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墒情

2021-07-17 07:02杨志艳
莫愁 2021年20期

文/杨志艳

农村流行一句谚语:“有墒不等时,时到不等墒。”由此判定农忙时机的举足轻重。

小时候感觉外公就是种地的一把好手,那时候没有手机,不能查看天气预报,但他总能根据天空中的云朵、空气中的气流预测翌日的阴晴雨雪。别人开始着急忙慌地下田犁地,用羊角锄挖地时,外公总是不慌不忙地坐在核桃树下悠闲地抽旱烟,当家里人催促他快些春耕抢种时,他总要说一句口头禅:“慌啥呢,好饭还怕晚了不成?”于是家人们只好由着他任性。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天刚麻麻亮,外公就叫上舅舅们出工出勤了。别人选择在天干物燥挖地,挖出来的土板结成块,那大大的土坷垃被掘起,似乎翻身是为了嘲弄庄稼人的愚笨,这些土蛋蛋犹如恐龙化石一般突兀结实,农人只好抡起锄头将那些大土坨一个个敲碎。外公像个神机妙算的诸葛亮,知道土壤经过雨水的洗礼后就变得绵软,一锄头挥臂挖下去,那些酥软的土壤四下散去,根本不用抡起锄头柄使劲敲打。邻居地里那个用锄头敲土坷垃的年青人,见到外公由衷地羡慕道:“您会夜观天象真好,不但比我们少了一道工序,而且锄出来的土细碎、松软、平整,便于播种。”说着说着年青人把满是茧子与血泡的双手摊开,外公看了满眼心疼,连忙解释:“下雨了地里有墒,所以挖起地来省时省力,你们年青人心急火燎的,一到春季就闲不住。种庄稼既要看时令,还要看墒情。如果老天再不下雨,我也等不及要出马翻地喽!”

家乡的父老乡亲们自始至终都十分注重墒情,一株株庄稼在生长过程中也必定要薅去周围的杂草,每当雨后露珠散尽,太阳公公露出笑脸,蝉声鼎沸时正是除杂草的好时机。

其实,不只耕地,庄稼出苗、拔节、抽穗,乡亲们无不看重墒情。庄稼就是农人的命根子,没有哪户不牵肠挂肚萦系在心田的。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好些地方农民在政府的协助之下建立大田智能物联系统,应用互联网技术,可以对大棚内的空气温湿度、土壤温湿度等参数实时监控,并实现远程控制,此外,还有短信提醒功能,系统每天分时段自动给大棚管理者发送提醒信息,这比以前凭经验观察天气要精确许多,墒情不但在计算机里成了可控的数据,而且还实现了资源共享、网络营销。

学习又何尝不是耕田种地?莘莘学子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如今又有多少学子会在晨曦月色中与一盏孤灯为伴,与一道道题为伍?破釜沉舟、引锥刺股早已不是提分的砝码,而触类旁通、闻一知十的方法才是取胜的“法宝”,选择在雨后有墒的日子里侍弄田地定会事半功倍,找对解题思路,用对学习方法才是关键所在。等待成绩与等待墒情一样充满着期待与虔诚,付出才有希望,硕果浸透汗水,毕竟“五谷丰登”与“五子登科”从来只跟随用心的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