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晨,龙 蔚,张德亮
(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云南昆明 650201)
国鸡是指以中国地方鸡血统为主并以地方鸡特征为育种目标的品种和配套系。云南是国鸡的养殖和消费大省[1],“公司+农户”模式是云南养鸡企业主要采用的养殖模式,即以实体公司为龙头,联系农户,签订合作经营合同。“公司+农户”的提法始于20 世纪90 年代,用来描述我国分散和相对封闭的农户借助公司与市场发生联系的做法。它既可以是公司与农户以签约形式建立互惠互利的供销关系,也可以是合资、入股的紧密型联合或不受合同约束的松散型联合。“公司+农户”模式能将生产力和生产资料进行有机结合从而节省交易费用,企业与农户之间形成健康的利益分配机制,有效提高农业组织化程度[2-3]。但随着产业完善与技术进步,“公司+农户”模式也暴露出利益分配不合理,公司与农户间诚信缺失,公司承担巨大风险等诸多弊端[4-6]。近几年,“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在“公司+农户”模式基础上发展起来,即肉鸡养殖公司自建标准化养殖场,在标准化养殖场中饲养鸡苗,育雏期后将肉鸡转移至农户手中继续饲养直至出栏。“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出现的原因在于机械化养殖的综合效率与技术效率更高,能提高畜禽养殖水平[7]。
当前我国肉禽养殖的技术效率偏低并且不同地区之间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为饲养周期长、饲料转化率较低、规模化饲养水平较低[8-10]。朱晓芸[11]通过对山西省肉鸡养殖效率的研究显示该省肉鸡生产的纯技术效率、综合效率和规模效率均值分别为0.981、0.964 和0.982。为促进我国畜产品生产及加工产业发展,生产者应依靠技术进步、体系创新和先进的管理理念等来增强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12]。
本文应用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对云南中等规模以上国鸡养殖企业的生产效率进行研究,并对2 种养殖模式的生产效率进行分析,结合国家政策、市场需求、产业发展等多个角度对云南省不同规模体量的国鸡养殖企业在养殖模式的选择上提出相应的建议。
1.1 研究方法 DEA 方法是由Charnes 等[13]于1978 年首先提出,这种方法采用线性规划,利用有效样本数据将每个被评价单位作为1 个决策单元,对决策单元进行生产有效性评价,得出的结果反映各决策单元之间的相对效率[14]。这是一种非参数统计方法,用以分析多投入、多产出的模型,本文选择DEA 是由于DEA 方法中的BCC 模型可用于测算规模报酬可变的情况,即可对决策单元进行纯技术评价,且对规模有效性进行评价,优化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实现在既定产出条件下的投入最小化。DEA 模型要求DMU 的输入和输出指标具有“同质性”,样本规模至少为投入产出指标数之和的3 倍[15]。应用公式(1)从投入导向型的角度测算效率θ:
其中,j=1,2,…,n 表示决策单元,X、Y 分别是投入、产出向量。若θ=1,S+=S-=0,则决策单元DEA 有效;若θ=1,S+≠0 或S-≠0,则决策单元弱DEA 有效;若θ<1,则决策单元非DEA 有效[14]。
BCC 模型计算的效率值为:综合技术效率=规模效率×纯技术效率。综合技术效率表示决策单元是否有效,纯技术效率表示资源配置是否合理,若纯技术效率不为1,则投入存在冗余;规模效率表示规模大小是否合理。
1.2 数据来源与指标选择 云南省主要的国鸡养殖企业集中于昆明周边地区,该地区养殖企业年出栏总量超过8 000 万只,占全省国鸡年出栏量的1/3。随机选取该地区10 家养殖企业中养殖户2019 年的养殖数据,“公司+农户”模式抽取养殖户325 户,“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抽取养殖户236 户,统计每户2019 年每一批国鸡的养殖资料,鸡苗领取数、出栏数、药品成本、饲料成本以及农户报酬等资料记录完全的有效样本“公司+农户”模式有1 298 个,“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有944 个。“公司+农户”和“公司+养殖场+农户”的共同主要投入指标分别为鸡苗、药品、饲料、人工,其中“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投入指标还包括养殖场的固定投资。农户养殖能力的指标选取上市率(出栏数量/投苗数量)来表示。各变量描述统计见表1。
表1 变量统计
2.1 生产效率分析 经济学意义上的效率是企业在给定的投资和技术下充分利用资源,以获得最大的效用。Farrell[16]将企业效率分为2 部分,第一是技术效率,用于衡量给定投入规模下企业的最大产出能力;第二是规模效率,用于衡量给定投入价格下企业以适当比例使用各种输入资源的能力。从表2 可以看出,2 种模式的各效率值属于较高水平。
表2 2019 年云南省2 种国鸡养殖模式DEA 效率均值
纯技术效率是衡量假设规模报酬不变,在相同产出下决策单元理想的最小可能性投入与实际投入的比率,即养殖的投入产出结构是否能使养殖效益最大化。“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纯技术效率接近1,说明该模式几乎处于生产前沿,并且实现了资源的优化配置。虽然“公司+农户”模式的纯技术效率也很高,但仍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规模效率反映在投入既定的条件下实际规模与最优生产规模的差距,也反映了养殖规模进行调整的方向。2 种模式的规模效率均在0.9,说明二者总体处于规模递增阶段,接近最优生产规模,原因包括2 个方面:第一,养殖规模受公司决策影响,公司根据市场行情会调整养殖量;第二,养殖过程中有一定的死淘,实际产出低于最优产出。
成本效率的含义是当产出相同时,一个决策单元的真实成本接近有效边界或最佳运营单元成本的程度[17]。配置效率是指以投入要素的最佳组合生产出“最优的”产品数量组合。当投入不变,通过资源的优化组合和有效配置,效率就会提高。从成本效率和配置效率来看,“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各项指标更优,说明带有养殖场的模式整体生产效率更高。
DEA 分析的结果中分为DEA 有效和无效2 种,DEA 有效说明资源配置和规模效率合理。无效存在2种情况,一种为资源配置效率达到最优,说明在产出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无投入冗余,是规模效率抑制了综合效率,另一种为2 种均未达到最优。表3 反映了2 种养殖模式DEA 有效与无效的占比,其中带养殖场模式DEA 有效占比较“公司+农户”模式DEA 有效占比高10 个百分点,差距较大。而在技术最优规模未达最优时2 种模式差距不大。通过具体的测算发现,无论是DEA 有效还是资源配置最优,“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均优于“公司+农户”模式,近一步验证了带有养殖场的养殖模式的投入产出效率更优。
表3 2019 年云南省2 种国鸡养殖模式DEA 效率测算具体结果占比
2.2 投入冗余分析 投入冗余也称为投入指标的松弛变量取值,即当产出一定时多余投入的要素量。表4 计算的是各模式DEA 无效的决策单元每出栏1 羽国鸡各投入要素平均投入冗余。
由表4 可知,除药品投入外,其余相同要素的投入冗余“公司+农户”模式均高于“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鸡苗投入的差距体现在“公司+农户”模式上市率低。人工报酬的差距在于“公司+农户”模式下农户养殖时间更长,付给农户的报酬更高。差距最大的是饲料,农户存在偷料藏料行为,养殖时间越长,饲料损耗越高。药品是“公司+农户”模式唯一投入冗余低于“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指标,原因有2 个方面:第一,据带养殖场企业负责人所述,养殖场是用于饲养鸡苗,该阶段鸡发病率高,用药量高,还增加了保健品投入。养殖过程中采用在饮水和饲料中投药的方式,养殖场的饮水和喂料更换频繁,造成药品冗余更高。第二,农户在饲养过程中会私自用药,公司无法全面监督,在公司账务系统里无法体现,“公司+农户”模式下鸡的发病率更高,农户的私自用药行为就越多,这样从公司层面调查的用药数据反而偏低。
表4 2 种模式DEA 无效单元的单位投入冗余
2.3 2 种模式综合效率比较 上述是对2 种模式之间进行效率对比分析,通过对每种模式综合效率的对比(表5),发现无论是“公司+农户”还是“公司+养殖场+农户”,每种模式的高效率与低效率存在共性特点。
表5 2 种养殖模式效率横向对比
高、低效率的分组是根据综合效率的平均值加减一个标准差所得,“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高、低效率分别占总数的30%与12.9%;“公司+农户”的高、低效率分别占23.2%与16.9%。可以看出对综合效率影响最大的指标是产出率,即养殖户的养殖能力与管理水平。因此,无论是采用何种模式的企业都应当加强养殖技能与管理知识的培训,采取适当的奖惩制度,对于养殖水平高的农户予以奖励,对水平低的农户降低报酬,实施末位淘汰制,激励农户努力提升养殖与管理水平,提高产出率。
不同模式的调查对象存在一定差异,选择“公司+农户”模式的企业绝大部分经营十年以上,这些企业拥有一批稳定的、经验丰富的养殖户。建有标准化养殖场的企业进入行业相对较晚,处于发展养户、扩大规模阶段。从图1 可以看出,“公司+养殖场+农户”的模式具有更高的发展潜力。
图1 2 种模式相同养殖规模平均综合效率对比
由图1 也可以看出,每种模式的综合效率与养殖规模呈正比,与上述分析2 种模式均处于规模报酬递增相符。在相同的养殖规模下,“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综合效率明显高于“公司+农户”模式。现有采用养殖场的企业可以继续提高养殖规模,同时增加企业的利润与生产效率。
本研究结论为:第一,“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生产效率指标均优于“公司+农户”模式;第二,“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的经济效益更优,可以缩减人力、饲养成本,解决养殖人员匮乏、饲料原料价格上涨的问题;第三,“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研究对象的综合效率分布更加集中,该模式的总体养殖水平更加平稳,有利于整体产业的稳定发展;第四,为实现规模经济,“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所要达到的养殖规模水平更低,更适合推广普及。
根据研究结论,提出以下建议:第一,从环境保护、畜禽疫病防控以及食品安全角度考虑,面对当前更加严格的环保与食品安全政策,采用标准化养殖场能够在粪污集中化处理与动物疫病防控等方面发挥技术效率高的优势,推动国鸡养殖产业实现集中化、规模化生产。第二,云南省国鸡品种资源丰富,但选育程度、生产性能、市场占有率低。培育优质鸡需要建立专业化的繁育生产体系。技术实力强、资金充裕的大型国鸡养殖企业应该选择建设标准化养殖场,能更有效率地开发地方鸡资源。第三,随着消费能力的增长,消费者对安全又优质的国鸡品种需求增加,国鸡品种的不断改良会缩短养殖周期,品种改良后生长周期缩短需要更加安全适宜的饲养环境,企业采取“公司+养殖场+农户”模式能在保证安全饲养的同时凭借高生产效率来保障优质鸡的供应。第四,云南养鸡企业绝大多数是出栏规模在100 万以下的中小规模企业。此类企业重点考虑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下来,应保留“公司+农户”模式,同时根据自身实力建立相应规模的标准化养殖场。育雏期饲养在标准化养殖场中,提高成活率和增强免疫力,鸡苗脱温后继续由农户养殖,以兼具数量和产品质量的双重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