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规划策略研究——以宜宾市“川红故里”农业公园规划为例

2021-07-19 15:52董青青毛华松
园林 2021年7期
关键词:山地村落公园

董青青 毛华松 罗 评

山地农业公园是山地乡村在内的高质量转型创新模式之一,对产业发展、环境保护与居民增收具有积极意义。通过对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比较分析,发现山地农业公园具有多样融合的乡村景观、多元立体的农林生产体系、多点分散的旅游景区景点等特征,同时面临产业发展滞后、村民生活品质不高、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困难等发展困境,进而提出山地农业公园以自然生态保护为前提、农业产区发展为根本、社区发展为核心、旅游发展为触媒的“产—村—景”协同发展模式。并以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巡司镇“川红故里”农业公园规划为具体实例,为山地农村高质量发展提供新思路。

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可持续发展

农村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当前乡村振兴的重要目标。作为2/3以上陆地面积为山地的大国,山地乡村是中国最主要的区域,而在城市化进程中,近郊山村逐渐被蚕食[1],远郊山村因其复杂的立地条件,农业规模化、机械化、现代化发展困难,或受城乡二元对立,山区耕地撂荒现象严重[2-3],这造成了山地乡村经济发展落后于平原地区,客观上也是中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都是山地的原因。因此探索山地乡村的转型发展途径既是促进乡村高质量发展,更是实现山地乡村脱贫攻坚的紧迫课题。

山地农业公园作为山地乡村在内的转型发展模式之一,是集农业生产、农业休闲等多功能的有机综合体。具有丰富的自然人文景观资源、一定的优势产业、高度融合的产业结构体系和较完善的休闲旅游配套服务体系等[4],对促进乡村一二三产业的联动、保护与提升乡村环境、丰富乡村业态,以及促进农民增收方面极具魅力。但山地有着异于平原的资源特征与发展困境,在考虑山地乡村生态环境脆弱性、耕地破碎性、村落分散性的前提下,如何协同发展生产、生活、生态是研究山地农业公园的规划重点。

1 农业公园的起源与发展

农业公园最早起源于欧美的家庭农场,而后意大利、新加坡、马来西亚、日本分别出于对乡村自然环境、农田的保护或为集约化生产而提高农业技术,同时为居民提供休闲游憩等不同目的而建设农业公园。如米兰南部农业公园[5]、马来西亚沙巴农业公园、日本江永崎农业公园。中国的农业公园伴随着休闲农业发展而产生。20世纪八九十年代,以农业采摘、观光为主的休闲农业在我国沿海发达城市率先发展起来[6]。21世纪,人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体验,2008年,中国村社促进会联合亚太环境保护协会等5家单位应农业现代化、农业服务业、旅游业深化发展的要求制定了《中国农业公园创建指标体系》,并正式提出“中国农业公园”的概念。2009年,上海崇明前卫村和浙江奉化滕头村被中国村社认定为第一批中国农业公园,这标志着我国农业公园的开始。2016年,村社为进一步规范农业公园的发展,将中国农业公园界定为“以农业产业为支柱、以生态环境为核心、以文化乡情为灵魂、以县域为主体的新型载体,集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文明、优化生态环境和产业结构、展现民俗风情和秀丽景观、提高农民收入和产业竞争力于一体的新型业态,是我国乡村休闲和农业观光的全新升级形态,农村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的现实典范”[7]。2016年7月,农业部等14个部门联合印发《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的指导意见》,鼓励各地探索农业主题公园、农业嘉年华等形式,后四川省、广东省农业厅相继提出地方农业公园建设评价标准。据不完全统计,截至2021年底经认定的中国农业公园已近30个,四川省示范农业主题公园127个,广东省农业公园50个。农业公园的兴起和不断的实践探索与规范化过程,对乡村高质量发展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2 山地农业公园特征与发展困境

2.1 山地农业公园特征

农业公园根据地形的不同划分为山地农业公园与平原农业公园,目前已建设的山地农业公园主要分布于我国云贵川和广东等区域。选取国内典型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作比较,发现山地农业公园拥有多样融合的乡村景观系统、多元立体的农业生产体系以及多点分散的旅游景区景点等特征。

2.1.1 多样融合的乡村景观系统

山地生态、生产、生活系统具有多样性,加之不同要素之间的组合,山地农业公园呈现出复杂多样融合的景观格局,不同于平原以人工生产景观为主的单一的“田”字型景观格局(图1)。山地地形复杂多变,既有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浅丘、缓坡、平坝,也有不适宜农作物生长的深沟、陡坡,以及阳坡、阴坡之区别,加之垂直气候特征,植物群落呈阔叶点林、针阔疏林、针叶密林的变化,同时人们为缓解山地水土易流失、土壤贫瘠等问题,长久以来形成了水库、坡塘、沟渠等山地农业水利灌溉景观。村落依托于山势、水系、林地、道路布局,并存在山坡—林—村—田、山谷—村—田—河、山脊—林—村—路等多样融合的景观。平原因没有复杂多变的地形和垂直气候的变化,且限制因素少,村落成大集聚、小分散分布,一般形成以灌溉农业为主的景观格局,如《出郊》诗中所云“高田如楼梯,平田如棋局”[8],这样的差异为山地农业公园带来发展的契机。

1. 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景观空间特征比较

2. 台山农业公园农业生产体系特征分析

2.1.2 多元立体的农林生产体系

因山地复杂的立地条件,耕地分散,山地农业公园以适度规模化的多元农业生产模式为主,且山地垂直性的气候变化,适宜山地的农作物呈垂直立体梯度变化。如台山农业公园(图2),在大于25°以上的山地以生态涵养为主,发展林下经济,在10°~25°的丘陵地区以林果产业为主,而形成山地特色立体农业,种植业以果林、茶园、中药等多年生特色农作物为主,辅以具有生态涵养的生态林或发展林下经济养殖动物等畜牧业,农业呈垂直梯度变化[9]。而平原约束力弱,人工干扰大,农业一般以规模化种植业为主,轮耕作性作物较多,如水稻、蔬菜等。山地相比于平原,多样的农业环境为休闲农业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2.1.3 多点分散的旅游景区景点

因山地环境地貌复杂,环境脆弱,旅游项目多为小规模、低密度的模式发展,同时山地可依托的自然资源更丰富,旅游产品活动更多元。平原农业公园主要依托于历史文化景区或特色村落而成簇团式发展,如唐昌农业公园的景点布局。山地农业公园如曾家山农业公园旅游景点呈“小而特”的分散模式发展(图3),同时可依托资源类型较多,不仅可以看到山地特色立体农业景观,还可观天坑、石林、溶洞等各种喀斯特地貌实现多资源多空间生态体验;依托村落与田园形成各具特色的蓝莓庄园、梯田庄园、核桃庄园、滑雪庄园、赵家院庄园等主题庄园分布于山间。

3. 平原与山地农业公园景点分布特征比较

2.2 山地农业公园发展困境

(1)复杂立地条件下的农业产业发展滞后。山地农业公园受自然保护区、地形条件等限制,田园建设、农业产业链、农旅融合产业发展较平原地区相对滞后。目前,西南丘陵山区和南方的低缓丘陵山区,农作物的综合机械化率只有26%和49%左右,远远低于我国70%的平均水平,部分山地农业还处于粗放式发展阶段。再者山地乡村农旅项目不能像平原地区进行规模化开发,社会资本投入困难,更多为分散的低端农家乐。

(2)过度分散下的村落生活品质难以提升。山地过度分散的村落布局增加了山地农业公园生活服务设施的投放难度,这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村民的生活质量。山地村落不同于平原地区大集聚、小分散的格局,设施围绕聚落均匀布局就能服务到大多数人,而山地村落以大分散、小集聚分布于山坡、林间、山谷区域,村落分散性与空间复杂性的特征为公共服务设施的投放增加了难度。

(3)山地制约下的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山地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困难来自于山地立地条件的复杂性以及山区经济的差异性。一方面由于山地地貌复杂,设施建设难度大。虽然乡村已有为生活、生产而修建的基础设施且与资源存在联系,但与旅游的要求还存在差距,比如交通道路系统,原乡村道路多从人行角度而修建且一般未进行科学规划,尽端路多,道路窄且层级模糊,游客通行困难。另一方面山地经济投入有限,大部分山村还处于低频旅游与高频生活的阶段,单纯以旅游为导向的建设,市场风险大。

3 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模式

山地农业公园的建设不是一次性的形象工程,也不能仅仅为了旅游而建设,单纯依靠旅游业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村民受市场影响大,特别在全球疫情蔓延期,旅游风险更为明显,所以应以激发乡村内在发展动力,使之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山地农业公园应建立以自然景区保护为前提、农业产区为发展根本、农村社区生活为核心、旅游景区为触媒(图4)的“产—村—景”协同发展模式。

4. 产—村—景协同关系

协同论于1971年由德国物理学家赫尔曼·哈肯提出,指复杂系统各要素之间,各子系统之间在操作运行过程中的合作、协同和同步。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是产、村、景不同系统协同演化的过程。基于山地农业公园的特征与发展困境提出:(1)产景协同,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打造山地特色生态农林产区。优先完善与修补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山地网络生态格局,夯实田园基底,培育农业生产全产业链,提升产业整体效益,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的精品产区。(2)产村协同,以社区发展为核心,营造“小而特”的理想田园社区。根据村落资源条件确定发展方向,差异化提升社区风貌环境与配套,营造多类型田园理想社区,增强村民对区域发展的自信心。(3)统筹发展,以旅游发展为触媒,建构文旅农产业融合式景区。融合农村生产、生活、生态,构建适宜山地农村发展的旅游产品体系与旅游服务基础设施,营造魅力景区。

4 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的规划实践

4.1 “川红故里”山地茶园特征与问题识别

“川红故里”茶园地处云贵高原过渡带乌蒙山余脉筠连县巡司镇,包含上油、陶家坝、土房、和平等自然村落,总体规划面积为1 600 hm2。茶园位于筠连北部交通环线上,具有一定的区域发展优势。目前茶园已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与示范效应,也具备发展为农业公园的潜力。下文分别从自然生态、农业生产、村落生活系统分析其发展为农业公园的优质资源条件与困境(图5)。

5. 山地茶园产—村—景系统分析

(1)拥有丰富的山林风景资源,而生态发展存在潜在危机。茶园整体地貌为三脉夹两谷之势,海拔400~750 m之间,拥有陡坡、缓坡、沟谷、浅丘等地貌和针叶密林、针阔叶疏林、阔叶点林等多类植物群落模式,以及不同的湖库、水塘、溪、沟、渠等水系景观。然而茶田在不断规模化过程中,出现部分陡坡、汇水沟壑被开垦为茶田的现象,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渐显。

(2)茶种植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而茶产业链发展模式单一。园区茶种植规模已发展至近1 500 hm2,覆盖率约占80%,其中茶园东北浅丘上油土房区域,茶田呈规模发展;西北中低山脉区域茶田呈带状廊道发展;西南部沟壑纵横,茶田与自然林相交错呈斑块状分布,总体为“浅丘基质—山脊廊道—陡坡斑块”的景观格局(图6)。除种植业以外,茶园还具有11个小型茶加工厂,但大部分以初加工为主,茶产业链条短,靠鲜叶售卖为主的村民收入有限。

6. 茶园不同区域现状分析

(3)拥有多样的村落生活模式,而整体基础服务设施薄弱。园区村落整体布局分散,其中土房、陶家坝、和平、上油相对集聚,上油、土房沿道路呈带状分布;山谷陶家坝组团呈小聚落组团模式,配套餐厅、活动广场等,整体生活氛围浓厚;和平组团位于水库之上,民居散落于茶田、山林之间;凤鸣组团位于山腰,风景视线极佳,前可观陶家坝,后有松林茶山。然而不同组团之间受地形限制,村落公共基础设施难以集约化使用,如高差约80 m的陶家坝与和平组团,不同支脉的土房与凤鸣组团,虽直线距离较近,但仍然难以共用设施。

4.2 山地农业公园“产—村—景”协同发展策略

4.2.1 产景协同,以生态保护为前提,打造多元化生态茶园产区

(1)茶田产业发展以生态保护为前提,运用GIS技术对场地内部高程、坡度、林地等因子进行分析评价,确定适宜种植区域。优先修复山地自然山林廊道、河流廊道、陡坡林地斑块,以维持生态稳定性;再根据土地适宜性,规划“适度规模化高标准示范茶田+坡地茶林复合系统+坡改梯茶田+生态茶田”多元特色茶田(图7)。坡度在15°~25°之间的土地建议采用横坡耕作或梯田耕作,并辅助高篱、田埂等保护措施;25°~60°的坡地建议坡改梯或恢复自然林地保持水土;60°以上的急坡陡坎则采用草本、藤本等植物进行边坡防护[10]。(2)培育以农民为主体的“村集体+龙头企业+小微企业”多元主体的茶初加工企业,合理规划农机服务、智能监测设施、茶农培训基地、质监站等农业现代化服务设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户收入。(3)完善茶田生产基础服务设施,产业道路系统以“茶田—组团—片区”三级体系,串联分散的茶田、茶厂、村落等,在尽可能保证茶田肌理完整性的前提下,以100~200 m为服务半径,建设机耕道,促进茶园现代化生产。

7. 多元山地特色茶田布局规划图

4.2.2 产村协同,以社区发展为核心,营造小而特的理想茶田社区

(1)宏观上优先对山地村落进行梳理,引导过度分散村落适度集聚,同时尊重原生村落格局,营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小而特”的生活模式。(2)根据优势资源确定村落发展方向,如具有规模化茶田与便利交通的土房组团为产居综合服务社区;村落生活氛围好的陶家坝组团为产居旅体验型社区;沿产业道路环线散点布置的凤鸣等村落为产居型社区;上油组团距离镇区近可就地城镇化,发展为商旅服务型组团,另可适当发展散点布局且风景好的村落为特色庄园。(3)依据聚落产业发展方向、村民需求和山地特征,差异化提升建筑风貌与基础设施,设施选址方面以文化、现代智能等成本较大的经营性设施以集中布置为原则;生活、体育类等小规模且经营成本相对较低的设施采取分散式布置。土房(图8)、陶家坝中心(图9)或次中心社区配置集产业、生活、旅游相对完善的设施,形成产居、产居旅公共服务中心。一般产居型社区以满足村民基本生活需求为宜。

8. 土房—产居综合服务型社区模式

4.2.3 统筹发展,以旅游发展为触媒,建构文旅农产业融合式景区

(1)聚焦生产、生活、生态等山地优势特色资源,构建“一环三谷五园”的景区空间格局(图10),形成茶旅融合环,串联玉壶茶丘文创景园、八一茶丘科普体验园、土房茶农休闲游园、凤鸣茶林秘境观光园区、平禅境山林景园“五园”和陶家坝溪谷民俗村、和平湖谷养心村、窑坪上松间静心村“三谷”。(2)根据景区主题发展,有序植入多元化业态。近期可植入文化、观光、科普、采摘、露营、山地运动等茶田体验、自然体验轻介入项目,远期根据乡村经济发展情况与需求,逐步引入茶现代与传统技艺展示馆、茶食馆、茶室、茶宿、茶庄、茶商业街等茶村体验型业态项目,促进一二三产融合,逐步提升农旅融合度。(3)因地制宜配套旅游服务设施。旅游道路优先依托于产业道路,以大小环线将各景点进行有效串联,并提升沿线道路景观;选取茶园山顶、山脊、山腰等优质观景点与观景廊道,布置亭台楼廊阁等观景设施,彰显茶山特色;同时以小规模而分散的方式合理布局停车场、驿站服务系统,结合居民与旅游共同需求,兼顾茶叶运输与自驾游车辆停靠;利用村落现有凋敝的公共建筑资源,如原村委、茶厂等旧址,发展为生产、生活、旅游复合型公共设施,如乡村图书馆、乡村文创体验馆等,最大化发挥资源效应。

10. 茶旅融合格局

5 结语

山地农业公园是山地乡村发展转型途径之一,旨在通过产、村、景的有序协同发展,重视内生发展动力,以生态优先、农业生产为基础、原住民生活为核心提升山地农村,而我国山地农村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各有差异,故山地农业公园应根据自身特征,有序推进各项功能,深化乡村产业体系,促进山地乡村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山地村落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山地草甸
在公园里玩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油画《村落》
“共享村落”:乡村新的入住方式
“共享村落”:拿什么让人魂牵梦绕
山地之旅
山地之美——雨补鲁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