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期食品也当选之有道

2021-07-19 19:47张玉胜
家庭医学 2021年6期
关键词:保质期界定变质

张玉胜

所谓临期食品,是一个相对于“保质期”而言的概念,指临近保质期而仍在保质期内的食品。目前在许多正规的大商场里,临期食品往往会设置一个专柜,以优惠的价格推销。

近年来,临期食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关注。据《科技日报》2020年12月31日的一篇报道称,在豆瓣平台上,“我爱临期食品”小组自2020年9月创建以来,不到3个月就吸引了两万多网友加入。但网上与临期食品相关的传言也不少,比如吃临期食品会影响身体健康,千万不能给孩子吃临期食品,临期食品都是被挑剩下的,等等。这些说法到底是真是假?要不要购买和食用临期食品?对此,笔者认为不能一言蔽之,需要对不同产品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态度。当然,取决权还是在消费者自己手中。

一般而言,人们热衷于购买、食用临期食品,很大程度上是缘于其质量变化不大但价格却打折不少的划算与实惠。但基于“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道理,确保食品安全仍是消费者选购临期食品时的优先考量。为此,客观辨证地解读“临期食品”和“保质期”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内涵,就显得至关重要。

尽管“临期”并非“过期”,但临期食品也需要有与保质期一样的科学和清晰的时间界定。按照目前北京市出台的标准,不同保质期的食物,其临界期被界定为从到期前45天至到期前1天不等。当然,保质期越长的食品,临界期的时间也越长。比如,罐头、糖果、饼干等保质期1年或更长的食物,其临界期为到期前45天;牛奶、活菌乳饮料等保质期少于15天的食品,临界期为到期前1~4天。这样为“临期食品”界定期限标准,有助于消费者的理性选购。

严格说来,保质期并不是一个纯粹的食品安全概念。也就是说,食品的保质期并不等于食品的最后可食用日期,也并非判定食品变质与否的唯一标准。即便是食品快到保质期,也并不意味着不能吃。很多人可能都有这样的经历,家中存放的某食品刚刚过了保质期,外观看起来还不错。你觉得丢弃了挺可惜的,就赶紧吃到肚里去,结果啥事也沒有。应当说,保质期是食品生产商对产品质量的承诺期,也可以将其解读为“最佳食用期”或“此前食用最佳”,而不是食品的安全期。

但保质期又确实与食品安全有着密切关联。判定食品是否变质的依据,首先是看保质期。一般说来,保质期内的食品安全性相对会高一些。但是除了查看保质期外,还需留意其储存和包装的状况。保质期内的食品若储存不当,也可能会提前变质。比如说,有些罐装饮料即便在保质期内,也会出现胀听现象。生产厂家一般都会在产品外包装上提示,若食品在保质期内出现某种情况便不能食用。但若食品保存得当,即便过了保质期一两天,也可食用,只是口感可能会打些折扣。就其营养而言,部分临期食物虽然会稍差一些,但仍然处于合理范围,对总体营养摄入的影响不大。

此外,选购临期食品也需关注食品属性。比如,肉、奶等冷链食品,最好不要等到临界期再买。由于储存环境难以一直保持低温,这类食物很容易提前变质;而饼干、方便面等质地干燥的食品,以及糖果、蜂蜜、甜味饮料等含糖量较高的食物,即便过了保质期,食用也不一定会对人体有影响,毕竟微生物难以在其中繁殖。

正如任何事物都具两面性的道理,临期食品热销虽然满足了消费者对商品性价比的追求,但同时也是企业盘活库存、加快资金周转、变可能浪费为现实价值的有效止损举措。出于对食品安全的考量,市场监管部门也需要对企业有可能在食品保质期上打马虎、动手脚的行为予以严查严打。对于不法商家借机弄虚作假、以次充好、隐瞒食品信息、翻新销售过期食品等违法行为必须严惩不贷。

消费者也不能只图价格便宜而忽视食品安全,既要对临期食品严把质量关,也需量出为入、适量购买,让买回家的临期食品能够尽量在保质期前食用完,避免无谓的浪费。

猜你喜欢
保质期界定变质
注意食物是否过了保质期
变质
跟保质期赛跑
采用稀土-B复合变质剂提高ZG30MnSi力学性能
车市复苏保质期能有多久?
对“卫生公共服务”的界定仍有疑问
正确处理以弱胜强的量变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