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时期,党领导我国科技发展的战略选择

2021-07-19 01:11邢怀滨
国际人才交流 2021年6期
关键词:科学技术苏联科技

文/邢怀滨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际环境十分复杂恶劣,饱经多年战争的中国大地满目疮痍,国力孱弱且生产力落后。在这样积贫积弱的基础上,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艰辛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从“一五”时期到改革开放前的20多年时间里,尽管经历过严重挫折,但基本建立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取得了巨大的建设成就。1981年党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对这一时期给出明确结论:“我们取得的成就还是主要的,忽视或否认我们的成就,忽视或否认取得这些成就的成功经验,同样是严重的错误。我们的成就和成功经验是党和人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结果,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表现,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前进的基础。”科技事业在这一时期虽然遭到过严重破坏、经历过跌宕起伏,但总体上取得了重大进步,在基础研究、工农业生产、医药卫生、国防军工、航空航天、新兴技术等领域都取得了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将自力更生作为战略基点,努力争取和有效利用外援,并把握国际形势变化和发展趋势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是这一时期党领导科技事业取得成就的基本战略路径。

坚定不移将自力更生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上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对峙的局面。面对新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采取政治孤立、经济封锁和军事包围等措施,妄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在外交上坚定地站在社会主义阵营一边,在经济上争取苏联和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的援助。党和国家领导人深知,对于一穷二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的中国而言,争取国外援助非常重要,但不能将国家建设发展的希望寄托在外援身上,必须依靠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1949年12月,周恩来同志在向参加全国农业会议、钢铁会议、航务会议人员的讲话中明确指出:国家建设以国内力量为主,生产建设上要自力更生,政治上要独立自主,现在同帝国主义国家也可以在有利的条件下做买卖,对此我们不拒绝,也不强求,我们欢迎友邦在平等互助基础上的帮助。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随着中苏关系出现分歧和走向破裂,苏联停止了对我国的经济援助,之后屡次侵犯我国边境并增兵百万,威胁我国的安全。中苏关系的恶化更加坚定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自力更生的决心。

党和国家领导人高度重视科技工作,对科技在国家建设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有深刻认识,明确提出要依靠自己的力量解决科学技术问题,把自力更生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方针。

——1956年2月,党中央发出《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指示》,要求“……尽可能迅速地改变我国的科学和文化的落后状态,力求最急需的科学部门能够在12年内(即第三个五年计划期末)接近世界的先进水平,而使我国建设中的很多复杂的自然科学和技术的问题能够逐步地依靠自己的力量加以解决”。

——1956年5月,聂荣臻在写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中提出,中国的导弹研究应采取“自力更生为主,力争外援和利用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科学成果”的方针,得到毛泽东的肯定和批准。1960年,面对大批苏联专家撤走的局面,聂荣臻在《关于立足国内发展科技等问题向中央并毛泽东的报告》中指出:“苏联在重要关键技术上卡我们,许多科技人员都十分气愤。但是气愤是没有用的,我们要将其转化成为发展科学技术的动力,更加坚决地在科学技术上贯彻自力更生的方针,而不是指望外援。”

——《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提出:“为了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必须努力使我国科学技术工作逐步走上自立的道路。”

——《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明确将“自力更生,迎头赶上”作为科学技术发展方针,并对科技自力更生进行了深刻论述:“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贯彻执行自力更生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重要条件。马克思列宁主义从来认为,一个国家的革命和建设,必须主要依靠本国人民群众的力量。为着自力更生地进行建设,我们必须依靠自己的科学技术力量,独立地、创造性地解决建设中提出的各种科学技术问题。帝国主义、现代修正主义、一切反动派仇视和害怕社会主义中国的强大,妄图从经济上和科学技术上封锁我国。这就更加激发我们,自力更生,奋发图强,尽快地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工业现代化、国防现代化创造科学技术的条件。”

可见,党在对科技事业的领导中,坚定不移地把自力更生作为战略基点。在科技基础极其薄弱、国民经济极其落后、国际形势极其复杂多变的条件下,党领导全国人民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科技事业并取得一大批重要科技成果,采取了哪些主要做法、取得了哪些经验呢?

第一,高度重视人才队伍建设,广大科技人员爱党爱国、拼搏奉献、创新求实,是实现科技自力更生的基础。为了实现科技自力更生,党通过建立科研机构、大力培养科学技术人才、吸引海外人才回国、鼓励科研人员奋发进取等措施,努力发展壮大自己的科技力量。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科技人员不到5万人,科研机构只有30多个。伴随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到1955年年底,全国科技人员增加到40余万人,科研机构超过800个,初步建立起比较完整的科研体系,科技人才队伍迅速壮大。新中国的成立,激发了大批海外学子的爱国报国之心,以钱学森、华罗庚、朱光亚等为代表的专家学者纷纷归国效力。1957年,归国的海外学者达到3000多人,占新中国成立前全部海外留学生和学者的一半以上。

广大科技人员以满腔热情投身祖国科技事业,刻苦钻研、拼搏奉献,努力提高科研水平,在各个领域取得了一项又一项突破。这一时期创造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树立了以原子弹研制中确定数据准确性的“九次运算”为代表的严谨求实的作风学风,涌现出无数像蒋筑英、罗健夫那样的优秀科技工作者,为我国科技事业快速发展奠定了最重要的力量之源。即使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许多科技人员努力排除动乱造成的干扰,在接受审查、下放“五七”干校、关“牛棚”,甚至自身受到打击摧残的情况下,依然坚守理想和信念,坚持开展科研工作。例如,上海冶金研究所的邹元曦、陈念贻,每天坚持在“牛棚”中整理资料和以往的实验数据,编写出关于我国半导体材料发展的建议和近4万字的量子化学论文;水利水电专家张光斗一边接受审查,一边临危受命承担密云水库大坝应对唐山大地震的抢险加固工程设计工作;等等。这些科技人员对党的信任和忠诚,对祖国人民的热爱和奉献,对事业的执着和坚守,是我国科技事业发展中极其宝贵的精神财富。

1964年10月16日,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它向全世界宣告中国已掌握原子弹制造技术(新华社发)

第二,制定战略规划,明确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构建集中力量办大事、自主科研攻关的组织机制,是实现科技自力更生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借鉴苏联的经验制定国家科技发展规划,对科技工作实行集中统一领导。《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按照重点发展的思路,从自然条件及自然资源、矿冶、燃料和动力、机械制造、化学工业、建筑、运输和通信、新技术、国防、农林牧、医药卫生等13个方面部署了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包括616个中心问题;《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明确提出集中力量打歼灭战、“抓两头”的任务部署原则,一是抓农业和有关解决吃穿用问题的科学技术问题,一是抓尖端技术,并部署了374项重点研究试验项目。科技规划的制定围绕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需要,明确科技发展方向和重点,根据国情国力实事求是地部署安排科技任务,不仅使有限的资源得到有效利用,而且对科研体系布局和科技体制的形成也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重大科研任务实施中,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探索构建自主科研攻关的举国体制。最典型的是“两弹一星”的研制。在原子弹、氢弹和导弹的研制中,党中央建立专门领导组织机构,实施高度集中的统一领导,来自中国科学院、国防科研机构、工业部门、高等院校和地方科研力量协同联合攻关。为解决有关原材料和仪器设备,全国组织了1000多个单位40多万人承担配合任务。除了“两弹一星”之外,在各个领域的关键技术攻关中,也都充分发挥了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组织优势。例如:

——研制氮肥成套设备。为自主研制氮肥成套设备,1960年党中央成立由陈云同志负责的化肥领导小组,针对当时氮肥成套设备中“三机一门”(气体压缩机、冷冻机、制氧机和高中压阀门)严重短缺的情况,全面安排合成氨氮装置工艺流程中所需的专用设备和通用设备科研、试制、产品系列化规格化等任务。在中央化肥小组统一领导下,用户和制造部门联合组织科研和设计单位、大专院校共同攻关,各部门密切配合,使化肥和通用机械工业得到同步发展。20世纪70年代初,为自行研制30万吨合成氨大型成套设备,一机部成立专门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由通用研究所承担主体科研任务,组织全国12个省市52个企业、研究所和高校承担关键技术攻关,共完成56项重大科研项目和13项重大新产品开发。1979年年底,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套年产30万吨合成氨及24万吨尿素大型成套装置一次试车投产成功,标志着我国化肥装备向大型化、高水平发展。

——研制“九大设备”。20世纪60年代初,在苏联和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我国全面禁运封锁的条件下,我国自行研制用于生产航空、导弹、原子能、电子工业所急需新型材料的九套大型特大锻压、轧制等设备。“九大设备”共有840种1400多台,工程浩大、难度极高,研制和制造涉及中央10个部委,上百家工厂,11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1万多名工人,历时9年完成。九套大型成套设备达到了当时的国际先进水平,不仅有力支持了国防建设,使中国重型机械发展进入了自行设计制造高效、大型、精密、尖端成套设备的新阶段,也带动了各辅机、电气、仪表制造业同步发展了许多新产品。

——攻关炼油技术“五朵金花”。20世纪60年代初,为解决国内原油加工难题,改变主要石油产品依靠进口的局面,石油部组织全国专家研究论证,确定攻克流化催化裂化、延迟焦化、催化重整、尿素脱蜡、炼油催化剂和石油产品添加剂的研制生产5个项目,称为“五朵金花”。石油部成立了炼油厂新技术核心领导小组,对重大关键技术问题组织全国范围的大协作,由科研、设计、生产、使用部门共同制订进度计划,从工艺、设备、材料到仪表自动化、分析测定方法等各个环节都作了明确分工。其中围绕流化催化裂化装置的研制,就组织了全国180多个科研、设计、制造生产单位的大协作,研制出了当时只有少数发达国家才能生产的高质量、高精度的设备和100多套自动控制仪表。1965年,完全国产化的流化催化裂化装置建成并投产成功。炼油技术“五朵金花”的绽放,结束了中国人使用“洋油”的历史。

这些技术攻关案例采用举国体制的组织方式,许多具体做法和协同奉献精神,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科研攻关的新型举国体制具有重要借鉴和启示。

第三,在自力更生发展科技的同时,认真学习引进国外先进科技,是实现科技自力更生的必要条件。坚持自力更生,不是自我封闭,而要积极学习和引进国外先进科技,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此有清晰的认识和把握。1956年,毛泽东同志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强调:“我们的方针是,一切民族、一切国家的长处都要学,政治、经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的一切真正好的东西都要学。”上文提到的聂荣臻同志1960年提交给党中央和毛泽东的报告中提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绝不意味着要搞自我封锁。相反地,一切国际上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我们都要根据中国具体条件来学习,并且要掌握。”《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指出:“科学技术后进国家赶上先进国家的重要经验之一,是迅速掌握世界科学技术已有的成就,避免不必要地从头研究国外早已解决的问题,少走弯路。……我们越是强调自力更生,就越应该注意学习和掌握国外的先进科学技术成就。”可见,党在把自力更生作为战略基点的同时,从未排斥和放松过对一切先进文明的学习引进,这正是先进政党的重要特征之一。

这一时期对国外科技的学习和引进,一是20世纪50年代接受苏联及东欧国家的技术援助,二是60—70年代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下文对此将分别介绍分析。

认真学习和辩证对待国外经验和技术援助

新中国成立之时,苏联在十月革命后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成就,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成为必然选择。1949年12月毛泽东出访苏联,次年2月14日,中苏两国在莫斯科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和有关协定,1953年签订苏联援助中国发展经济的协定,1954年签订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这一时期,苏联政府通过提供贷款、派遣专家到华、提供技术资料等方式帮助我国进行经济建设和发展科技事业,核心内容是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苏联援助下建设的“156项工程”。除了苏联以外,我国先后同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匈牙利、民主德国、波兰、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南斯拉夫、朝鲜签订了双边政府间科技合作协定。历史表明,在新中国经济建设和科技事业始创阶段,国际科技合作特别是苏联的技术援助起到了重要作用。

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科技人员对国外经验和技术援助采取了积极学习的态度。1953年,毛泽东在全国政协一届四次会议闭幕式上作了加强抗美援朝斗争、学习苏联、反对官僚主义三点指示,指出“要认真学习苏联的先进经验。无论共产党内、共产党外、老干部、新干部、技术人员、知识分子以及工人群众和农民群众,都必须诚心诚意地向苏联学习。我们不仅要学习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理论,而且要学习苏联先进的科学技术。我们要在全国范围内掀起学习苏联的高潮,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之后,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全面学习苏联的运动。到1960年,共有2万多名苏联专家来华指导和参加工作,我国先后选派专家1000余人、留学生和实习生8310余人到苏联学习。对于援华苏联专家,中方给予高度尊重和热情友好接待,并提供了很高规格的待遇。

但是,在向苏联学习和接受援助的过程中某些领域曾一定程度上出现照搬照抄的现象,经过实践,党和国家领导人很快察觉到苏联模式的局限,并对此及时进行了纠正。毛泽东同志对于学习和辩证吸收国外经验有过深刻论述:

——1956年2月至4月间,毛泽东听取国务院35个部委关于工业生产和经济工作的汇报,指出“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道路”。

——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作《论十大关系》的报告,指出“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学习国外“必须有分析有批判地学,不能盲目地学,不能一切照抄,机械搬运。他们的短处、缺点,当然不要学”。

——1958年6月,毛泽东在第二个五年计划要点的报告上批示:“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破除迷信,独立自主地干工业、干农业、干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打倒奴隶思想,埋葬教条主义,认真学习外国的好经验,也一定研究外国的坏经验——引以为戒,这就是我们的路线。”

其他中央领导同志对此也有重要指示。周恩来同志指出:“既不能无限期地依赖苏联专家,更不能放松对苏联和其他国家的先进的科学技术进行最有效的学习。”要把立足点放在自力更生上,要善于独立思考,通过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实践培养人才,掌握技术,要边干边学、建成学会、努力消化,做到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陈云同志1961年在中央化肥小组的会议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特点是不被框子框住。对苏联的计划经济方法,我们应当既有吸收,也有扬弃。”他在1984年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书面发言中,明确指出当年学习苏联的情况是,“即使那时,我们的经济工作也是按中国的实际情况办事的,没有完全套用苏联的做法”。

分析这一时期我国学习和接受国外技术援助的实践,可以得到以下事实判断和经验。

第一,在向苏联学习的过程中,尽管出现了一些机械学习的现象,但总体上并未照搬照抄,而是结合国情采取了“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的策略。例如,在苏联援助下制定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中,重要科学技术任务和中心问题都是中国根据自身建设需要自行提出的。再如,当时清华大学蒋南翔校长强调学习苏联过程中必须克服形式主义倾向,“制订教学大纲要体现国家的需要,是中国化的大纲,不是苏联的大纲”。在学科专业设置方面,他从我国科学技术发展需要出发,不同意苏联专家意见,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支持下,在清华大学创办无线电、原子能、半导体、自动化、材料科学等专业,为培养积累我国相关领域的科研人才作出了重要贡献。

第二,高度重视对援助技术的消化吸收,重视国内配套,可快速有效地提高本国科技能力。例如,在我国开创原子能事业时,相继建立了综合性核科学技术、铀矿地质、铀矿选冶、核武器等专业性研究机构,积极开展研究工作,大力培养人才。在成套引进苏联核设备和核技术时,凡是能在国内配套的设备和原材料,都由国内负责提供,培养自己的设计和设备、元件等制造能力。广大科技人员刻苦虚心学习,努力消化吸收先进技术,争取尽快摆脱对苏联的依赖。正因为有此准备和基础,当1959年苏联政府单方面撕毁关于援助中国和平利用原子能的协定,1960年撤走全部专家并带走图纸、计划、资料,停止供应关键设备时,我国迅速组织自己的科技力量,独立自主地继续发展原子能事业。1964年和1967年,我国成功地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和第一颗氢弹。毛泽东同志对此曾说:“赫鲁晓夫不给我们尖端技术,极好!如果给了,这个账是很难还的。……应该给赫鲁晓夫发一个一吨重的大勋章!”

1954年,苏联政府派遣以西林为首的专家工作组来华,参与建设武汉长江大桥,图为时任武汉长江大桥苏联专家顾问组组长的西林(左三)在建桥工地

第三,在接受国外援助过程中,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坚决维护国家主权。20世纪50年代中期,苏联积极谋求与美国共同主宰世界,在国际交往中开始走向大国沙文主义,中国共产党对此明确反对。1958年,苏联向我国提出在我国境内共同建立核潜艇通信用的长波电台,以及中苏联合建立潜艇舰队的主张,遭到我国断然拒绝。党和国家领导人明确表明,中国需要援助,但以牺牲主权来换取援助,我们宁肯不要。对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指出:“尽管我国经济文化还比较落后,我们对待世界上任何大国、强国和富国,都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决不允许有任何奴颜婢膝、卑躬屈节的表现。建国以前和建国以后,在党和毛泽东同志领导下,无论遇到什么样的困难,我们都没有动摇过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决心,没有在任何外来的压力面前屈服,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中国各族人民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

把握世界变化趋势,积极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

20世纪60—70年代,“二战”以后形成的世界两极格局开始受到冲击,在美苏争霸的同时,世界朝着多极化方向发展。资本主义阵营中西欧国家和日本推行独立外交,开始形成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社会主义阵营内部矛盾扩大,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在组织上出现了分裂,中苏关系恶化,社会主义阵营走向解体;随着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的成立,第三世界开始形成;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促进了许多新兴民族国家的建立。197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随之解冻;之后我国陆续与英国、联邦德国等西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与日本实现邦交正常化。世界格局的重大变化和我国外交的新局面,为我国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创造了时代条件。

学习一切国家先进的科学技术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主张,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曾出现过抵触资本主义国家科学技术的思潮。由于新中国成立后的一段时间我们在政治和外交上采取“一边倒”方针,某些地方出现了“技术一边倒”的口号,党中央及时纠正了这一错误口号。1953年中共中央发布《关于纠正“技术一边倒”口号提法错误的指示》,明确指出“技术问题和政治问题不同,并没有阶级和阵营的分别,技术本身是能够同样地为各个阶级和各种制度服务的。在技术上并不存在不是倒向这边就一定倒向那边的问题。……学习苏联的先进科学和技术,并不排斥可以吸收资本主义国家中技术上某些好的对我们有用的东西”。 明确技术问题与政治问题不同,为我国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技术扫除了政治和思想上的障碍。

在上述国际环境和国内条件下,中共中央认为适应国内经济形势和建设的需要,要积极开展从资本主义国家引进新技术的工作。这一时期从西方国家引进技术经历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20世纪60年代的初步引进。1963年6月,中国同日本签订第一个进口维尼龙成套设备合同,打开了西方国家从技术上封锁我国的缺口。随后几年中,我国陆续从英国、法国、联邦德国、瑞典、意大利、瑞士、荷兰、比利时、奥地利等国家引进石油、化工、冶金、矿山、电子和精密机械等国民经济建设急需的成套设备和技术。到“文化大革命”之前,我国和国外签订了80多项技术引进合同。

第二阶段是20世纪70年代的大规模引进。这一阶段主要包括两次集中引进。一是“四三方案”。1973年中共中央批准了后来被称为“四三方案”的引进计划,即在3—5年内引进43亿美元的成套设备(包括1972年已经批准的12.5亿美元)。该方案中的引进项目主要包括:武钢1.7米轧机、13套大化肥、4套大化纤、3套石油化工、1个烷基苯工厂、3个大型电站、43套综合采煤机组,以及透平压缩机、燃气轮机、工业汽轮机等项目,成交总额约39.6亿美元。在此方案基础上,后来又陆续追加了一批项目和经费。这些项目是我国继20世纪50年代引进苏联援助的“156项工程”之后,又一次大规模对外技术引进。利用这些进口设备,通过国内配套和改造,共兴建了26个大型工业项目,总投资额约200亿元,到1982年全部投产。

二是“六五方案”及后续扩大和调整。粉碎“四人帮”之后,全党全国工作重心逐步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经济建设。1977年7月26日,中央政治局听取并原则上批准了国家计委《关于引进新技术和进口成套设备规划的请示报告》。按照此规划,未来8年(即“五五”“六五”期间)除把“四三方案”项目建成投产外,要再引进一批成套设备、单机和技术专利,包括化肥农药、石化、乙烯、化纤、燃料、原材料工业的新技术和设备等,引进规模65亿美元(被称为“六五方案”)。这一引进方案之后又陆续增加了一些项目,计划引进规模不断增加。1978年6月,党中央听取了赴日本、欧洲五国和中国香港澳门考察团的报告,根据资本主义国家正处于萧条时期,产品、技术、资本过剩,出现结构调整和产业转移趋势的情况,认为需要抓住有利时机,进一步迅速扩大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规模。同年7—9月召开的国务院务虚会根据中央政治局常委意见,提出之后10年引进规模可以考虑增加到800亿美元。1978年我国共签订引进新技术和成套设备的合同78亿美元,其中规模较大的项目有22个。1979年4月,党中央工作会议确立对国民经济实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开始调整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冒进现象和比例失调问题,对这22个项目也根据情况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压减和推迟。

从西方国家引进的技术迅速提高了我国的工业生产能力,为改革开放后国民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从科技创新战略角度看,这一时期的技术引进有两个值得关注的问题:

第一,引进政策中明确强调加强消化吸收,但实践中贯彻落实不够。《1963—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将“学习国外成就和开展创造性研究相结合”作为我国科技发展的原则之一,并强调“即使引进了国外技术,也必须安排与之相配合的研究试验力量,认真花工夫去消化它,在我国具体条件下掌握它,发展它”。1973年制定的“四三方案”中将“学习与独创相结合”作为六条引进原则之一。但是在实际引进过程中,由于消化吸收和自主研制需要较长时间,在快速扩大生产的需求下,我们对很多引进技术来不及消化吸收,由此出现了多次重复引进同类设备的现象。同时,由于引进的设备本来就不是最先进的,而国外技术在不断更新换代,从而造成对国外技术的持续依赖,甚至在一定时期内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再落后”的恶性循环。

第二,引进方式上以设备引进为主,真正的技术引进不足。对于这一问题,新技术进口小组在1965年提交的《关于引进新技术工作几个主要问题的报告》中认为,在引进新技术的三种方式(进口成套设备、进口单项设备、购买技术资料)中,应以更大的力量进行和探索后两种方式。该报告得到了党中央的批准同意。但是,在“四三方案”和“六五方案”的执行中,设备引进是绝对主体,占到全部引进合同金额的90%以上。例如,从1972年起,我国相继从美国、日本、法国等国家进口了多套年产30万吨的合成氨大型氮肥装置和其他一些大型化工设备,但没有同时引进工艺及设备设计制造技术。注重引进设备以快速直接地提高生产能力,忽略引进设备制造技术和产品设计工艺等技术内涵,这一技术引进的特征和局限一直延续到改革开放后一段时间。

总体上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尽管遇到过严重挫折,但党领导科技事业坚持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取得了重要进步,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改革开放后我国科技事业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很重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正确处理好自力更生与接受外援、引进技术的关系,找到适合国情的发展道路。《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指出:“在我们这样一个大国,尤其必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发展革命和建设事业。我们一定要有自己奋斗到底的决心,要信任和依靠本国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否则,无论革命和建设都不可能取得胜利,胜利了也不可能巩固。当然,我国的革命和建设不是也不可能孤立于世界之外,我们在任何时候都需要争取外援,特别需要学习外国一切对我们有益的先进事物。闭关自守、盲目排外以及任何大国主义的思想行为都是完全错误的。”

历史学家钱穆说过:“在现实中发现问题,到历史中寻求答案。”当前,我们正站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起点上,综合国力和科技水平与新中国成立初期有天壤之别,但从发展的内在矛盾看,新中国成立初期要解决“从无到有”的问题,今天要解决“从有到好”“从有到强”的问题,二者要解决的主要矛盾具有质的变化的性质;从发展的外部环境看,当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我国全面封锁禁运,今天以美国为首的一些国家奉行单边主义、保护主义、霸权主义,制造贸易摩擦,与我国强行“科技脱钩”,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因此,新中国成立初期建设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对现在和未来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党领导全国人民自力更生发展科技事业的历史表明,无论遇到何种艰难险阻,面临何种严峻形势,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自立自强的信心和决心,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处理好自力更生和学习引进国外科技的关系,走符合国情的科技创新之路,我们一定能够实现建设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

猜你喜欢
科学技术苏联科技
教育部科学技术司更名为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
武装保护苏联
科学技术部令第19号 科学技术活动违规行为处理暂行规定
郭沫若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歌
科技助我来看云
苏联1991年解体前的最后时光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历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