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俊元
上消化道大出血具备较高的发病率,其主要是由胃肠道、胰胆以及十二指肠病变所致,会导致患者出现呕血、发热、黑便、贫血等症状,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产生严重危害[1]。目前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时,内镜下钛夹止血为常用手段,可取得较好的止血效果[2]。但由于高龄患者易合并多种基础疾病,且并发症多,部分患者存在抗血小板药物以及非甾体抗炎药物应用史,因此在接受内镜止血治疗后,容易发生再出血的情况,影响疾病的预后。有研究发现,生长抑素的应用可有效提升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3]。本次研究选取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2 例,探讨内镜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效果。报告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6 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72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6 例。对照组男20 例,女16 例;年龄60~88 岁,平均年龄(72.8±5.5)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2.1±0.5)d;致病原因:胃溃疡18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 例,其他疾病6 例;Forrest 分 级:Ⅰa 级3 例,Ⅰb 级25 例,Ⅱa级8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6 例,冠心病3 例,糖尿病4 例。观察组男21 例,女15 例;年龄60~90 岁,平均年龄(72.8±5.8)岁;病程1~3 d,平均病程(1.9±0.6)d;致病原因:胃溃疡20 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2 例,其他疾病4 例;Forrest 分级:Ⅰa 级4 例,Ⅰb 级23 例,Ⅱa 级9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7 例,冠心病4 例,糖尿病4 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符合疾病诊断标准[4];年龄≥60 岁;存在呕血、黑便症状;Forrest 分级为Ⅰa~Ⅱa 级;对研究内容知情同意。
1.2.2排除标准 肝肾功能严重障碍;凝血功能异常;存在内镜治疗禁忌证。
1.3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接受常规抑酸、输血、禁食、补液、纠正休克等常规治疗,并密切监测生命体征指标。为患者实施床边内镜检查,对年龄≥70 岁的患者开展吸氧治疗,并建立静脉通道,采用1%达克罗宁胶浆实施咽喉局部麻醉。检查过程中若胃内存在较大积血,则先检查积血外部位,再检查积血处黏膜病变,若内镜下显示某部位存在血块附着或新鲜血液,则可判定为出血部位。采用冲洗液冲洗出血部位,再进行仔细观察。若内镜下显示存在急性糜烂性活动性渗血或黏膜发生撕裂,则采用凝血酶进行局部喷洒,并对出血部位开展电凝、局部药物注射以及组织夹止血等治疗。若患者出现血管性渗血或涌血,则采用1∶10000肾上腺素生理盐水联合1 kU 注射用血凝酶点状注射入涌血点周围,或将出血血管夹闭,若发现血管残端裸露,则应用2 ml 5%鱼肝油酸钠注射,或对其实施夹闭处理,使出血得到制止。观察组在内镜治疗的基础上,在止血成功后采用250 μg 生长抑素静脉注射,同时采用生长抑素以250 μg/h 的速度维持泵注48 h。
1.4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比较两组即时止血率与治疗后7 d 再出血率,胃镜检查显示无活动性出血点,且患者的呕血、黑便症状完全消失,胃管引流液未发现血性物质,则为止血成功;若止血成功后再次出现活动性出血点,且患者发生呕血、黑便症状,胃管引流液发现血性物质,则为再出血[5]。②比较两组术后康复指标,包括呕血消失时间、潜血转阴时间、胃管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③比较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心律失常、脏器功能衰竭、死亡等。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2.0 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1两组即时止血率与治疗后7 d 再出血率比较 两组即时止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7 d 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即时止血率与治疗后7 d 再出血率比较[n(%)]
2.2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潜血转阴时间、胃管引流液变清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表2 两组术后康复指标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2.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3 例(8.33%),观察组治疗后发生心律失常2 例(5.56%)。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215,P=0.643>0.05)。
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是由屈氏韧带以上的非静脉曲张性疾病导致的消化道出血病变,老年群体由于自身的机体功能出现退化,胃蠕动功能减弱,容易导致胃黏膜受到损伤,并且老年群体血管弹性降低,导致胃部血管容易受到损伤,在溃疡、肿瘤等多种疾病的影响下,容易出现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目前临床上在对上消化道大出血进行治疗时应用的方法众多,临床上主要为患者应用抑酸药物与止血药物治疗,使胃液酸碱度提高,促使胃酸分泌得到缓解,防止出血症状进一步加重,但大多数患者仍需接受手术治疗。但对于高龄患者,由于多合并基础疾病,具备抗凝药物或非甾体类抗炎药物应用史,因此常规药物治疗难以取得理想效果,且再出血发生风险大[6]。相较于选择性血管栓塞、止血药物以及抑酸药物治疗,内镜下治疗效率高,可取得快速治疗的效果。目前内镜下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方法包括局部注射、局部药物喷洒、机械止血等。
有资料表明,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内镜下止血治疗后,虽然止血率较高,但仍旧存在一定再出血风险[7]。导致老年上消化道大出血内镜下止血失败的因素包括Forrest高危出血、单一内镜治疗、血红蛋白水平<90 g/L、支持治疗不足、无后续止血治疗、恶性肿瘤出血等。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即时止血率均较高,表明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实施内镜治疗可取得快速止血的效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7 d再出血率更低,表明单纯内镜治疗后,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患者部分会出现再次出血,而加用生长抑素可有效减少再次出血的发生,生长抑素属于生物活性物质,其由人工合成,临床上主要将其应用于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保守治疗,可使胃肠道血流量减少。随着大量研究开展,有资料表明,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应用内镜止血治疗后,部分患者的黏膜结痂发生脱落,从而导致局部再次发生出血,使止血效果受影响,主要是由于黏膜结痂发生脱落,黏膜创口再次受到刺激,使胃酸分泌量增加,导致再出血发生,延长止血治疗时间[8]。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呕血消失时间、潜血转阴时间、胃管引流液变清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更短,表明胃镜下止血后加用生长抑素治疗,可使患者的止血效率提升,加快恢复速度。本次研究显示,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表明内镜联合生长抑素治疗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具备较高的安全性,不易导致并发症发生。
综上所述,内镜联合生长抑素可有效提升老年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治疗效果,使出血得到快速制止,同时可将患者再出血风险降低,加快康复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