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诗性乐教探讨我国音乐教育的困境突围
——评《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2021-07-19 07:21秦伟
科技管理研究 2021年12期
关键词:乐教诗性困境

书名:《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

作者:李劲松

出版社: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120-4313-0

出版时间:2018 年1 月

定价:35 元

长期以来,受西方音乐教学模式影响,我国音乐教育“工具性”“单一性”的教条主义倾向十分明显,忽视了诗性乐教,构成了我国音乐教育的进一步发展的突出问题。由李劲松编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对当前我国音乐教育如何走出困境、回归真正培育人的诗性乐教提供了宝贵建议。

《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全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通过历史维度,详尽探讨了礼施乐教的来龙去脉。第二章探讨了音乐教育的情感价值和对于陶冶大众情操的重要性。第三章以“非理性思维”这一特殊的视角,论述了音乐的思维品质及音乐教育中的诗性思维等相关问题。第四章对音乐的意境之美及乐教的境界诉求进行了深入剖析。第五章阐明了“现代性”致使当代音乐教育情感断裂的困境,并对音乐技术与音乐艺境间的深层关系进行了分析。第六章对“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诗性乐教回归作出了展望和思考。

结合该书,音乐现代性与传统音乐的“决裂”构成了中国音乐近现代史上最突出的现代性特征。在作者看来,这种“决裂”具体表现为:音乐主体的简单性思维模式与传统非理性思维的断裂、现代工具理性对情感纽带的破坏及音乐境界的缺失。近代以来,西方启蒙主义运动不但深刻影响着数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并且以“理性”之名重新定义了政治学、经济学等社会科学及哲学、历史学等人文科学,其中也包括音乐这一单独的学科门类。在“科学”“理性”的指引下,逻辑推理、实验证明等理性方法也被广泛运用于音乐研究当中,音乐本身也被分解为音响、音高、音强这些不同的基本单元或组成部分,甚至音乐的基本乐理都被“五线谱”精确地量化与还原。这种“工具性”“单一性”的音乐理念必然诞生相对应的教条化的音乐教育,构成了我国音乐教育不得不面对的现实困境。

笔者在开展基于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粤北非物质文化遗产“乐昌渔鼓”调查研究》(GD17XYS14)研究成果认为,要突破这种现实困境,回归诗性乐教是一种必然选择,可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一是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呈现和表达;二是在音乐教材中编入“乐教”传统的相关知识;三是在音乐教师队伍中树立诗性乐教的教学理念。首先,在音乐教学层面,当前的音乐教学模式太过死板,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即忽视了“情感”这一人的根本属性。无论哪种学科的教育,都应当以培养学生独立、完善的人格为首要目标,音乐教育自然也不例外。良好的音乐教学不但能培养人的基本音乐素质和音乐欣赏能力,还能唤起人内心最真实的情感,以达到感化人心、给予爱和力量的目的。在音乐教学中注重情感的表达和呈现,不但能大大增强音乐教学的魅力和趣味性,还可对学生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其次,在音乐教材层面,音乐教材作为传授音乐知识的重要载体,绝不能仅展现单一的基本乐理、乐谱知识等内容,还应当从审美的角度编入“乐教”传统的相关知识。音乐教材不应只是音乐知识的经验归纳或规律总结,更重要的是透过音乐教化来服务于学生的全面发展。“乐教”作为教人以礼、提倡雅乐的重要文化传统,应当被当今的音乐教育所继承和弘扬。将“乐教”传统的相关知识编入教材,可为当今的音乐教育补充十分重要的内容。最后,在音乐教师队伍建设层面,优秀的音乐教师不仅应对学生传授基本的音乐技巧和知识,还应真正通过诗性乐教来让学生领悟音乐的魅力。因为不同于其他领域的学科——音乐作为一种特殊的学科门类,其知识传递的过程既是理论传授的过程,也是感悟交流的过程。机械化、工具化的音乐教学不仅会对学生的学习造成困扰,其本身也不利于音乐教师教学才干的发挥。反之,将诗性品质融入到音乐教育之中,对音乐教学的双方都将有极大地促进作用。

《诗性乐教:情、思、境旨趣下中国音乐教育研究》一书以我国传统音乐教育的发展理路为指引,充分论述了音乐教育的诗性内涵以及诗性乐教相关的一系列问题,揭示出音乐教育本该具有的思维品质和意境之美,对当前我国的音乐教育具有极高的启发意义和借鉴价值。

猜你喜欢
乐教诗性困境
易孺詞律觀探微兼論四聲詞之困境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跟踪导练(一)
困境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改变小学语文教学观念
语文课堂的乐教与乐学
中国“富二代”家庭教育的困境
论孔子的乐教思想
韶乐· 乐教与美育——《韶乐》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