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辉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河南 商丘 476000)
国家教育部在2018年提出高职院校的“双高”计划,旨在推动我国高职院校办学质量进入一个新阶段。高职院校的电子专业工学交替实践育人的模式,是为我国电子工业的发展培养“高水平、高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深化电子技术实践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方法,是人才和产业有机结合的方式。工学交替教学模式能够解决人力资源短缺的问题,是我国高职教育实践育人机制的一种创新模式,是企业、学校、学生、政府多方共赢的一种方案。文章从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双师素质教师结构、校企合作、创新创业等几个方面来探析电子专业工学交替实践育人创新机制[1]。
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从建设之初,就立足于以实践为主,理论辅助,为国家的培养高水平技能型人才。据不完全统计,全国有50%以上的高职院校都开设有电子专业。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工学交替实践育人模式发展了很多年,国内外高校都将其作为培养出色的电子技能人才的最佳途径。
我国的高职院校从开设电子专业之初,就将工学交替教学实践放在了人才培养方案之中,随着电子工业的不断进步和革新,电子产品应用在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电子工业人才的需求也在不断增长。而工学交替恰恰能够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同时也能达到学校实践育人的目的。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工学交替的模式主要有学生到企业实习和校内集中实训两种形式。即学生上学期间需要在企业累计实习一年,同时增加校内集中专业实践课时比例,从而保证学生有充足的时间进行电子技术实践。2020 年的新冠疫情及美国等西方国家对我国电子工业的打压,促使国家将电子科技战略的布局又向前推进一大步。高职院校工学交替实践育人模式将围绕国家战略来进行规划和建设,为我国培养出高精尖的电子技能人才[2]。
国际上工学交替的模式主要以德国的双元制,英国的学徒制最为出名,高校和企业高度融合,学生在企业和学校的时间各占50%,企业导师制定系统的实践工作,学生和企业工人同工同酬,从基层工做起。学校导师根据企业实践情况制定专业理论课程计划,将实践过程中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解决方案,然后再到企业中实践验证解决方案。实行半工半读的实践模式,有机地将做工和学习进行全方位的结合。西方发达国家经过多次产业升级,聚焦高端电子产业,将低端的电子制造业放到了发展中国家,造成自身的产业链不完整。为此,部分发达国家每年会安排学生到产业链完整的国家进行电子工业基础的实习。
2019年启动的高职院校“双高”建设,一方面是国际上对高新科技的需求,另一方面是我国的自动化技术、5G技术、物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高科技的快速进步,对高素质电子技能人才需求缺口也逐渐增大,工学交替深度融合的实践模式将成为高职院校培养“双高”人才的有效途径。而高职院校在真正落实工学交替教学实习的过程中,还存在诸多问题。
如今的高职院校在校生大多热衷于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对于专业知识的学习流于形式,采取应付的态度,致使其专业创新实践能力不强。在落实工学交替工作的过程中,学生对到企业实习存在偏见,眼高手低,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在企业工作中深入一线进行实践,对各种基本技能和专业知识的对接,以及资源整合、优化资源提高工作效率方面不能胜任。企业的先进设备和实践岗位不能激发其工作的积极性。一些学生和家长认为在学校才是学习,而到企业实践脱离了他们学习知识的本意。这些学生不能踏实地在企业开展实践工作,致使高校学生在工学交替下进行企业实践的动力受挫,企业工作岗位也成为学生应付学习的流动岗位。
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大部分教师属于理论型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主要以专业理论为主,缺乏实践经验,有很多知识已经在实践中处于淘汰状态,一些专业术语、元件符号已滞后于技术的更新。这些理论型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已不适合电子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而且部分高职教师在授课理念上存在误区,部分专业课教师不切实际,照搬本科院校的培养模式,不考虑高职学生自身的基础问题,导致学生理论课学不会,实践课教不了。
高职院校多属于地方院校,为服务地方经济而设立,很多地方缺乏大型的电子企业,小型企业技术落后,无法实现电子专业的工学交替教学实践。地方政府在资金上投入不足,政策的制定,制度建设也不尽人意。在电子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场所的建设方面,高技能的专职实践指导师资的投入也不能得到落实。政府在实践性、制度性、操作性几个方面不能做到政策落地,导致政府主管部门与学校及行业企业不能有机融合,将增加高校培养电子专业人才实践的难度,不能满足企业需求的技能型人才的要求,达不到工学交替实践育人的预期效果。
高职院校进行电子专业工学交替实践已多年,但在人才培养机制实现政策还存在一些问题。校企双方不能深度对接,学校和企业在工学交替教学实践中存在培养方向的分歧。学校对人才的培养是多方位的,要让学生能够在德智体多方面全面发展,学习专业课时也要将其他课程同步完成。而企业对人才的需求比较单一,要求动手实践能力强,能为企业带来最大效益。高职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吃大锅饭”现象,很多高校在职称评审、奖励方面对工学交替实践指导教师的支持力度比较弱,导致实践指导教师的积极性不高。学校和企业之间在对工学交替师资培训方面没有形成相对应的流动制度,企业更像是过客,不能真正与学校进行深度合作,没有站在国家的长远战略高度来落实工学交替实践活动[4]。
在“双高”建设背景下,政府、学校、企业、学生形成电子专业工学交替闭环系统,政府提供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相关政策制度和扶持资金;学校制定电子专业工学交替指导师资计划和电子技能人才的培养方案,保障电子企业对人力资源的需求;企业提供适合工学交替的技术性岗位,能够使学生在实习期间将所学的专业知识运用到工作中;学生作为工学交替实践活动的主体,在校期间要认真学好专业知识,带着理论知识进入企业,将理论知识在企业的岗位上进行实践转换,学以致用,用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验证理论。高校的实训中心和人事、财务主管部门要对下企业实践学习的指导教师做好引导鼓励和提供政策保障机制,在薪酬待遇、职称评定、评优评先提供保障。做好电子专业工学交替保障制度的顶层设计、电子技术实践场所的科学规划、专业主体实验实训室的建设[5]。学校与企业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制定工学交替的规章制度。将学生在企业的工作生活环境、薪资待遇、人身安全、技术岗位实践、企业定期培训计划、企业考核标准、教师驻厂要求等纳入到协议当中。协议由企业负责执行,学校负责监督,学生进行工学交替教学实习,保障学校、企业和学生的合法权益。
电子专业工学交替实践教育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也只是在理论上和口头上,并没有真正地去践行。高校要通过培训来改变专业教师的教学思想问题,使其具有较强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能,站在更高的视角去看待工学交替教学实践活动。电子专业是一个门类齐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比较强的工科专业,高职院校的学生的文化基础比较差,学习专业理论知识比较困难,所以引入工学交替,将理论的抽象部分带到企业岗位上更直观地去理解。高职院校制定工学交替师资引导机制,规定电子专业教师每年到企业驻厂学习一个月,专业教师深入到企业一线实践,学习企业的新的电子技术、管理理念,并带回课堂,用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体来改变学生的思想,引导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参加工学交替实践活动。保证电子专业有三分之二以上专业教师能够独立完成工学交替实践指导工作,能够解决电子实践工作中的专业技术问题。
开设电子专业第二课堂,组建学生兴趣团队。高职院校以电子协会为载体,从每一届电子相关专业的学生中选拔出一部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根据实际动手情况进行分组,分为基础组(电子元件识别、测量、焊接、电路组装)、维修组(电子产品原理分析、义务维修活动)、设计组(单片机程序设计、电路硬件设计制作)。基础组多以大一学生为主,维修组、设计组多以大二、大三学生为主,在大二上学期组建多个“2+1”(两个高年级和一个低年级学生组成的三人梯队)电子竞赛团队。制定出培养方案:(1)针对大一的新生,在上学期主要培养学生在元件识别、元件测量判断、焊接组装、识读电路等基础知识的学习;下学期培养学生在电路分析、电路硬件设计、电路板制作、小家电维修等实践知识的学习,参与每周一次的义务维修活动。(2)大二上学期,学习单片机编程软件设计、单片机硬件电路设计制作、大家电维修、SMT焊接技术实践;大二下学期,自行设计、制作、调试一个完整的自动控制电路,组织每周一次的义务维修活动。(3)大三上学期,和指导老师一起为企业设备改良提供技术支持,协助老师完成企业急需的科研项目研发,设计制作电子专业实训所需的各种单元电路,供低年级同学大规模实训使用。大三下学期到相关企业在电路设计岗位进行顶岗实习。电子专业教师定期到第二课堂系统性讲解最前沿的电子技术知识,将电子专业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制定出实践指导方案,要求学生在第二课堂将理论和实践有机结合在一起。
从高校的实训室中选一个可容纳60人以上的同时实习的实训室作为一个开放实训室,从电子专业的各个实训室调出多余的实验设备对开放实训室进行装备,从元件仓库中调出部分常规的电子元件,建成一个小型的元件库,购置一套PCB电路制板设备,能够完成电路板设计、制作、调试一整套程序,配备20 台计算机和50M 以上的宽带接口。开放实训室交由电子协会管理,全天候开放,为学生提供基础的电子实践平台、电子产品维修平台、设计制作电路平台、生产电路平台、科研开发平台、协会活动平台、上网查阅资料平台、与兄弟院校技术交流平台。在现有校企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将企业、学校和学生三者深度融合,利用实训中心空置实训室引进企业标准化车间,设置45~60 个岗位,采用企业标准化管理,每个车间可供45~60个学生带薪实习。深化电子专业与校外实习单位的合作,引进企业驻实训中心,在实训中心与企业合作建立一个标准化车间,车间采用企业化管理,电子专业的学生在正常上课时,按照企业工作制度执行,可将企业的工资制度转换成学生的成绩制度,班级里的各种职务按企业的主管、段长、班长、组长来划分。
“师傅带徒弟”模式建设,是以高校的电子协会为平台,选出各个班级的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从高年电子专业的学生中选一部分技术和口才比较好的学生进行重点培养,使这部分学生能够在技术上能够独当一面,要求每个人都能够以“传、帮、带”的方式一对一地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技术指导,做到言传身教。指导老师定期检验这种模式的效果,并给予修正。高职院校电子专业的师徒制模式,要吸取传统师徒关系优点,结合高职院校的特色,将师父的知识和技术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使徒弟在学习电子技术的时候少走弯路,将电子技术的实践学习无缝衔接起来。
高职院校为了解学生工学交替各种信息,一般采用蘑菇丁工学云平台。平台可以将学生、教师、学校和国家主管部门进行有效对接,将学生实习企业基本情况,学生每天实习情况,校内教师的指导情况一一直观地呈现在平台上。高校可以自行建立工学交替信息化平台,开发出工学交替讨论区、直播区等即时交流平台,了解学生的实习动态和新技术的发展情况,将企业生产需求和高校电子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有机结合。电子专业工学交替信息平台的建设使学生、教师、学校和政府都能够从人才培养、人才评价、人才考核等方面得到优化和发展(图1)。
图1 工学交替信息平台
高职院校在“双高”建设背景下进行电子专业工学交替教学实践,继承传统教育实践活动的优点,改变传统思维模式,改进课堂教学模式。将新思想、新技术融入电子技能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体系当中,采用新的实践人才评价机制,使学生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水平得到整体的提高。增强学校与企业的深度融合,提升企业的管理模式,设置与高校电子专业工学交替的规章制度和人才培养方案,有效解决企业的人力资源问题。学校和企业指导老师保持沟通,优化指导教师的实践知识结构。政府应给予政策支持,保障工学交替能为学生提供学习实践的机会,为教师提供改善知识结构的途径,为学校实践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为国家人力资源素质整体提高提供保障,促进区域经济更加灵活快速健康地发展[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