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祥,侯显耀,肖蔹,蒋晓斌,袁红兵,刘卜伟
(1.四川省南充市畜牧站,四川 南充 637000;2.四川省南充市饲料站,四川 南充 637000;3.四川省营山县农业农村局,四川 营山 637700;4.四川省南充市嘉陵区农业农村局,四川 南充 637500)
以南充黑山羊繁殖性能、生长发育性能为重点,使南充黑山羊向繁殖率高、生长发育快、产肉性能好、遗传性能稳定方向发展。
2.1 外貌特征 被毛:被毛纯黑色,富有光泽,不含绒毛,皮肤灰白。头部:头清秀,大小适中,呈三角型,额平宽,大部分有角,角呈弓形,眼大较圆,耳直立侧伸、大小适中,成年公羊下颌有胡须。体躯:体质结实,结构匀称,肌肉丰满,体格偏小,全身各部结合良好。体躯呈长方形,前胸深广,背腰平直,肋骨拱起,腹部下垂,腹略大,尻略斜。公羊体态雄壮,睾丸发育良好、匀称。母羊体型清秀,乳房发育良好,多数呈球形或梨形。颈部:颈部较细,长短适中,无皱褶,部分羊有肉髯。四肢:四肢短而粗壮,蹄质坚实,呈黑色。尾部:短脂尾,部分直立,部分微卷前倾。
2.2 体重、体尺 等级划分标准见表1。
表1 体重、体尺等级划分标准 kg、cm
2.3 繁殖性能 配种年龄:公羊10 月龄、母羊8月龄。母羊常年发情,春秋两季比较集中。母羊发情周期为19~21 d,发情持续期平均为48 h,妊娠期为149 d。母羊年产羔1.7 胎,初产母羊产羔率达180%,经产母羊产羔率达228%。
2.4 产肉性能 周岁公羊:胴体重11.9kg,屠宰率45.8%,净肉率34.2%;周岁母羊:胴体重11.5 kg,屠宰率46.1%,净肉率35.4%。成年公羊:胴体重16.5 kg,屠宰率45.8%,净肉率36.0%;成年母羊:胴体重13.4 kg,屠宰率45.2%,净肉率35.5%。
3.1 组建基础群 以提纯复壮为主要目标,在品种普查的基础上组建选育群,为保种核心群提供血缘补充。选育群种羊要符合南充黑山羊特征特性,生产性能优良,主要性状指标不低于保种选育标准,无遗传缺陷,健康无病,主要由一级以上公羊和二级以上母羊组成。基础群种羊数量不低于保种核心群数量,种羊来源清楚,系谱完整。选育场、繁育示范户全部进行纯繁,严禁混入外血(开展杂交试验的除外)。
3.2 选配原则 采用同质选配方法,制定年度配种计划,严禁野交、近交、乱交,严格控制群体近交系数,提高群体生产能力。
3.3 配种方法 选用特级、一级公羊配种,采用人工辅助自然交配法,公母比例为1∶25。
3.4 种羊选择 严格按品种选育标准或南充黑山羊标准进行选择,达到一级羊指标才可留种繁育。在特级公羊与特级、一级母羊交配的产羔数多的母羊后代中选择,通过初生、2月龄体重,6月龄、周岁体重和体尺及生产性能进行逐级选择,只有体重大、发育良好、无遗传损征、自身或潜在生产性能优异的个体方能选作种羊。种公羊培育对象应在6 月龄、周岁、成年分别进行体型外貌、体尺、体重测定,并作综合等级评定,若达不到二级标准则全部淘汰。种母羊应结合体型外貌以及自身、母亲、半同胞和女儿的生产性能进行综合评定,对达不到三级标准的母羊予以淘汰。选留的种羊部分自留种用,部分作为核心群血缘补充。
3.5 种羊培育 一是努力改善培育条件,按照南充黑山羊种用羊饲养管理规程,搞好种羊和选留羊的饲养管理,按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要供给优质的全混合日粮,并提供最佳的生长环境。二是搞好选留羊及成年羊的体重及体尺测定工作,评定综合等级,分阶段选留种羊。三是对种羊生产成绩和选留羊的测定数据进行完整的记录和统计分析。
4.1 耳号编制 南充黑山羊耳标采用10位标识系统,两个字母+8 位阿拉伯数字。两个字母“NG”,N为南充“南”字缩写,G为山羊英文goat的缩写。保种核心场为NG1XXXXXXX,选育场为NG0XXXXXXX,每个乡镇固定前两位阿拉伯数字,营山县30-57,嘉陵区60-81,最后一位数字单数为公羊编号,最后一位数字双数为母羊编号。具体见南充黑山羊耳标号编写说明。
4.2 生长性能 测定初生、2 月龄、6 月龄、12 月龄、成年羊的空腹体重。测定2 月龄、6 月龄、12月龄、成年种公羊和种母羊的体长、体高、胸围指标。体高指鬐甲最高点到地平面的垂直距离。体长指两耳根连线中点沿背线至尾根处的长度。胸围指肩胛骨后缘作垂直线绕体躯一周所量的胸部围长度。
4.3 繁殖性能 繁殖母羊测定产羔数(活羔数、弱羔数、死羔数)、羔羊初生重、双月龄断奶重及其后裔的繁殖情况,主要选择胎距短、产羔数每胎多于2只以上、体重均匀、初生和断奶重较重的母羊。配种公羊测定情期受胎率,选择受胎率高、后裔生产性能良好的公羊。
4.4 产肉性能 每年屠宰6月龄、12月龄肉羊各10只(公母各半),测定宰前空腹重、胴体重、净肉重、骨重、后腿重、眼肌面积、肉质(色泽、大理石花纹、失水率、熟肉率)。
4.5 数据收集及分析 每年对性能测定、配种、产羔、防疫消毒、饲草(料)、引种记录进行收集,分类归档,长期保存。每年底对场内测定的体重、体尺、产羔数、断奶成活率进行统计,同时与上年相应指标进行进展分析、与选育目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工作中的不足,以利来年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