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彬:从砌好一面墙到管好一栋楼

2021-07-17 07:02正裕
莫愁 2021年20期

文/正裕

“小砌匠”邹彬是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建五局)质量管理员,头上顶着多个耀眼光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十三届全国青联常委、全国技术能手、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区砌筑项目冠军……2021年5月4日,第25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火热出炉,邹彬榜上有名。

崭露头角的“小工匠”

邹彬在日记中写道:“学历不见得是成功的唯一途径,懒惰肯定是幸福的硬伤!”

1995年8月,邹彬出生在湖南娄底新化县一个普通家庭。曾是留守儿童的他,初中时辍学,15岁便被父母带到了工地上。邹彬一家从爷爷辈起就做泥工,父亲、两位叔父、舅舅都是村里的老砌筑师傅。他的父辈常在同一个工地上做砌筑工,学砌墙成了邹彬顺理成章的选择。

别的孩子还在跟父母较劲,邹彬却已经和家人跟着包工头四处流转。15岁到19岁,邹彬辗转了无数个工地,短的半个月,长的也不过三个月。在尘土飞扬、机器轰鸣的工地和灰浆、挑泥沙、搬砖头……脏活累活邹彬都肯干,从不叫苦叫累。空闲的时候,他还总跑到老师傅身边“帮忙”,暗暗地学手艺。他勤奋好学,只要是砌筑方面的知识,都会刻苦地去学习、琢磨。一天下午,一位老砌筑工回到工地,发现自己未完成的那面墙“长高”了1米多。仔细一瞧,“长”上来的墙砌得比自己还要好。一打听才知道,“杰作”出自邹彬之手,这让他对邹彬刮目相看。

谁都没有想到,泥刀一到邹彬手里竟玩出了新境界。一面12平方米的墙,别人要砌一天,他只要半天。更出彩的是,他砌的墙,砖面清清爽爽,不沾泥带水。伙计们说,邹彬干活一向对自己要求特别严,每做一件事,都会反复推敲,多次试做。随着一块块砖的砌合、一面面墙的完工,邹彬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手艺日益娴熟精湛。

邹彬学手艺并不满足只是学会,对各类技术都要求自己达到精湛的程度。砌墙看起来简单,把墙整齐地砌起来就行了,可邹彬不这么认为,他每次都要把砌墙作为一项手工技艺来雕琢。一次,他发现有位高级砌筑工做了一面通透花墙,外观就像一幅雕刻作品,墙体平整如画,突出部分错落有致,他十分羡慕这样的手艺。邹彬悄悄地将这面墙绘成草图,带回家研究,再到工地上砌筑模拟。通过刻苦钻研,如今,邹彬已掌握了十多种砌筑通透花墙的手艺。“与其说是砌筑墙体,还不如说是在搞艺术雕琢。”工友们对邹彬赞赏有加。

从务工人员到“网红明星”

2014年,一次偶然机会让邹彬的命运发生了改变。中建五局举办“超英杯”劳动技能竞赛,“老板推荐我去参加比赛。”邹彬却显得犹豫,因为他正面临重大选择,当时他在工地上每个月能挣万把块钱,如果报名去参加培训每个月收入只有3000元。父亲的一句话坚定了他的信心,“儿子,去闯一闯吧,或许能获奖呢!”最终,邹彬选择参加培训,并留了下来,直至代表中国去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2014年4月,在中建五局举办的“超英杯”砌筑和瓷砖贴面技能比赛中,邹彬脱颖而出获得砌筑组第一名的好成绩。同年7月,邹彬代表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参加了在北京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全国选拔赛,并以绝对优势获得第一名,成功入围国家集训队。

此后,邹彬开始了每天“魔鬼式”的训练。从早上6点到晚上6点,再到晚饭后的三个小时,邹彬的日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从理论知识学习到技能操作训练,从体能训练再到脑力训练,每项都有严格的时间安排,节假日也不例外。每天绝大部分时间邹彬都是在对照图纸,将一堵墙砌了拆、拆了砌。他说,比赛是按图纸砌墙:尺寸、水平度、垂直度、对齐、细节五个方面都有极严苛的数据要求,完成的产品与其说是一堵墙,不如称之为“艺术品”。

为了弥补理论知识方面的不足,邹彬主动要求进入中建五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习。学校专门为他安排了数学和识图老师“开小灶”指导,量身编制各种顺口溜,以加强理解和背诵。除规定的集训外,邹彬自我加压,延长训练时间。陪练笑称,有时候邹彬晚上做梦都在背诵理论知识,甚至隔几分钟还会冒出一串公式。邹彬说:“我读书少,看图、测算对我来说都是非常费劲的事。成绩的取得,感谢老师和教练的‘引路’作用。”

有付出就有收获。“2015年那次比赛是在巴西圣保罗,也是我第一次出国。”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邹彬获大赛砌筑项目优胜奖,实现了中国在砌筑项目上零的突破。朋友和同学得知邹彬的事迹后都惊呆了,大家纷纷通过电话、QQ、微信等方式向他表示祝贺。

与总书记“面对面”座谈交流

2016年,湖南省“十行状元、百优工匠”竞赛活动砌筑工技能比赛,实际上就是一次泥刀雕琢艺术比赛。参赛者要用230块砖,在规定时间内砌筑一道1865毫米长、1260毫米高、120毫米厚的清水墙,并在墙内嵌入“工匠”汉字图案,要求汉字突出墙面20毫米,勾缝清洁6毫米,且清扫干净。测评打分评判标准都精确到毫米级,每1毫米误差扣1分。邹彬的作品墙面清洁、线路均匀、字体突现,各项指标都在控制范围。专家在评审时给予一致好评。经过逐项打分、严格评审,邹彬的作品以高出第二名十多分的绝对优势夺冠。

由于技能突出及对事业的执着,邹彬被中建五局总承包公司破格录取为派遣员工,从事砌体质量管理工作。通过自考,邹彬取得了大专文凭。2017年,中建五局为激发员工创新、创效、创业激情,鼓励“工匠精神”,成立了“‘小砌匠’邹彬创业工作室”,由邹彬担任工作室组长,带动全员提高工程品质。

2018年1月29日,当同事将邹彬当选全国人大代表的消息截图发到单位微信群时,工友们一片沸腾。邹彬激动之余,感到更多的是沉甸甸的责任。22岁的邹彬成为全国两会“95后”代表之一。

2020年9月17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长沙主持召开基层代表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听取基层干部群众代表对“十四五”规划编制的意见和建议。“没想到在湖南,在我们长沙,就能跟习总书记一起开会。”邹彬在接受媒体采访时难掩兴奋。“我今天刚好坐在习总书记的正对面,要说不紧张那是骗人的。”邹彬回忆说,但看到总书记与前面发言的几位代表亲切互动、愉快交流时,他便放松了下来。

邹彬的发言稿写满了外来务工人员群体相关的诉求:健全完善就业增收、教育医疗等政策支持体系,提供便捷优质的法律援助服务,依法根治工资拖欠等问题……邹彬最关心的,是如何推动外来务工人员向新型产业工人转变的问题,这也是他在座谈会上发言的主题。他建议,要引导和推动农民工学技术、提技能,增强职业归属感,打造新时代高素质、高技能劳动产业大军。“听完我的发言后,总书记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你也是状元啊!”得到总书记的肯定,邹彬心甜如蜜。

“以前我只要把每一堵墙砌好就可以了,但现在得把每一栋楼的质量管好。”邹彬的经历鼓舞了更多的年轻人:不管从事什么职业,只要专注、勤奋,一定能干出名堂,也能实现人生逆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