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秀芳
(河南大学淮河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南 开封 475000)
急性心肌梗死是由冠状动脉病变引起的长期且严重的心肌供血不足或供血中断,从而引起心肌出现缺血性坏死[1]。该类患者常常伴随心衰、心律失常等症状,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2]。当前临床对于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常取平卧位休息,但相关研究显示,绝对平卧位休息状态可导致患者出现便秘、误吸以及运动耐力下降,并可伴有不同程度的不良心理,致使无法达到理想的康复效果[3]。同时,平卧位是导致患者获得性院内感染的重要外源性因素[4]。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临床开始对急性心肌梗死早期患者卧床期间的半卧位状态干预予以深入的探讨研究。阶梯式半卧位是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为患者进行体位转换的一种干预模式,可促进肠胃蠕动、避免腹胀、暖气等现象,避免患者进食后食物在胃内停留时间过长[5]。相关研究发现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消化、呼吸系统的功能,降低心绞痛的发生率,增加患者舒适度,而不增加心脏的做功[6]。本文就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脏电生理、胃肠症状的影响进行分析,现将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收治的8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n=41)。研究组患者中女5例,男36例,年龄49岁~70岁,平均年龄56.38±6.88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6例,前壁14例,后壁6例,心内膜5例。对照组患者中女4例,男37例,年龄49岁~72岁,平均年龄56.99±7.31岁;梗死部位:前间壁16例,前壁13例,后壁7例,心内膜5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满足世界卫生组织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标准[7];在我院住院治疗临床资料完整者;经影像学检查确诊;心功能Killip分级:I~Ⅱ级。
排除标准:存在心理、精神疾病者;合并严重心、脑、血管等重要脏器疾病患者;不便采用半卧位者。
所有患者均接受抗血小板聚集、抗凝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直接采用45°半卧位干预。
研究组患者采用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即由平卧位变换为15°半卧位,休息2 min后变换为30°半卧位,再休息2 min后变换为45°半卧位。并保证患者半卧位进餐和排便。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氧饱和度、血压、心率、节律等变化,在体位干预过程中,若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应停止变化体位,使患者恢复平卧位:1)患者出现心悸、头晕、心前区不适、呼吸急促、疲劳等不适时;2)在转变患者体位时,患者心率较平卧位时每分钟心率增高20次,或者心率可达110次·min-1;收缩压较平卧位时上升30 mmHg,或者降低10 mmHg。3)出现严重的心律失常。采用美国惠普公司生产的心电监护仪,型号为78352C,对两组进行心率和血压监测;采用力新仪器(上海)有限公司生产的十二导联心电图,型号为TLC5000,对两组进行心电监测。观察并记录患者平卧(t0),刚调整至预定角度时半卧位(t1),半卧位1 min(t2)、2 min(t3)、5 min(t4)的心肌耗氧量(心肌耗氧量=心率×收缩压)及心率变异性,包括R-R间期标准差(Standard diviation of normal to normal intervals,SDNN)、相邻RR间期差值均方的平方根(Root mean square of successive difleremes,RMSSD)。
1.3.1 胃肠道症状观察
观察两组患者进餐后30 min内腹胀、嗳气肠蠕动增强等情况。
1.3.2 心肌酶谱含量
治疗前、治疗后1 w时,采集患者清晨空腹静脉全血5 mL, 3000 r·min-1离心10 min分离血清,采用放射免疫沉淀法检测心肌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I,cTnI)及心肌肌钙蛋白T(Cardiac troponin T,cTnT)水平,采用Roche心肌酶检测仪检测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CK-MB)水平。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或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心肌耗氧量均在t1阶段达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不同阶段心肌耗氧量(±SD,n=41)
表1 患者不同阶段心肌耗氧量(±SD,n=41)
注:与t0相比,aP<0.05;与t1相比,bP<0.05;与t2相比,cP<0.05;与t3相比,dP<0.05;与对照组相比,eP<0.05。
组别 t0(mL·min-1) t1(mL·min-1) t2(mL·min-1) t3(mL·min-1) t4(mL·min-1)对照组 55.25±36.46 106.21±63.97a 97.46±63.96ab 77.63±39.68abc 63.46±34.99abcd 研究组 55.48±34.56 101.23±61.86a 74.36±48.79abe 57.64±34.85abce 45.98±24.66abcde
两组患者SDNN、RMSSD值在t0-t2阶段达最高,随后逐渐降低,其中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2。
表2 患者不同阶段SDNN、RMSSD值(±SD,n=41)
表2 患者不同阶段SDNN、RMSSD值(±SD,n=41)
注:与t0-t2相比,aP<0.05;与t2-t3相比,bP<0.05;与对照组相比,eP<0.05。
组别 SDNN RMSSD t0-t2 t2-t3 t3-t4 t0-t2 t2-t3 t3-t4 对照组 88.56±27.00 76.24±23.89a 65.86±13.56ab 34.01±11.12 26.98±11.85a 21.68±10.65ab 研究组 87.36±26.99 83.46±23.65a 75.65±14.98abc 34.68±11.86 31.26±10.68a 27.01±8.98be
研究组患者胃肠道症状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患者餐后30 min胃肠道症状(n(%),n=41)
治疗后各组cTnI、cTnT、CK-MB水平均下降,以研究组更为显著(P<0.05),见表4。
表4 患者心肌酶谱含量(±SD,n=41)
表4 患者心肌酶谱含量(±SD,n=41)
注:与对照组相比,eP<0.05;与治疗前相比,fP<0.05。
组别 cTnI(μg·L-1) cTnT(μg·L-1) CK-MB(U·L-1)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1.28±4.23 21.44±1.29f 0.73±0.04 0.19±0.03f 1.63±0.35 0.54±0.08ef 研究组 40.59±3.98 22.08±1.64f 0.72±0.05 0.20±0.04f 1.72±0.29 0.73±0.16f
研究表明,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有利于促进患者改善或减轻胸闷、心率加快、心绞痛、腹胀、暖气以及排便异常等不良反应[8]。本文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时间段心肌耗氧量进行比较发现,研究组在不同阶段的心肌耗氧量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9];同时发现采取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后不同阶段SDNN、RMSSD值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治疗后CK-MB水平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显著,均说明阶梯式半卧位干预效果优于45°半卧位干预。分析其原因如下,阶梯式半卧位干预有效避免患者长期处于一种姿势,减少了心肌耗氧量,增加了心肌对刺激的耐受力,降低心肌酶含量。除此之外,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可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初期时,针对性为患者进行体位转换护理,可有效避免患者由于长期卧床而导致机体功能紊乱,提高患者预后[10]。通过进一步观察显示,研究组餐后30 min胃肠道症状率较优于对照组,说明阶梯式半卧位可有效降低迷走神经张力,增强肠蠕动,从而促进胃排空,减少了胃肠功能的紊乱症状。
综上所述,阶梯式半卧位干预可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肌耗氧量、心率变异性及胃肠症状,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