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网络资源,培育乡土文化“1+2+1”实践探究

2021-07-19 18:11郭古风
安徽教育科研 2021年16期
关键词:宣传教育网络资源乡土

郭古风

摘要:利用网络平台,培育学生乡土文化,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更具有现实意义和可行性。学生的文化实践活动如考察、研学等受到一定的限制,可网络却突破了时空、地域的束缚,给学生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根植打开了另一扇窗。

关键词:网络资源课堂教学活动探究多维评价实践途径

北大中文系教授钱理群说:“现在的青少年有一种整体倾向:逃离乡土,对乡土有认识上的陌生感、情感上与心理上的疏离感。这就是失根,会最终导致一代人民族文化的缺失。在这个层面上,乡土教育不仅是爱家乡的教育,也是人与土地的关系的强调。”本课题组以网络资源平台为主体,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活动探究为抓手,以多维评价为手段,开展乡土文化培育活动,探索出雏形初现的“1+2+1”实践途径。

一、以网络资源平台为主体,开展宣传教育

网络资源平台是指学校现有的信息技术载体,如:网站、学校公众号、校讯通、QQ群、微信群、教师博客、腾讯课堂等。网络资源平台在宣传教育学生文化知识、价值观养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成为师生交流互动、家校共育的纽带。

(一)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开展宣传教育活动

校园网站是学校对外展示、宣传的窗口,是学校宣传教育的主流媒体。充分利用学校网站的受众性特点,积极向广大师生、干群进行乡土文化的宣传教育。适时推送实施方案,进行专题报道,及时呈现春节、清明等活动的开展情况,积极展示学生的作品、获奖情况等。校园网站已成为开展乡土文化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公众号是课题组开展主题教育宣传的又一主阵地。利用公众号推送寒假、春节、清明、五一、植树节等重要时间节点或传统节日开展的专题活动,通过《告家长的一封信》的形式,明确我们的研究任务和目的,家校合作,亲子互动,同学协助,多途径、多方式开展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探究活动,从而让学校公众号成为向学生、家长、社区传递文化教育信息的又一窗口。

发挥学校红领巾广播站和电子显示屏的作用,使其成为文化宣传教育的又一重要途径。利用国旗下讲话倡议学生进行乡土文化探究和传统文化传承,介绍传统节日及其意义等。

利用大课间播放经典诗词、民谣谚语,组织学生朗读古诗词,背诵《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传唱优秀民歌;设立“乡风乡情”专栏,定期播报合肥、肥西的乡土民俗和人物典故;利用学校电子显示屏进行活动主题、口号、要求等宣传。处处有文化,时时有乡土,从而营造出浓厚的学习、宣传氛围。

(二)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平台拓展宣传教育途径

充分利用学校网络资源平台开展宣传教育的同时,还借助于肥西教育体育网、肥西文明网、合肥终身学习网、中安在线等社会网络媒体资源平台拓展宣传教育途径,构建校、县、市、省级网络媒体资源平台立体化宣传教育方式。

(三)利用QQ、微信交流平台进行互动分享

QQ、微信等交流工具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互动及时,家长、孩子、老师只要有手机,有网络,就会使用。在进行乡土文化培育中,积极发挥QQ、微信等功能,使其成为传播乡土文化,进行家校共育,消除分歧,凝心聚力的有效手段,并发挥着积极的作用。

二、以課堂教学为阵地,培养乡土文化

课堂,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特色文化,树立文化自信的主阵地,也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战场。

(一)利用常规课堂进行文化传承教育

这里所说的常规课堂是指语文学科为主,同时涉及道德与法治、综合实践活动、美术等相关的课堂教学。语文课堂的特点决定了其作为学生文化传承与培养主阵地的地位。选择市县级骨干教师为核心力量,承担常规课堂中培养学生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教学任务,其他学科教师参与的师资配置,在实践教学中通过引导、渗透、拓展、交流、分享、展示、评价等具体方式进行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潜移默化,润物无声,根植于心。

(二)利用班队会开展主题教育

班队会是班级开展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之一。班主任老师,以月为单位,班队会为平台,定期召开乡土文化主题班会。如:趣谈元旦、走进三河、戏说刘铭传等主题班队会活动,通过教师主讲或学生汇报或集体讨论或学生合作的方式进行,形式活泼,内容丰富,师生互动,有趣有效。

(三)开展专题课堂教学

专题课堂教学,是利用课堂开展乡土文化、传统文化教育的拓展与延伸,其教育内容更丰富,更有针对性和系统性。主要开展以二十四节气、传统节日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如:话说清明、有趣的春节、月圆中秋、淮军故里等,采用PPT、微课、视频等形式,主题多样,图文结合,声情并茂,师生共同探究,注重拓展与实践的结合。

(四)利用腾讯课堂开展线上交流

利用腾讯课堂这一新的教学手段,开展线上教学,成为课堂教学的又一形式。千里之外,近在咫尺,安全距离,亲子合作,互动无忧。腾讯课堂,应时而生,为我所用,成为课堂教学的又一主要形式。腾讯课堂拓展了利用课堂开展乡土文化教育的途径,突破了线下教学的局限,成为师生交流、家校共建共育的特有方式。

三、以活动探究为抓手,开展主题教育

节日是文化,是资源,传统文化、乡土文化蕴含其中。

(一)利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主题教育

重要时间节点,具有特定的文化内涵。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植树节、清明节等也是传统文化教育的载体。如植树节当天,组织开展“放飞十里,只因有你”的植树节主题教育活动:发动学生自愿在校园内植树,主动认领一棵亲情树,定期给花草树木除草施肥,发起“植树造林,人人有责”倡议,告知学生肥西是苗木之乡,花卉基地,打造青山绿水,方能造福子孙后代。清明既祭祖又缅怀先烈,文化传承与时代精神相结合,实践参与与网络活动相结合,

(二)利用传统节日开展实践教育

节日文化是一种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民族文化,也是一种民族风俗和民族习惯,有深刻的寓意。节日文化是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以传统节日为切入点,适时开展学生主题实践探究活动,如春节,通过制定“我们的节日--春节”实践活动方案,通过学生写春联、送祝福、做家务、探来历、办画展、发奖品等环节,使学生通过亲身参与,深刻体会到春节文化丰富多彩,意义深远。中秋节,玩火把、偷秋、赏月、猜灯谜、做华灯等传统文化体验活动丰富多彩,重现中秋节传统习俗,彰显中华传统文化之美。

四、以多维评价为手段,促进乡土文化根植

多一把衡量的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培育学生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探究中,我们关注的不仅仅是结果,也努力搭建各种平台,让学生去交流、展示、互动。庐州猜灯谜活动,利用校园网站、校园广播系统、显示屏等资源平台对获奖学生进行宣传报道;利用橱窗、宣传栏、黑板报、手抄报、学生成长档案等进行展示、分享。努力构建线上与线下相结合、展示与评奖相结合、过程与结合相结合等多维评价体系,激励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传承乡土文化的信心和热情,做到心中有梦,眼中有光,脚下有路。

利用网络资源平台,发挥民族传统文化、乡土文化的育人作用,培育乡情,童心“童”行。

参考文献:

钱理群,戴明贤,封孝伦.贵州读本.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

猜你喜欢
宣传教育网络资源乡土
广泛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Algoblu发布NEV网络资源虚拟化平台
利用网络资源学习日语的现状及分析
金融风险防范宣传教育
善用乡土历史资源 提高史料实证素养
新时期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工作要有所创新
乡土分外妖娆
基于网络资源的《物联网工程导论》课程教学改革
最后的炊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