计数字化教学资源[J].中国电化教育,2007(8):61-64.
[6] 张向葵,高智军,毕有余.新课程理念下的学习策略教学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5(5):28-31.
[7] 杨俊岭,等.学习策略教学的调查与再反思[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5(4):54-56.
[8] 廖文婕.学习策略教学:重新审视教师专业发展[J].教学与管理,2005(9):18-19.
【通联编辑: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