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传统语言文化教育*

2021-07-19 08:04王红生
关键词:价值观传统文化

刘 昀,王红生

(1.天津科技大学 文法学院,天津 300222;2.宝鸡文理学院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3)

党的十八大在归纳、整理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概念。其基本内容为:在国家层面,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层面,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在个人层面,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教育工作者进德修业、立德树人的重要指导思想。《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指出,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1](P6-7)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除思政课外,其他各门课都有自己的“责任田”,应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共同努力,创造“协同效应”[2]。因此,培育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课程思政,不仅是思政课程的责任,也是其他各门学科共同的使命与方向。

《古代汉语》《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等系列课程是高校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历史、哲学、考古、中医等文科专业的基础性工具课,主要研究古代汉民族的语言文字。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与思想密不可分。从先秦到五四,上下三千年,风云变幻,气象万千,都在语言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古代的汉民族共同语,积淀着祖国厚重的历史、灿烂的文化与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古代语言类课程也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课、优势课。古人以“四书五经”取士,正是看中了经典文献中超越语言文字本身的德育功能和素质教育功能。今天,我们重读经典,弘扬传统语言文化,也应特别注意传统经典与现代价值观之间的深刻互动。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3]2014年,教育部印发了《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基础。”[4]2017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第一次以中央文件的形式指导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工作。十九大报告更是将优秀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等重要命题并举,指出了传统文化在构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以及“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中的重要作用。报告指出:“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各方面……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5](P40-42)这些纲领性文件为语言文化课程的定位、发展与改革指明了方向。教师应以“三个倡导”为指引,重新思考与整合教学内容,挖掘、利用,发展与完善课程资源,在课程内容选择、教学实践、评价体系等方面创新探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优化课程,以课程为载体传播核心价值观,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塑中国传统文化,让灿若星河的历史典籍滋养现代文明,促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坚持立德树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6]。就古代语言文化类课程而言,教书育人的全过程可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习、传承、传播三个环节逐层展开。

一、传习

传习,是对古汉语知识的积累与练习。传习的过程,对学生而言,是习得与温习经传的微言大义,熟读深思,日积月累。对老师而言,则是“传道”“受业”与“解惑”。三者之中,当以“传道”为先。“夫道者,所以明德也;德者,所以尊道也。是以非德道不尊,非道德不明。”[7](P24)传道应与德育同步,以文化人,以德为先。

(一)辨物居方

德育的第一步,是提炼与甄别。古代文明有精华也有糟粕。囫囵吞枣,走马观花,难见其中精妙。因此,师生要在正确价值观的引导下学习和继承古代典籍,才能知人论世,更好地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诗经》中脍炙人口的“秩秩斯干,幽幽南山”一首为例。“载寝之床”“载寝之地”“载弄之璋”“载弄之瓦”等描述,既再现了温馨的历史画面,也暗含重男轻女的传统封建思想,需以“平等、和谐、友善”之心甄别与扬弃。有了这种“辨物居方”的态度,我们可以从课程中提炼出丰富的德育资源。《古代汉语》等课程的选文,涉及文学、历史、哲学、法学等诸多方面,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堪称典范。以我国使用时间最长,范围最广的王力本《古代汉语》为例,教材的文选和通论涵盖了四书五经、诸子百家、乐府民歌、唐诗宋词、文字训诂等内容,历史百科,无所不包,处处闪耀着中华古老文明的光辉。其中第一单元《左传》的文选中,就有“纯孝”且能推己及人的颍考叔(《郑伯克段于鄢》),不卑不亢的屈完(《齐桓公伐楚》),恪尽职守的赵盾(《晋灵公不君》),保家卫国的郤克,庇护同袍的韩厥(《齐晋鞌之战》),忠君爱国的知罃(《楚归晋知罃》),公正不阿的祁奚(《祁奚荐贤》)[8](P7-41)……几乎每篇都有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鲜活典范。这些都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德育素材。教师可在教学中,适当提醒引导,让学生有所领悟,见贤思齐,有所收获。

传统典籍浩如烟海,即使是经典著作,也不下百种,而课堂时间却是有限的,因此,我们要利用有限的上课时间,优选课程教学内容,兼顾语言与情感,形式与内涵,知识与文化,智育与德育。例如,在语音教学中,“陟彼崔嵬,我马虺阝贵”中的“崔嵬、虺阝贵”与“骐骥之局躅,不如驽马之安步”中的“局躅”在古音中都有叠韵关系。其中“骐骥”一句,从形式上看,蕴含古音知识,从内容上看,激励人脚踏实地,努力向前,具有积极的育人意义,在课时量有限的情况下,可优先选择这一句。在语法教学中,“平原君犹豫未有所决”与“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都可以说明“有所……”动宾结构的用法;“越国以鄙远”与“不如吾闻而药之也”都可说明名词的意动用法。从德育渗透的角度看,当以后者为优。在讲解“并列式引申”这一知识点时,宜选取“厚”“节”等有丰富文化内涵的词汇,引“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厚德载物”“时穷节乃见”“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强本而节用,则天不能贫”等句为例,说明问题,并塑造学生的优良品格。

(二)克绍箕裘

在以汉字为代表的传统语文学教学中,教师还应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要让学生认识到,汉字和汉字文化曾经以其特有的魅力影响了越南、朝鲜、日本等国的语言、文字、文学与文化,塑造了东亚“汉字文化圈”。当记录国外古文明的圣体字、玛雅文字、楔形文字都变成历史遗迹的时候,只有汉字绵延不断,默默地书写了三千余年的历史,跨越时空,历久弥新,从未间断。中文系、汉语国际教育系、历史系的学生,作为汉字传人,要认真学习,小心呵护并积极传递这种中华文明的基因,让古老的汉字焕发新的活力。

(三)适融如道

将“三个倡导”融入课程教学,以文化人,难在“化”字。简单粗暴的说教难以令人信服,春风化雨,潜移默化,才能化铁为金。为此,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传统语言文化知识的学习中得到足够的人文关怀,如沐春风;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古代语言文化知识巧妙结合,让“三个倡导”滋润课堂,入脑入心。

在传授不同内容时,可根据具体情况,把握火候,在不同的时间点,以不同的方式融入德育要素,通过循序渐进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情感体验。例如:在讲解《诗·大雅·荡》“靡不有初,鲜克有终”时,可以即时提醒学生“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弘扬“敬业”精神。但在讲解《左传·晋灵公不君》中的“稽首而对曰……”或类似的章节时,如果仅考虑德育目标,插入泱泱大国、礼乐文明的大段讲解,可能会影响文选的学习进度,令学生神思阻滞,无所适从。“厚德如盐,适融如道。”我们不能生搬硬套德育素材,也不能对其视而不见,因此,不如将教学过程适当延展,充分利用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的环节,充实教学内容。如有条件,还可以借助“雨课堂”“智慧树”“超星学习通”等线上授课产品辅助完成教学过程。课前,教师可以截取《琅琊榜》《大秦帝国》等影视剧的视频片段,配合文字说明材料,制作预习课件,推送给学生,激发学习动机,带领学生初步感知中华礼仪文明的博大精深。课上时间主要用于文选疏通,结合文选内容,略提“九拜”之礼,注重知识理解。课后,可借助线上慕课资源,向学生展示 “五礼”的具体内容,并向学生推送《礼记》《左传》《论语》以及《荀子》中的相关章节,供学有余力的同学阅读。适量布置习题,帮助学生连接知识网,灵活翻转课堂,巩固所学内容。从平台提供的统计数据中,教师可以即时了解学情,对学生进行过程性考核,并据此调整下一次的教学计划。教师还可从这些数据中分析出每位同学对不同类型,不同难度教学素材的具体需求,利用“雨课堂”等平台的学生分组功能,手动将学生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因材施教,确保“传习”过程顺畅有效。

二、传承

“传习”的主要任务是“学而时习之”“默而识之”,而“传承”则更进一步,需要“温故知新”,对传统文化进行再创造、再生产,纵向复制“文化基因”,并实现民族群体的自我完善。[10]中国人历来讲究家国天下、修齐治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角度重构了古人的愿景。从这个意义上讲,“三个倡导”既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也是我们更好地、有效地传承传统文化的必由之路。以此为鉴,在古汉语教学活动中,传统语言文化的传承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逐步展开:

(一)溯源开新

第一层次是溯源开新,继往开来。学习古文却不拘泥于古意,用现代眼光看待传统文化。在古文阅读中,看到“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荀子·富国》),可以窥到古代的“富强”观,但也要认识到,当时的统治者仍然认为“贵贱有等”“不知节用裕民则民贫,上虽好取侵夺,犹将寡获也” 。(《荀子·富国》)“富民”的目的仍在于满足统治者的个人所得,与“三个倡导”中希望“人民共同富裕”的“富强”观相差甚远。“夫民,神之主也,是以圣王先成民而后致力于神”(《左传·桓公六年》)与“民为邦本”(《尚书·五子之歌》)等论述,虽然蕴含着“以民为主”的观点,但并不是现代意义上的“民主”。因此,在文选教学中,我们需要反复梳理传统文化与时代精神的互动关系,溯游从之,可见当代价值的文化渊源;顺流而下,可见当代价值对传统价值体系的发展与升华,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传承。在语言文字知识的学习中,看到“平声哀而安,上声厉而举,去声清而远,入声直而促”[11]“缓而轻者,平与上也;重而急者,去与入也”[12](P245)等描述时,要认识到,这些说法虽然生动地记录了古汉语的面貌,但与当代实验结果相比,并不客观,也不太科学。教师应带领学生一起,用发展的眼光博览众说,重新审视古代文明,更好地学习、修复、完善、发展并再造古代文明成果。

(二)知行合一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于实处用力,从知行合一上下功夫,核心价值观才能内化为人们的精神追求,外化为人们的自觉行动。”[13]因此,第二个层次的传承是将古书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组织丰富的专业文化活动,让同学们在生活中践行优秀的传统文化精神,将课堂所学延伸到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也是传统语言文化教育工作的题中之义。例如,组织“鹿鸣游学”系列活动,带领学生参观名胜古迹、顶级学府,参与天津市文庙国学文化节活动,参加祭孔大典,并撰写祭文。鼓励学生参与对联写作,汉字剪纸,古诗词吟唱,博物馆讲解,牌匾认读,民歌欣赏,古典乐器演奏,曲艺观摩,濒危方言保护等课外活动,并及时在全系微信公众号中发布相关信息。组织学生建设以“人不知而不愠”“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等为内涵的儒学寝室文化,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宿舍人际关系,与舍友、同学成为亲密伙伴,和谐共处,相互学习,良性竞争。组织和鼓励学生观看《百家讲坛》《中国诗词大会》《国家宝藏》等国学文化综艺节目。定期组织“寻找美德”系列学术沙龙,请学生以“日行一善”“古代家风”“古典礼仪”“孔门十哲”“寸草之心”等关键词为题,搜索整理古典文献,制作课件,定期交流。根据教学进度,适时安排实践作业,请学生仿照《十三经注疏》的方法,用所学训诂方法注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24字。从《四书》中选材,以合乎核心价值观、文质兼备为原则,为留学生起中文名字。请学生以“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为主题,创作近体诗,选取“六书”中的某一类汉字为自己的寝室命名等。鼓励学生写作发表主题论文:如《史记》《汉书》《后汉书》中的“一带一路”地名研究,甲骨文,戏曲音韵主题研究等。通过一系列专业活动,帮助学生巩固专业知识,自觉认同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业活动可纳入过程性考核体系,以教师评价为主,参考同学互评,选择其中成绩较高的几项计入期末总分。择时鼓励与提点后进者,在考核中兼顾“民主”“平等”“公正”与“友善”原则。

(三)推陈出新

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三个层次,是在深入理解传统文化内涵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14],为传统文化塑造新形象,用传统文化精髓解决新问题,并以此增强中华文化的生命力与影响力。传统文化的“双创”,为研习古代语言文化的师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与更多挑战自我、与时俱进的机遇。

与此同时,教师还应鼓励和指导学生积极参加“挑战杯”“创青春”等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古为今用,洋为中用,以新媒体融入传统文化,新概念融入传统文化,新产品融入传统文化等模式开发设计文化创意产品或服务。鼓励中文等文科专业的学生在创业创新中与经济管理、艺术设计、软件工程等专业的同学分工合作,开阔眼界,培养团队意识,锻炼创新创业技能。在这些活动中,专业教师与辅导员、行政管理部门功能互补,需要共同努力,联动培养人才,并及时疏导学生的心理,提醒他们敬业乐群,精诚协作,但不要过分在意短期内的比赛得失,变“成果导向”为“过程导向”,强调经验总结与过程反思,让优秀传统文化真正融入学生的人生发展规划中,成为生活与成长的一部分。

三、传播

师生讲经论道,传习经典,是文化的传播;传承创新,学以致用,让优秀的传统文化焕发新生,也是一种传播。作为各国孔子学院、孔子课堂的后备力量,汉语言文学、汉语国际教育等文史专业的学生还肩负着对外文化传播、塑造中国形象的历史重任。从传播维度上看,传统文化的传习、传承主要表现为纵向的传递与继承,对外文化交流则表现为横向的推广与扩散。传统文化的传习、传承与积累是跨文化传播的基础与保障,跨文化交流则可以帮助我们在比较中更好地反思与内省,吐故纳新,完善自我。十八大以来,国家先后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文件,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亲和力、感染力、吸引力、竞争力”,坚定文化自信,提高文化软实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16]据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统计,迄今为止,全球已经有162国家(地区)设立了545所孔子学院,1 170个孔子课堂,对外汉语教育,对外文化传播欣欣向荣。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中华文化传播能力,跨文化交际能力,汉语教学能力都是语言文化类课程的重要培养目标。也就是说,师生在传习、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同时,还应当学好如何正确运用“中国话语体系”,传播“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在具体实践中,面对跨文化传播中常常出现的问题,我们应注意把握以下方面:

(一)纵横比较

古老的中华文明曾在历史上成就辉煌,又在鸦片战争之后饱受冲击。至今,很多外国人对中国文化的关注点仍然停留在古代,对现代中国知之甚少。历史没有断流,古今中华血脉相通,因此,我们对外推广当代中国文化,也可以从传统文化入手,读古论今,古为今用。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吸收了世界文明有益成果,体现了时代精神”[17]。可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身就是古今中外文明的结晶,是一个开放包容的系统,可以成为中外对话的桥梁。我们可以从“五亩之宅,树之以桑”(儒家)切入,传播“富强”的观念;从“法不阿贵,绳不挠曲”(法家)切入,传播“法治”的观念;从“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道家)切入,传播“和谐”的观念;从“官无常贵,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墨家)切入,传播“平等”观念。在课程中,具体的思辨与论证过程可以安排在先秦部分的文选学习结束后,以线上或线下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与推送个性化资源时的分组不同,讨论小组应以“异质”(性别、兴趣、成绩等不同)为标准划分,激发不同学生灵感的火花。在讲述与讨论诸子百家时,教师可将中华文化放在世界的舞台中,探索人类文明在“轴心时代”同轴共振的有趣历史,比较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德育观,“春秋笔法”与亚里士多德的逻辑推理,探寻东西方不同语言风格产生的历史土壤。在纵横比较中,加深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特点的理解,提高对外文化交流能力。

(二)提要钩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浩瀚的海洋,星罗棋布于丰富的典藏中。对于研习古文的中国学生来说,典籍的阅读多多益善。但对留学生、来华商人和旅行者而言,盲目了解中国典籍,只能得到一些“文化碎片”。为培养对外汉语教师和对外文化传播者,我们应关注学生条分缕析、提要钩玄的能力,要求他们从众多的材料中择选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有系统地完成文化传播。中文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与留学生了解中国文化的流程是不同的。中国学生从“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北极朝廷终不改”等文献中了解“北极星”——“紫微垣”——“紫禁城”——故宫。留学生则是以故宫为切入点,逐步感受中华文化。中文系学生对文化符号的认知是从内在意义到物质形式,留学生的关注方向正好相反,是从形式到内容。教师要帮助中国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着力培养他们的共情能力、逆向思维能力和跨文化思辨能力,通过课堂讨论、练习、专业实习等方法指导学生快速捕捉文化符号,找准文化传播的“先行组织者”。在实现这一目标的过程中,《古代汉语》《古代文学作品选讲》《对外汉语教学概论》《第二语言习得》《跨文化交际》《中国文化通论》等语言文化类“课程群”应通力合作,互通有无,有机衔接,共同构建立体化、有层次的专业课程教学体系。

优秀传统文化“传习”与“传承”的意义在于“为往圣继绝学”,而对外文化传播则具有 “为万世开太平”的深远影响,意义重大。这三个环节相互关联,相互呼应,贯穿传统语言教学的全过程。对于学生而言,文化的传习、传承、传播先后发生,层层递进,是线性的关系。而教师则需要整体布局,通盘考虑,让传统语言文化知识环环相扣,有条不紊地展开,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下,充分发挥传统文化的育人作用,以生为本,以德为先,培养品学兼优、知行合一的优秀人才。

猜你喜欢
价值观传统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我的价值观
年味里的“虎文化”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谁远谁近?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