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高血压患者护理中的实践

2021-07-19 01:39尚丽丽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5期
关键词:血压高血压效果

尚丽丽

(三门峡市中心医院高血压科,河南 三门峡 472000)

高血压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以收缩压增高、脉压增大等为主要特征,是临床公认为的危害老年人健康的全身性疾病。在治疗的同时应给予患者相关护理,预防脑梗死、脑出血等并发症发生[1]。策划-实施-检查-措施(Plan-Do-Check-Action,PDCA)循环护理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提出,主要对护理过程进行规划,确定护理目标,并确保目标达成。据以往研究显示PDCA用于长期透析患者,不仅能提高其水钠控制依从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还能改善生活质量[2],但在高血压应用较少。基于此,本研究将我院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分析基于PDCA循环模式的临床效果,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就诊的3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n=169),男87例,女82例,年龄60~80岁,平均年龄67.14±6.61岁,受教育年限8~14 y,平均受教育年限10.25±3.12 y;对照组(n=131),男68例,女63例,年龄60~81岁,平均年龄67.63±6.54岁,受教育年限8~15 y,平均受教育年限10.33±3.21 y。两组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均符合高血压相关诊断标准[3],且临床资料完整详实;视觉、听觉等功能正常。

排除标准:合并肝、肾等功能障碍;伴有恶性肿瘤;无法全程接受护理。

1.2 方法

1.2.1 常规护理

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路径,包括健康宣教、心理疏导、规范饮食等。

1.2.2 PDCA循环模式

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基础上进行给予PDCA循环模式,具体如下:①计划:医护人员经过PDCA循环模式相关培训后,收集患者资料拟定护理计划,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如何进行自测血压、体征自查等,通过知识宣讲使患者了解PDCA循环模式的重要性;②执行:由医护人员向患者普及高血压疾病知识,并结合临床实例提高患者知识掌握能力;以电话、微信等方式了解患者病情,并告知其定期复查,另外家属还应监督患者用药,规范其饮食起居;③检查:结合护理内容进行考核评估,判断病情改善程度,了解执行效果并分析可能影响的问题,针对各类问题予以记录汇总,并给予处理;④处理:各类问题经汇总后,及时给予解决办法,加强护患交流。

1.3 临床效果

所有患者于干预前、后测量血压;并采用生活质量健康调查量表(MOS item short from health survey,SF-36)对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功能等6个板块进行评估[4],各项指标总分均为100分,得分越高其生活质量越好。

临床效果判定标准[5]: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或明显减弱,血压回归正常;有效: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血压明显降低;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或加重,血压未变化或升高。

1.4 统计学方法

收集数据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D)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或率(n(%))表示,进行χ2检验。以P<0.05为显著性差异标准。

2 结果

2.1 血压水平

与干预前相比,干预后患者收缩压与舒张压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患者降低程度明 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D)

表1 干预前、后血压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 收缩压(mmHg) 舒张压(mmHg)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131 164.78±13.63 147.75±8.63# 97.84±8.11 80.38±3.05# 观察组 169 165.12±12.88 135.52±6.25*# 96.45±9.05 76.56±2.35*#

2.2 生活质量比较

两组患者干预后SF-6评分均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干预前、后SF-6评分比较(±SD)

表2 干预前、后SF-6评分比较(±SD)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与干预前相比,#P<0.05。

组别 例 时间 生理功能 生理职能 躯体功能 情感职能 精神健康 社会功能 对照组 干预前 50.96±4.38 56.54±4.08 62.75±4.12 57.22±4.21 56.31±3.95 59.27±4.84 131 干预后 78.69±5.54# 86.69±4.94# 86.74±4.38# 79.60±5.18# 78.52±5.67# 83.19±5.03# 观察组 干预前 51.45±4.46 55.63±4.88 62.09±3.93 56.17±3.94 55.49±4.87 60.74±5.16 169 干预后 89.17±7.43#* 91.58±5.12#* 92.17±4.08#* 88.17±6.88#* 85.23±8.56#* 94.44±6.35#*images/BZ_161_1031_1236_1042_1241.png

2.3 临床效果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例数154例,总有效率为91.12%;对照组总有效例数108例,总有效率为82.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5.028,P<0.05)。

3 讨论

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以患者为核心,确立明确目标,逐一推行,层层循环,互相促进;在计划阶段通过分析护理问题,结合患者需求制定对策[6];执行阶段以知识宣讲、远程监督、家属协助为主,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其认知[7];检查阶段通过考核评估判断效果及可能影响的问题,并拟定针对性护理措施,以提高护理质量;处理阶段以解决问题为主,加强护患交流,明确了解患者内心的心理感受,提升患者及其家属对于此次护理工作的信任度,也能提高患者对医护人员的认同感。因此在老年高血压护理中应用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在改善血压的同时还能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基于PDCA循环的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中,不仅能显著提升护理效果,还能有效改善血压水平,对于提高生活质量及护理满意度也具有积极作用。

猜你喜欢
血压高血压效果
《全国高血压日》
按摩效果确有理论依据
全国高血压日
高血压用药小知识
如何应对难治性高血压?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迅速制造慢门虚化效果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抓住“瞬间性”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