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秀溪 韦荣刻
来到南宁市良庆区良庆镇新兰小学(以下简称新兰小学),一座高达9.99米的纪念碑映入眼帘,碑身正面刻有“新丁抗日英雄纪念碑”九个苍劲有力的金色大字。“这是新兰村革命先烈们给我们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该校“红色志愿者讲解员”陈家运自豪地说。
传承红色基因,培养良好品德,是新兰小学近年来提出的办学方向。该校位于良庆区良庆镇新兰村,村民拥有光荣的革命传统,2016年,新兰村在该校校门前修建了这座革命烈士纪念碑。
“十个一”传承红色基因
“我最近读了一本特别有意义的书,书名叫《抗日历史进程》。在这本书里,我看到了革命先辈们度过的艰苦岁月,以及他们面对敌人无情进攻时无所畏惧的精神。看完这本书,我感到热血沸腾,久久不能平静。”新兰小学学生陈子皓说。
陈子皓告诉记者,在阅读《抗日历史进程》一书时,他做了详细的读书笔记,读完后设计了一份精美的手抄报、写了一篇读后感,还参加了班级举办的阅读交流会,让他对《抗日历史进程》一书中所体现的革命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熟记了许多扣人心弦的抗日故事。
阅读红色经典是新兰小学近年来大力开展“十个一”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据校长周成介绍,2016年之前,该校党建工作比较散乱,未能充分挖掘本土历史文化资源,村里建起纪念碑后,该校着手整理当地红色资源,制定了特色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十个一”活动,就是其中的重要举措之一。
所谓“十个一”,就是读一本红色书籍,组织全体师生利用课余时间自主阅读红色书籍,深入推进“明党史、感党恩、跟党走”主题活动;制一份红色手抄报,学生完成红色书籍阅读后,自主设计一份红色手抄报,并由学校进行评比;出一期红色黑板报,每班以革命故事、历史名人、党史小知识等为内容出黑板报,营造鲜活的红色文化学习氛围;上一节红色党课,通过主题队课、主题班会、思想品德课、党史课等,邀请老党员、革命后代走进学校为师生讲红色故事;看一场红色电影,利用校园网络多媒体播放革命历史题材影片,组织师生交流观后感,感受红色经典的魅力;办一次红色征文,组织“党在我心中”主题征文比赛,让师生描绘党的光辉形象和时代风采……
“学生们非常喜欢‘十个一活动,现在常常能看到学生们三五成群地学唱红歌、分享红色故事。通过这些活动,我觉得整个学校变得更有活力了,师生的精神面貌更加积极向上了。”新兰小学教师李志立深有感触地说。
如今,新兰小学的“十个一”活动已经升级为2.0版本,加入了红军操、“弘扬红色文化”国旗下讲话、红色班级文化评比与交流等内容,育人内涵越来越丰富。
课程渗透红色文化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红军长征的故事吗?
生:知道。
师:那你们知道红军长征走了多远的路吗?
生:走了二万五千里。
师:红军为什么要走这么长的路呢?
这是新兰小学教师陈乃正执教《数学中的大数》一课时的一个教学片段。教学中,陈乃正通过简单的师生问答创设了活泼的学习情境,既有效引出了“大数”这个知识点,又很好地加强了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在引导学生认识“二万五千”以及相关的“大数”的过程中,陈乃正适时穿插讲述红军长征的故事,让学生感悟艰苦奋斗、不畏艰难的长征精神。
陈乃正说:“通过各学科教师的不断重复、反复深化,学生不仅牢记了许多感人的红色故事,还理解了其中的精神内涵,并逐渐内化为自己的精神追求。”
为了深入推进红色文化教育工作,新兰小学提出了“融进课堂”举措,要求各学科教师深入分析教材、研究教学目标,积极探寻红色文化与学科教学的融合点。例如:语文学科,教师可引导低年级学生认识与红色故事相关的生字词,鼓励中高年级学生续写红色故事;数学学科,教师可结合相关事件引导学生认识数字,或结合相关历史事件引导学生认识年份、时间;音乐学科,教师可以教学生唱红色歌曲……如今,红色文化已與该校各学科教学实现了有机融合,进一步丰富了红色文化教育的内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动力。
开设专门党课,组织学生学习党史、英雄人物故事,组织学生外出开展红色研学旅行,引导学生在看中学、在看中体验和感悟……近年来,新兰小学的红色文化教育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通过课堂教学和研学旅行,该校学生对红色文化有了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该校还倡导各班利用班会课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可以是诗文朗诵,可以是情景剧表演,也可以是小型辩论会、谈话沙龙等。
“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去广西革命纪念馆参观。听着讲解员详细生动的讲解,看着一幅幅红军战士们英勇善战的图片,还有一些老电影,我的心灵受到了震撼。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是革命先辈们用鲜血换来的,我要更加努力学习,以后做一个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新兰小学学生陈慧芳在研学日记里动情地写道。
共建基地播下红色种子
2020年7月10日上午,初升的太阳照在新兰小学校门前的“新丁抗日英雄纪念碑”上,也照在了新兰小学“红色志愿者讲解员”陈利娜的身上。此时,她身着红军服,佩戴红领巾,脸上露出兴奋又略显紧张的笑容。虽然经过了一周的训练,但这是她第一次进行讲解,心中难免忐忑。
“叔叔阿姨好,欢迎你们在这阳光明媚的上午,来到我们学校参观纪念碑。”陈利娜开始讲解道,“这座纪念碑建于2016年,是为了纪念81年前新丁村的抗日先辈们而建的。81年前,为了抗击日军,新丁村村民组建了一支抗日自卫队……”
整个讲解过程虽然不算顺畅,但对陈利娜而言是一次很好的锻炼。她告诉记者,在进行讲解之前,学校组织他们到广西革命纪念馆进行了为期一周的培训和学习,广西革命纪念馆的相关工作人员对他们进行了讲解语言、表情、手势和讲解程序等方面的系统训练。“这次实践,不仅让我更加熟练地掌握了讲解技巧,还锻炼了我的胆量,增强了自信心。”陈利娜说。
自2016年建起纪念碑后,常有人到新兰小学参观学习,此时就需要相关人员向客人进行讲解。以前承担讲解任务的主要是村里的老人和学校教师。“这样做,虽然也能很好地完成任务,但老人年纪渐长,学生未能参与其中。”周成说。为了让学生能够参与其中,经多方沟通和协商,新兰小学与广西革命纪念馆合作共建“兰小红色志愿者讲解员”实践基地。2020年7月2日,该基地正式挂牌成立。双方协议规定:一方面由学校组织学生讲解员到广西革命纪念馆学习讲解技巧;一方面由广西革命纪念馆定期安排相关人员到学校组织开展共建活动。目前,该校已培养了8名学生讲解员。
此外,新兰小学还经常邀请新兰村的革命后代到校为师生讲述革命故事。目前,该校已累计邀请陈学平、陈应锦、李国年等18名革命后代进校做报告。“他们用丰富的阅历和动人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革命先辈们的抗战故事。那些震撼人心的故事,对广大师生来说是一次精神上的洗礼。”该校教师刘秀英如是说。
通过一系列有效的举措,新兰小学在学生们的心田撒下了红色的种子。“我们相信,只要不忘初心,不断传承,红色文化的火种必将持续燃烧下去。”周成说。
(责编 欧金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