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症监督师在线

2021-07-17 07:02祝师基
莫愁 2021年20期

文/祝师基

早上可以完成的事一定要拖到晚上;明明有事要做,却不想行动;待实施的计划拖了又拖……如果说拖延症是一种病的话,很多人都已经“病入膏肓”。拖延症怎么治?朱河存当起了“拖延症监督师”,隔着网线提供监督服务。

隔着网线监督你

今年21岁的小伙朱河存是河南信阳人,工作之余爱玩微博。一天,他在一个微博博主的粉丝群里发现了这样一则留言:“每天最难的事就是起床!闹钟响个不停,就是起不来,有没有人能提供监督服务?”朱河存起了兴趣,回复道:“说个时间,我来监督你。”对方还真的留了言:“早上6点30分,你能叫醒我吗?”没想到第二天一早,朱河存真的按照约定把电话打了过去,监督对方按时起床,并且在此后几天都按时叫醒对方,对方非常感谢他。

久而久之,朱河存有了想法:能不能专职做网上监督员,给那些需要的人提供监督服务?为此,他在微博、微信以及其他平台上征求了网友的意见。网友纷纷表示,现在很多人都有拖延症,这个工作一定会有不少需求。朱河存就此做起了“拖延症监督师”,工作内容是记录顾客制订的计划,保证全天在线提醒和监督,鼓励和陪伴顾客完成计划。在顾客拖延的时候,也会采取跑步、延长学习时间等措施,以此提高顾客的违约成本,帮助他们更好地实施原定计划,养成良好习惯。

乐意接受监督的顾客各种各样,但是订单都有明显的周期特点:考试季,监督学习的订单往往铺天盖地;夏天一到,购买监督的往往是想减肥的人群。朱河存手机里最多的时候要设置几十个闹钟,每天很早就要起床,如果遇到有时差的留学生顾客,还会服务到凌晨三四点,但他很高兴能够帮助到这些被拖延症折磨的顾客,从不觉得辛苦。

对症下药

治疗必须对症下药,监督师不能只起闹钟作用,也要在情感上照顾顾客的想法。朱河存说:“有的顾客需要帮助他增强时间观念,那就在时间监督上分毫不差。有的顾客需要给他鼓励与信心,那就辅以聊天服务。”

上海一名高二女生有严重的作业拖延症,一次性买了几个月的监督服务。然而买了服务后,她缺乏坚持的毅力,中途暂停过好几次。但朱河存始终如一、坚持监督,每次一到时间就会给她发信息。他劝女孩说:“你都花钱了,不能浪费。”可女孩不以为然。这次交流过后,朱河存及时修改了监督计划,帮助她适应新的监督方式,完成学习计划。在朱河存细致体贴的监督下,女孩一直购买服务直到高考结束,最终如愿拿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有顾客表示:“像我这种类型的拖延症,其实可以说是孤独感造成的。一个人默默做事情,没有人关注你在做什么,也没人分享你的进步努力,久而久之就没有动力了,所以我比较适合找监督员,会多一种陪伴感。有人知道我每天做了什么,会在我完成的时候小小地夸夸我,这对我来说很重要,有被人看着变化的感觉很好。”

在治疗拖延症的过程里,不仅是监督师在帮助顾客变得更好,顾客有时候也能反过来影响他们。朱河存说起这样一个例子:“我们监督过最小的一个顾客是一名四年级的孩子,她的妈妈制订好了计划,让我们帮助监督一个月的时间。计划表列得满满当当的,从每天早上7点多一直忙碌到晚上10点多。在计划执行过程中,我们的监督服务完成得非常好。这个计划也影响了我们,在此后的监督服务中,每件事我们都要先制订好计划,再根据计划工作,谁也不会偷懒。”

做拖延症终结者

有人问朱河存:“做监督师最难的是什么?”他坦然回答道:“有的顾客一时冲动买了监督服务,还没执行几天就坚持不下去了;有的顾客买完服务后不配合,长时间找不到人;还有的顾客基本上不沟通,不告诉我们他的想法,我们掌握不了他的真实意图,提供监督服务的时候就很被动。如果沟通不好,客户不满意,就给服务来个差评。”对此,朱河存不厌其烦,在与客户的沟通中摸索对方心理,用经验尽可能提供更好的服务。

长时间为别人提供监督服务,朱河存需要一直关注手机、时刻关注时间。这不仅在无形中限制了他的个人生活,视力也受到了影响。为此,朱河存发起了招募活动,寻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参与监督工作。招募监督师的首要条件是心细、执着,还要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几年下来,店里已经招募了一百多名兼职监督师。这些监督师不仅要跟买家斗智斗勇,还要会做数学题、画思维导图、说英语……十八般武艺样样都得精通。在服务过程中,朱河存常常召集大家一起探讨客户的情况,揣摩客户的心理。只有这样,才能有的放矢,更好地进行监督服务。

有人称朱河存为“拖延症终结者”,他却不这么认为:“其实我们监督师所做的只是辅助工作,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拖延症是一种习惯,早治比晚治好。坚持今日事今日毕,不要让拖延症拖垮你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