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治疗体会

2021-07-18 12:26金泓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1年12期
关键词:感染性休克死亡率

金泓

由于我国环境变差,吸烟人数增多以及职业因素等方面的影响导致重症肺炎疾病发生率递增,而且任何年龄阶段均可发病,具有较高死亡率。此外,随着疾病逐步恶化,可导致机体出现精神萎靡、呼吸衰竭、血压下降、烦躁等症状,严重还可并发感染性休克,这不仅增加治疗难度,更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1]。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疾病的形成多与自身抵抗能力较低有所关联,从而影响机体中循环血量,其中老年人为主要发病人群,尽早对疾病进行有效干预,对患者的机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有着积极影响[2]。因此,本文针对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治疗,现将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 年6 月~2020 年6 月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70 例作为研究对象,男36 例,女34 例;年龄68~95 岁,平均年龄(69.85±8.39)岁。纳入标准:①确诊为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②均为急诊患者;③临床资料完整;④患者本人或家属对本次调研相关书面文件知情同意;⑤患者白细胞、中性粒细胞升高,通过影像学检查,可观察到肺部有阴影。排除标准:①血液传染性疾病;②对本次治疗必用药物过敏者;③精神异常者;④听力障碍或语言障碍者;⑤并发其他恶性疾病;⑥中途退出者或更换治疗方案者。

1.2方法 入院后,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记录血压、脉搏、心率以及血氧饱和度等指标,若存在异常,立刻实施相关处理。同时,调整患者保持头高脚低体位,若患者处于昏迷状态,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并定期辅助患者翻身、叩背以及肢体按摩。对患者实施全身检查,比如心电图、血气分析、血常规、痰液细菌培养以及影像学检查等。加强巡视,对于出现呼吸困难的患者立刻实施低氧疗吸氧,确保血氧饱和度在正常范围值内,这样还可减低心脏负担。加强对引流管的观察,确保其通畅性,并对患者痰液量、痰液颜色进行观察,保持室内空气,提高脑部血流量。

补充血流量:在实施抗休克治疗中,迅速扩容,纠正机体酸碱失衡状态,可有效改善微循环灌注。所以,医护人员应快速建立2 条或2 条以上静脉通道,并实施血容量补充,这对组织灌注治疗有着积极作用。血容量扩容包含胶体与晶体,其中胶体液包含全血、血浆、白蛋白以及低分子右旋糖酐;晶体包含乳酸钠林格液、碳酸氢钠林格夜。在治疗期间,对患者中心静脉压控制在4.4~7.4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同时,加强血压、心率、尿量等方面观察。

抗感染治疗:诱发肺炎感染的病原菌较多,需根据感染菌类型应用相应的药物,遵守联合应用、足量、早期干预原则。2~3 种抗联合应用,并根据病原学资料与药敏实验进行结合,尽可能选择抗过敏、长效广谱抗生素。临床中,重症肺炎致病菌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及流感嗜血杆菌等,针对此类病菌可选择美罗培南以及亚胺培南西司他丁钠等进行干预。

纠正酸中毒:一般情况下,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时易出现代谢性酸中毒,从而导致心脏收缩力下降,影响机体微循环,应给予患者碱性液,从而增加心肌收缩力,提高血管对活性药物的反应。当患者的动脉血酸碱度(pH 值)<7.0 时,应选择碳酸氢钠100~250 ml进行注射,并在1~4 h 后进行复查。

合理应用血管活性药物:根据患者病情状况,尽可能应用扩血管药物,尽可能不应用或少用缩血管药物,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酚妥拉明等均为血管活性药物,针对血管舒缩功能有一定的调节作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治疗成功率与死亡率,分析影响患者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包括机械通气情况、营养状况、消化道出血情况、器官受累情况。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主要因素。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相关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 回归分析。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治疗结果 70 例患者中,治疗成功65 例,成功率为92.86%;死亡5 例,死亡率为7.14%。

2.2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分析 不同营养状况、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以及不同器官受累情况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70 例患者影响治疗效果的单因素分析 [n(%)]

2.3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器官受累情况以及营养状况是影响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见表2。

表2 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的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

3 讨论

肺炎的严重性取决于局部炎症程度、肺部炎症的播散以及全身症状反应程度,若肺炎患者出现急性呼吸衰竭、低氧血症需实施通气支持或出现低血压、休克等循环衰竭表现和其他器官功能障碍可判定为重症肺炎[3]。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是老年人群常见疾病,属于临床急危重症,不仅可导致患者机体出现胸痛、呼吸不畅、高热等症状,严重时还可诱发循环衰竭,而且疾病发展迅速,若不尽早进行有效干预,不仅影响患者的机体健康状态,更会威胁其生命安全[4]。但由于重症肺炎患者处于感染性休克状态,导致其循环血量直线下降,血管弹性水平较低[5]。所以,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难度较高[6],但对影响治疗效果的相关因素实施分析,从而调整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升治疗效果与安全性[7]。

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病情较为复杂,而且机体菌种多样化,实施抗菌治疗存在一定难度。70 例患者中,治疗成功65 例,成功率为92.86%;死亡5 例,死亡率为7.14%。不同营养状况、是否存在消化道出血以及不同器官受累情况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无机械通气患者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消化道出血、器官受累情况以及营养状况是影响急诊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治疗效果的主要因素(P<0.05)。所以,在治疗期间快速建立2 条或2 条以上的静脉通路,并开展血容量补充,提高血管活性,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着积极影响,还利于机体快速恢复正常。患者在休克状态下,多数存在肾小球痉挛情况,这会对肾实质产生一定影响,在治疗期间需对患者的尿量进行测定,及时预防急性肾衰竭症状[8,9]。此外,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疾病发生多与肺部双球菌受到感染有所关,而且患者机体抵抗力较低,会对患者的血液循环易产生较大影响,更会导致患者的小动脉与微循环因麻痹出现扩张速度加快,在制定治疗方案中,需将血容量补充与抗感染治疗同时进行,进而提升临床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酸中毒进行纠正,能够确保机体内环境稳定,对机体好转也有着积极影响。同时,为进一步保证治疗效果,在对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治疗期间,建议对其实施心理疏导,由于大量的抢救与监护,易导致患者出现恐慌、焦虑、烦躁等负性情绪,这会影响其治疗自信心,更增加应激反应发生率,加强对病情观察,并适当予以其鼓励与安慰,选择恰当的时机予以患者宣教,细化讲解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诱发因素、治疗目的、预后效果以及相关注意事宜等内容,辅助患者释放内心压力等悲观情绪,进一步提高其治疗积极性,改善治疗自信心,这对提升临床治疗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10]。

综上所述,对急症重症肺炎并发感染性休克患者开展治疗前,应对相关危险因素进行综合性观察与评估,对器官受累、消化道出血以及营养不良等患者加强重视,并对患者的病史、过敏史等进行了解,从而制定高效、科学、合理的治疗方案,并在治疗阶段加强巡视,根据患者疾病恢复状况调整治疗方案,可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降低疾病死亡率。

猜你喜欢
感染性休克死亡率
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显著降低糖尿病死亡率
休克指数指导在外伤性肝脾破裂大出血患者救护中的应用
去甲肾上腺素联合山莨菪碱治疗感染性休克的疗效观察
机械振动辅助排痰在新生儿感染性肺炎中的应用效果
分析妇产科治疗失血性休克治疗的相关手段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思考心电图之177》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