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容梓,洪泽龙,张奕珊,朱凯跃
(广东省汕头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 汕头 515000)
患猫为5岁,4.5 kg的去势公猫,饲养在室内,以全价猫粮为主食,自制小鱼粥为辅食,免疫与驱虫工作均已完备。该猫饮水偏少,排尿次数增加,有时只排少量带血尿液,有时未见尿液排出,其频繁舔舐尿道口,排尿时有嚎叫和尿淋漓现象。病猫时而精神萎靡,不爱走动,时而坐立不安,食欲废绝。
患猫体温38.7 ℃,心率185 次/min,呼吸20 次/min,脱水程度约5%。体况超重,其肋骨不可见,但可触摸到,俯视腰身和腹部上收不明显。
肾脏触诊,患猫肾脏轮廓尚可,未见明显肿大或缩小,其表面光滑,未见明显凹陷或不规则凸起等。触诊时未见该猫出现明显疼痛或反抗。
膀胱触诊,患猫膀胱厚实,有尿液充盈,挤压膀胱未见尿液排出。触诊时该猫出现轻度反抗。
3.1 血常规检查 采集患猫前肢头静脉血进行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检查。血常规检查结果见表1。
表1 血常规检查结果
由表1 可见,病猫白细胞总数、红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淋巴细胞计数和颗粒细胞计数上升。红细胞分布宽度、血小板计数和平均血小板体积下降。
3.2 血液生化检查 血液生化检查结果见表2。由表2可见,患猫的肌酐、磷、尿素指数均高于正常值。
表2 生化检查结果
3.3 B 超检查 对患猫耻骨前缘后腹部纵和横切面进行扫查,结果显示双肾轮廊尚可,未见明显缺损或凸起,皮质、髓质界限清晰,肾盂未见明显扩张。膀胱壁未见明显增厚或缺损。膀胱内尿液中度充盈,可见大量强回声悬浮结晶。膀胱颈与尿道处未见明显堵塞或异常。
3.4 尿检 患猫膀胱穿刺抽取5 mL 尿液进行检查。尿沉渣镜检,见红细胞、草酸钙单水合结晶、移型上皮细胞、鳞状上皮细胞等。尿液较混浊,微带血,尿比重高于健康猫,为1.057。
根据临床症状,结合血液、影像和尿液检查,初步诊断病猫为特发性膀胱炎引起尿闭,并发急性肾损伤。
4.1 病猫进行紧急导尿。布托啡诺2 mg 皮下注射,丙泊酚全麻后安置尿管与留置针。
4.2 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直至冲洗液澄清,每天冲洗一次。
4.3 静脉输入0.9%氯化钠40 mL、头孢噻呋20 mg/kg;5%葡萄糖50 mL、水溶性维生素1/4支;甲硝唑注射液10 mL;0.9%氯化钠40 mL、酚磺乙胺注射液;5%葡萄糖50 mL、葡萄糖酸钙5 mL;乳酸林格氏液5 mL/kg·h 持续输注,增加肾脏灌流量,促进代谢废物排出。
4.4 口服沙司多芬,每次1粒,每天2次。
4.5 布托啡诺0.4 mg/kg皮下注射,每天3次。治疗3 d后进行复查(见表1、表2)。
5.1 病因分析 猫源性膀胱炎主要因病原感染、邻近器官发炎扩散及膀胱黏膜受刺激、损伤所致。
膀胱的细胞层是由糖化蛋白构成的黏液层,它能保护膀胱壁内易损伤的尿道细胞。尿中含有大量高浓度物质,一旦失去糖化蛋白的保护,高浓度物质就会刺激细胞。膀胱炎病猫的膀胱内壁常有缺陷,这可能会损伤膀胱细胞,引起炎症。
神经原性炎症是另一种可能的致病原因。膀胱壁中的神经会受到膀胱内壁或大脑局部刺激的刺激,这些刺激会导致神经传递素的释放,从而加重局部炎症和疼痛。
紧张还会引起膀胱炎,许多猫的膀胱炎都是压力所致。有证据显示,猫在压力的影响下会发生膀胱炎,压力会刺激肾上腺素、甲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释放。患有膀胱炎的猫皮质醇反应比正常水平低。
猫粮含水量为8%~10%时,就已缺水了,食用这种猫粮会使猫尿量减少,产生浓缩的尿,从而导致结石,发生膀胱炎。
5.2 治疗体会 对猫特发性膀胱炎可用α片剂类镇痛药镇痛镇静。导尿应严格无菌操作,以免导致感染膀胱炎。留尿时间一般不超过48 h,应根据患猫的精神、食欲、尿液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查,确定撤除尿管的时间。若膀胱内容物混浊,应在留尿的前提下,用温生理盐水反复冲洗膀胱、排尿口。导尿的同时可预防性给予低剂量的抗生素,如头孢类。猫尿闭导致急性肾损伤时,应增加输液量,纠正缺水的同时,增加肾脏灌流,稀释尿液,促进排尿。治疗过程中应让患猫充分休息,避免强烈刺激引起压力。多喝水是治疗该病的重点,要供给猫充足的清洁饮水,并多吃无刺激、营养丰富的优质食品,少吃高蛋白食品。
某些营养素,如N-乙酰化D-葡萄糖胺和L-色氨酸可帮助稀释尿液,保持合理的离子浓度和pH 值平衡,让猫产生更多的尿液,促进膀胱定期排空,这有助于减少细菌繁殖和结石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