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贫工作的三重逻辑

2021-07-19 01:11肖红春徐宏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6期
关键词:共同富裕贫困人口攻坚

文/肖红春 徐宏

(肖红春系国家税务总局税务干部学院副教授,徐宏系国家卫生健康委派驻山西省永和县索驼村第一书记)

贫困是人类社会的顽疾,摆脱贫困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使命。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努力,在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时刻,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区域性整体贫困得到解决,完成了消除绝对贫困的艰巨任务,创造了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回顾波澜壮阔、声势浩大、可歌可泣的脱贫攻坚人民战争,有必要进一步厘清扶贫工作的价值依据、中国共产党人的特殊使命、脱贫攻坚的实践逻辑,对于我们继续明确责任、坚定信心、激发斗志,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具有重要意义。

扶贫济困:扶贫工作的价值依据

自国家诞生以来,扶贫济困就是政府的一项道义责任。儒家政治伦理强调“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为民父母行政”。基督教主张博爱与慈善,“去变卖你所有的,分给穷人,就必有财宝在天上”。在这些价值观的影响下,中西方政府进行了大量扶贫济困的探索和实践。但在20世纪50年代前,贫困往往在道德上被污名化,贫困人口常常被贴上懒惰、愚蠢等标签。传统的扶贫举措通常带有救济和规制的双重性质,对贫困人口的扶助带有惩罚性和强制性。这种思想反映在制度上,最典型的代表是17世纪英国的济贫法。济贫法以国家意志强制穷人进入济贫院或习艺所从事集中劳动,以减少支出和保护市容。中国传统的恤贫机制带有很强的临时性和不确定性,饥荒时节的开仓赈灾和重要节庆的赏赐衣食是主要渠道。这些济困行为通常带有恩赐和施舍的意味,在道德上矮化贫困群体的人格和能力,要求受助者以子民的身份“叩谢天恩”来回馈统治者父母般的仁爱。

对贫困的道德贬低和对贫困人口的耻辱化救助,根源在于人们对贫困原因的认识和分析。破解思想的误区,需要科学的理论。马克思创造性地证明了贫困的根源不在于慵懒、懈怠、狡诈等个人的品性,而在于不公平的分配制度及其背后的社会体制。创造价值的是劳动,任何公正的分配必须坚持以按劳分配为主体,一切违背按劳分配为主的制度设计都会导致贫困的出现,具体的差异只是绝对贫困与相对贫困而已。西方自由主义传统内部也对分配正义与扶贫济困的关系进行了反思。罗尔斯在《正义论》中证明,极端自由主义基于自由交换而反对政府帮扶贫困人口的理由是不成立的。一个人在市场交换中拥有的资源,如家庭、相貌、智力,甚至是运气等因素都无法用“应得”来描述,而是充满了偶然性。以这些偶然性为前提反复进行自由交换的结果,不能被称为正义。一个正义的制度必须通过转移支付的方式对贫富差距过大进行纠正,对贫困人口进行帮扶。政府有责任采取举措改善贫困人口因自然条件或社会要素而处于的不利境遇,特别是避免这种弱势状况的代际传递。

理论的发展带动行动的转向。当前主流的政治实践已经将扶贫济困作为现代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强调应当利用再分配手段,如累进税制、转移支付、公共服务等方式帮助贫困人口,推进社会公平。“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贫困是全人类的问题,消灭贫困是全人类的目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世界各国人民都有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世界各个国家和政党都有实现这一梦想的责任。《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减贫目标,2030年在全球范围内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我国提前10年实现减贫目标,赢得国际社会广泛赞誉。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全球提升反贫困的治理能力和水平,更加强化政府在这一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将反贫困的伦理责任变成政治行动,将帮扶弱势群体的道义力量转为行政效能,是考验现代政府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重要指标。

摆脱贫困:共产党人的特殊使命

扶贫济困是所有政府、政党的一般责任,但不同政府、政党对于这一责任的认知、担当和践行是存在差异的。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政治立场,将摆脱贫困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和实施。从分配式扶贫到救济式扶贫,再经过开发式扶贫到今天的精准扶贫,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扶贫开发道路,使7.7亿农村贫困人口摆脱贫困。联合国《2019年全球可持续发展报告》显示,2018年全球贫困人口的比例为8.6%。贫困人口的总数不仅没有下降,反而从2015年的7.84亿人增至8.21亿人。对比中国的脱贫成就与世界范围内的贫困状况,中国共产党人在摆脱贫困上的特殊使命得以清晰展现。真扶贫、扶真贫、真脱贫,源自共产党人的初心、社会主义本质和构建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的内在需要。

其一,摆脱贫困是共产党人的庄严承诺。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立党初心,也是建党承诺。共产党人自诞生之初就将消灭贫困作为自己的特殊使命。《共产党宣言》明确提出,“一无所有”的人不可能获得自由全面发展,摆脱贫困的第一步是消灭物质贫困。1921年党的一大通过了带有党章性质的《中国共产党纲领》,明确提出党的使命之一是消除社会阶级区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社会主义建设史也是一部摆脱贫困的奋斗史,共产党人始终没有忘记消除贫困、改善民生的政治承诺。毛泽东提出,工业化是消灭贫困的“大仁政”,符合国家和人民的长远利益。邓小平关于“小康社会”和“三步走”发展战略的伟大构想,为中国人民摆脱贫困提供了战略支撑。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正式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2020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记忆的连续性造就一个人的人格,承诺的一致性铸就一个政党的政德。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纯洁性和人民性要通过为人民谋取实实在在的利益来彰显,要通过兑现自己的政治承诺来彰显。

其二,摆脱贫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有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但有一点是始终未变的,那就是对共同富裕的追求。毛泽东将共同富裕视为社会主义制度的独特优势,社会主义能够让中国人民变得“更富更强些,而这个富,是共同的富,这个强,是共同的强,大家都有份。”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共同富裕思想,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就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困不是社会主义,一个陷入了“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两极格局的社会,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本质要求反对贫困,要求包容性发展。中国特色的扶贫工作,是共同富裕这一更宏伟目标的组成部分。因此,对共产党人来说,摆脱贫困不仅是一种行政责任,更是一份政治责任。

山西省永和县索驼村坚持以产业振兴带动农民增收致富,首次把哈密瓜产业引入黄土高坡、黄河岸边,成为百姓“甜蜜的事业”

其三,摆脱贫困是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重要基石。共同体的现实基础是共享的利益,一个贫富差距过大、固化的国家是个虚假的共同体。两极分化的人群在政治生活中不可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我们”,而经常表现为“我们”与“他们”的对立和斗争。对比反思此次中外疫情防控的举措和成效,可以窥见消灭贫困、共同富裕在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中的地位和作用。从组织动员的角度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思路和脱贫攻坚的持续努力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纽带。利益共同体嵌入此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让全体人民统一成了“我们”,集体行动、步调一致,因而成效显著。反观西方一些国家在此次疫情防控上的表现,背后有体制上的弊病,有理论上的悖论,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现实的利益分歧。

乡村振兴:扶贫工作的更高要求

山西省永和县积极引入优质医疗资源,加快提升当地医院服务能力。图为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儿科专家在永和县人民医院义诊

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是螺旋式上升的,任何伟大的胜利都不可能轻易取得。虽然2020年以来新冠肺炎疫情给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但中国经济社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当前,党中央、国务院已经对新发展阶段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总体部署。只要我们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实干兴邦、实干惠民,就一定能够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现实!

其一,坚持精准这一基本方略。贫困的成因是多元的,物质生活资料的匮乏往往只是贫困的表象,而非贫困的根源。在古汉语中,“贫”曰无钱,“困”曰无路,现代理论将“贫困”界定为机会、能力、安全和权力等社会性因素的缺失。新中国扶贫工作的历史证明,无论是社会救济还是扶贫开发,单一模式的扶贫工作都难以系统性解决贫困问题,精准扶贫才是根本解决贫困问题的正确路径。回首过去,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后扶贫时代,相对贫困将成为贫困治理的重点。精准方略的优势不仅体现在注重下一步帮扶工作的针对性上,还体现在重视帮扶举措的关联性上,即有机统筹乡村振兴与环境保护、基层治理、文化习俗等因素之间的关系。

其二,加强帮扶一线的核心力量。党的领导为脱贫攻坚提供了坚强政治和组织保证,基层党组织是当前和今后乡村振兴第一线的核心力量。乡村振兴战略要靠基层党组织来落实,战役要靠基层党组织来打好。扶贫过程中的“扶贫难扶志”“扶贫扶自己”等问题的出现,根源在于基层党组织自身建设的不足。不会做群众工作,不会说服教育的方法,就难以激发贫困人口的内生动力。不保持自身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不能真正地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服务群众。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如何持续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是新时代基层党组织的历史使命。要巩固好脱贫攻坚成果,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必须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压紧压实责任,让鲜红的党旗始终在农村基层一线高高飘扬。

其三,发扬干部队伍的斗争精神。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仍然任重道远。我们没有任何理由骄傲自满、松劲歇脚,必须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接续奋斗。面对挑战和压力,干部队伍的精神懈怠是最大的危险。脱贫攻坚是对干部的一场政治历练,既考验干部精准脱贫的能力和水平,更考验干部的政治担当和斗争精神。脱贫攻坚以来,全国累计选派25.5万个驻村工作队、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同近200万名乡镇干部和数百万村干部一道奋战在扶贫一线。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上练。在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广大干部还要继续将困难和挑战当作政治历练的机会,发扬斗争精神,提高斗争本领,结合当地实际,利用好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创造性地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让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其四,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脱贫攻坚任务的高质量完成,关键在于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本质是主观主义,是主客观脱节在工作作风上的反映。党的历史表明,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往往形影相随,在任务艰巨、压力聚集时更容易滋生。扶贫工作中的形式主义会导致政治冷漠,损害党长期执政的基础,而官僚主义作为一种低级趣味,在损害党的形象之余,还常常滋生形式主义。毛泽东同志讲,我们共产党人要做老实人。在乡村振兴工作中依然要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要让思想路线和组织路线同向发力,让老实人不吃亏,让干部心无旁骛,让人民群众得实惠。人民群众是我们一切工作成果的最终检验者,要让数字、表格、口号真正转化为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

猜你喜欢
共同富裕贫困人口攻坚
论相对剥夺与共同富裕的关系*
奔向共同富裕的路上
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金湖:美丽生金,让共同富裕看得见摸得着
隐形贫困人口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攻坚脱贫
2013年各省贫困人口数量及贫困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