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儿子”王贵武,与16位烈士母亲的“母子”情

2021-07-19 20:56惠之
分忧 2021年6期
关键词:烈士天津儿子

惠之

从1998年开始,他先后两次奔赴5个省将16位烈士母亲认作自己的母亲。22年间,每一位母亲都是他的牵挂。不管多忙,他都要抽出时间,不管距离有多远,他都要亲力亲为,去看望“妈妈”们。2018年他又将健在的13位“母亲”接到天津,予以集中照顾。

先后认下16位

烈士母亲为“母”

时间追溯至1998年,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肆虐祖国大地。夏天的一个晚上,天津西青区的王贵武正在陪着妈妈看电视,当看到了空军一个连队有10名官兵被洪水卷走、壮烈牺牲的场面,十分难过。他告诉母亲,“我曾是一名军人,如果还在部队,一声令下,我也要上。我要替烈士为父母尽孝!”听了儿子的想法,妈妈说:去吧,全家都支持你!一定记住了,认了就是亲的。”

已是天津一家私企董事长的王贵武第二天就来到了英雄的部队,了解烈士情况。随后他满载着天津特产及生活用品,驱车踏上了认母之路。经过两天的长途奔波,王贵武首先来到了抗洪英雄、时任空军高炮某团一连指导员高建成烈士的家。他在烈士遗像前深深地三鞠躬,说:“好兄弟,你为国尽忠,我来替你尽孝,你的母亲就是我的母亲,我会像你一样孝敬她老人家,你在九泉之下安息吧!”王貴武眼含热泪紧紧握住高建成老母亲的手:“妈妈,我是来给您做儿子来了,建成兄弟走了,从今以后,我就是您的儿子!我要替他为您老尽孝!”

年逾七旬的杨妈妈听闻惊诧不已,好一会她才回过神来把王贵武紧紧地拥在怀里,叫了一声“儿啊”便放声痛哭。王贵武拿出生活用品和当地特产交给杨妈妈,并送上3000元钱,他一再叮嘱:“您老一定要保重身体,以后我会经常来看您的,照顾您一辈子。”从高建成烈士家里出来,王贵武即刻驱车横跨11个省,赶往家住在湖南、安徽、陕西、甘肃四省的另外9位烈士家中。长途跋涉半个多月,他把10位烈士母亲一一认下。

王贵武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拿出12万元为每位烈士的父母买一份养老保险,使他们在60岁以后每月都能领到一份生活补贴。从此后,10位烈士母亲就有了一个共同的儿子——王贵武。母亲们对这个孝顺儿子十分感激,她们渐渐从失去儿子的悲伤中平静下来,精神也一天天好起来,“妈妈”们以不同的方式用真情回报王贵武,经常寄去亲手绣的鞋垫和土特产等。2003年,10位烈士母亲联名给王贵武送来了铜匾,上书“人民的好儿子”!

在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中,原成都军区陆航团邱光华机组6位烈士牺牲的消息深深打动了王贵武。他当即表示,要像对待1998年尊认的10位抗洪烈士的母亲一样,把他们的母亲当作自己的亲生母亲一样照顾。就这样,他又驱车八千多公里,赶赴四川、湖南、山东、河南,在当地政府和部队领导的帮助下,他把6位烈士的母亲都认作了自己的母亲,并赠上随身携带的特产和现金。

“兵儿子”对妈妈们的

一片孝心

王贵武是个“兵儿子”。1978年他曾入伍到驻兰州空军部队,1980年底复员回到家乡。在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经艰苦创业,他于1997年创立了天津银座集团有限公司并渐渐壮大。王贵武记得,烈士李月是汶川抗震救灾英雄之一,他在2008年6月20日认下李月的母亲。当年儿子牺牲后李妈妈二十多天不吃不喝,整日泪流满面,人骨瘦如柴。是王贵武亲人般的疏导和悉心照顾,让这位烈士母亲走出悲伤,重树生活的信心。

认养16位母亲后,王贵武特意为每家安装了电话。他说,我要时时让“妈妈”们感到,我就在她们身边。不管有多忙,他都经常打电话向母亲们嘘寒问暖。哪位母亲过生日,他都会委托当地订好蛋糕,并寄去生日礼金和慰问信。春节到了,王贵武像亲儿子一样,带着特产和慰问金到每一位父母家探亲拜访,陪“妈妈”们一起过年。一走就是二十多天,回到自己家时已到了元宵节,但家人从没有半句怨言。他根据烈士家庭的经济状况,分别给母亲们2000元至10000元的生活费。由于母亲们大都住在偏远山区,交通极为不便,王贵武每次去探望都是下了火车坐汽车,下了汽车坐“摩的”,有的地方连摩托车也进不去,只能靠步行。春运期间,各地火车票都非常紧张,有时连座票也买不到,王贵武干脆就站着,这一站就是十几个小时……22年一路走来,16位母亲和王贵武结下了深厚、别样的母子情。

看到烈士梁力家的房子太挤,王贵武就出资买了一套八十多平方米的三室一厅。还拿出15万元帮助4位母亲家里翻修了新房。“妈妈”们有了难处也总是第一个想到王贵武,对于“母亲”托办的每一件事,王贵武都尽心尽力。烈士马斐的母亲找到他,希望帮助马斐的姐姐找份工作,王贵武二话没说,他四处奔走,直到“妈妈”满意为止。烈士丁云峰的一位亲属找工作困难,王贵武主动把其安排到自己的公司上班。2004年和2009年,王贵武两次把烈士的父母们接到天津,让妻子陪同到天津最大的商场,为他们量身一一买了新衣服,并出资让旅游团带“父母们”去北京、天津游玩,还让妻子、女儿一同陪着……

一年春节,在去安徽拜望黄孝圣烈士的母亲许妈妈时,看到许妈妈因为患老年白内障,双目几乎失明了,王贵武疼在心上,当即拿出了1万元交给“母亲”说:“您一定要去最好的医院,治好您的眼睛。”许妈妈经过了两次手术,两只眼睛终于恢复了视觉,重新看见了光明,她逢人便说:“这是天津的儿子拿钱治好了俺的眼睛。”2014年的一天,衡阳的梁爸爸哭着给王贵武打来电话说“你周妈妈突发脑出血,快不行了。”王贵武火速赶到衡阳医院的抢救病房,喊了一声:“妈妈,我来了!”昏迷中的妈妈似乎听到了王贵武的声音,轻握着他的手不愿松开,滴出几颗泪珠安详地走了。梁爸爸说:“妈妈在等着你呀!”周德莲老人走了,王贵武按照当地风俗,披麻戴孝、守灵、捧遗像、买骨灰盒、买墓地、跑民政局办手续,替独生子梁力烈士为妈妈尽了最后一份孝心。

建立“英雄母亲之家”

方便照料

十几位烈士母亲亲笔信,一百多封洋溢着亲情的家书,被王贵武珍藏在对应的每一个母亲的资料文件盒内,整整齐齐摆放进银座集团拥军办公室的展示柜里。妈妈们说,孩子走了,但她们却拥有了一个更亲的儿子。“相隔千里路,真的像自己的娃娃,我们吃的、花的跟我们的衣裳,床上的毛毯,还有羊绒围巾、帽子,都是天津儿子买的。你说,哪有这好的儿子?”

2018年是王贵武认母亲20周年,当年认的16位烈士母亲,还有13位健在。王贵武考虑到妈妈们大都年纪大了,免不了生个病看看也方便。自己也年近六十,四处奔波也有点吃力。为了更好地尽孝,他打算将把妈妈们接到天津,到自己眼皮子底下养老。他出资150万元,把自己在西青使用的一处大院进行装潢改造,分成了8间住房,每间房都有独立洗漱卫生间。为了妈妈们住得舒适,他将原来的中央空调供暖改为集中供热,把二层楼安装了电梯。在2018年“八一”前夕,王贵武将各位母亲接到天津养老。住进了“新家”,妈妈们乐得合不上嘴。有的说:“嚯!像花园一样。”更有赞叹:“做梦也没想到,能住那么好的房间。”为了符合各个地方“母亲”的不同口味,王贵武专门找了南北两个厨师,并雇了两名年轻保姆负责日常照料。王贵武将改造后的大院取名为“英雄母亲之家”。

这些“烈士母亲”住在天津,她们的老伴或子女只要前来探望,旅途费、食宿王贵武给全包了。王贵武22年如一日演绎超越血缘、地域、时空的亲情和孝心,先后荣获“全国道德模范” “全国十大孝亲敬老楷模”“全国最美退役军人”等多项荣誉,并入选“中国好人榜”。如今,王贵武又有了新目标:他打算利用公司自身优势做大“妈妈楼”项目,为整个天津市需要帮助的军人烈士的父母无偿提供住房养老,“过上和我母亲们一样的生活!”

责编/昱青

猜你喜欢
烈士天津儿子
守护天津卫 “疫”线显担当
天津之旅
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国 各界群众夹道迎烈士归来
打儿子
“烈士”本来不必牺牲
《天津之眼》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悼北伐阵亡烈士(二)
天津宝成博物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