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父亲和六个孤儿

2021-07-17 07:02平平
莫愁 2021年20期

文平平

法国作家罗曼·罗兰说:“灵魂最美的音乐是善良。”在黑龙江哈尔滨就有一位善良的老人,他叫彭云松,为了抚养六个孤儿终身未娶。老人的所作所为时刻影响着孩子们,儿子栾景通创业成功后,创建了雷锋车队,继续传承父亲的大爱精神。

15年收养六个孤儿

今年已经百岁的彭云松老家在山东,小时候由于家庭条件不好,他只上过三年私塾。后来,因生活所迫,彭云松来到哈尔滨,在一家机械厂上班。

一个寒冬的傍晚,彭云松像往常一样走在下班路上,突然,他发现路边躺着一个小男孩。“你怎么了?”彭云松蹲下身问小男孩。“我饿……”小男孩蜷缩的身子瑟瑟发抖。“你等一下。”彭云松跑回家拿来馒头递给小男孩。小男孩拿起馒头狼吞虎咽地吃起来,吃完后眼巴巴地望着彭云松。“你家在哪?我送你回家吧!”听完彭云松的话,小男孩的眼泪掉了下来。“我没有家……”小男孩叫闫景成,刚满8岁,父母早亡,家里没有亲人,他只好到处流浪。孩子这么瘦弱,怎经得起如此严寒的天气?彭云松心如刀割,毫不犹豫地把手伸向小男孩:“孩子,跟我走吧!”

雷锋车队

就这样,闫景成成了彭云松的大儿子,虽然彭云松家境不好,但孩子跟着他起码不会挨饿。此后15年间,彭云松又陆续收养了五个孤儿,分别是11岁的张秀清、5岁的栾景通、11岁的郭廷忠和9岁的高玉滨,以及从山东老家带回的刘玉忠。

彭云松未婚就收养了六个孤儿,亲戚朋友不理解,都劝他把孩子送到孤儿院,娶个媳妇过日子。彭云松说:“像我这种情况,就算有姑娘愿意嫁,也是过来吃苦的,我不能连累人家。结婚的事再说吧,我得先把孩子养大。”有好心人曾为他介绍对象,但对方一听彭云松带着六个孤儿便放弃了,所以他放弃了结婚的打算。“我不能让孩子们承受两次失去家庭的痛苦,他们应该像别的孩子一样,在温暖的家庭成长。”为了这些孩子,彭云松终身未娶。

爱是最好的教育

收养或许只是出于一念间怜悯做出的决定,但要给孩子们一个真正的家,却意味着几十年的辛苦付出。每天想办法填饱六个孩子的肚子,成了彭云松生活中的头等大事。

为了让孩子们有住的地方,彭云松请求机械厂领导在职工宿舍后面腾出了一个地方。住的问题解决后,吃的问题又摆在了面前。当时,彭云松每月工资只有36元钱,根本养活不了这么多孩子,但他不忍心让孩子们饿着。于是,他每天只吃一顿饭,下班后去捡破烂卖掉补贴家用。虽然生活很苦,但孩子们从来没挨过饿、受过冻。邻居送来旧衣服给他,他就改小后给孩子们穿;邻居包了饺子给他,他就分给孩子们吃。

彭云松还要操心孩子们的教育问题。他养了五只羊,每天清晨孩子们还在酣睡时,他已经带着新鲜的羊奶到集市去卖了。就这样,靠着五只羊和平时攒的钱,他供六个孩子上了学。

钱不够用,彭云松宁可自己省吃俭用,也不让孩子们去干杂活赚钱,他认为:“一旦沾了钱,就会为了钱想办法,甚至变坏。”老二郭廷忠经常到铁道附近捡废品,彭云松就跑去找,气得他几次拿起树枝吓唬郭廷忠。当16岁的郭廷忠去当兵时,彭云松从怀里掏出10元钱,笑眯眯地对他说:“珍惜机会,好好锻炼成长。”接过带着父亲体温的钱,郭廷忠哭了。

在彭云松的影响下,六个孩子都很懂事,也很善良,七个不同姓氏的人组成的大家庭虽然生活困难,但其乐融融。

“子承父业”行善事做好人

成人后的六个孩子不仅事业出色,还都是有名的好人。老二郭廷忠在部队入了党、提了干;老四高玉滨初中毕业后在化工机械厂连续五年当上劳模,还分到了房子;老五栾景通19岁当兵,后来创业,生意越做越大……

“栾老五,命真苦,衣服破了没人补;老阿爸,真伟大,六个孤儿抚养大……”栾景通3岁那年没了爸爸,后来妈妈又得急症去世了,彭云松把他带到家里,跟他说:“我来养你吧!”栾景通就成了彭家的栾老五。如今,栾景通事业有成,却常常念叨过去的苦日子,并编了顺口溜。他说:“父亲把我们几个拉扯大不容易,我们要像父亲一样做好人。”

1999年,栾景通创建了雷锋车队,免费为社会残疾群体、孤寡老人、贫困市民、考生等提供救助和爱心服务,并参与各项公益事业。此外,栾景通每年拿出自己经商盈利的一部分,关爱孤寡特困群体,迄今他已帮助过一百三十余位孤寡特困老人。

在哈尔滨,一提起雷锋车队,很多市民都不陌生。在车队运行的十几年里,已投入300余万元,车队由最初创建时的一辆车,发展到如今的300辆“雷锋号”志愿服务车,拥有志愿者8572人,免费接送弱势病残近7万人次,累计志愿服务15万小时。“他是一个没有嗜好的人。”车队驾驶员宋万春评价栾景通,“他的生活除了工作,就是做好人、做好事,回报社会。”

栾景通说,自己想通过创建“雷锋车队招待所”来弘扬雷锋精神,让学习雷锋的人有个家,让学习雷锋的人感受到温暖。他的雷锋车队先后荣获全国学习雷锋先进集体、黑龙江省“十大杰出志愿服务集体”等荣誉。每每有人赞叹栾景通的善行,他都会说:“和父亲比起来,我差得远了。”

2020年9月,栾景通入选“中国好人榜”。他如愿传承父业,成为中国好人。如今,他仍在继续行善事,做好人,用真情书写着人间大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