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佐藤浩一
杜甫一生勤奋咏诗,从他的作品数量上就足以证明了这一点。杜甫现存的诗歌已多达1457首。这个数量要比同时代诗人的多出许多。无论从作品的质量上还是数量上,杜甫都不愧为代表盛唐的一位诗杰。
但1457首这个数字只不过是现存的作品数量,杜甫实际上的作品数量应该更多。因为观察现存的杜诗,几乎没有杜甫30岁以前的诗歌,在此之前的作品几乎无人所知。中国古典中的士大夫,30岁以前不咏诗是很难想象的,因此毫无疑问杜甫在他30岁之前已经咏了相当数量的诗。然而,杜甫30岁以前的诗歌为什么没有留下?对于这个疑问,日本和中国各有其不同的解释。首先在日本,废弃说是一般所认同的——杜甫30岁时和李白相遇,领略了李白的稀世才能,决定废弃自己早期咏的诗歌,立志以一种与李白完全不同的诗风来重新咏诗。与此相反,中国几乎很少有人提到废弃一说,多数人认为杜甫早期的作品未曾留下是自然散佚。这两种不同的见解到底哪一种正确呢?
本稿就此疑问,来考察杜甫早期的诗何以未能留下的意义所在。并由此更进一步地了解杜甫这位诗人。
许多日本研究者认为是杜甫本人废弃了自己早期的诗歌,在中国则几乎找不到其说。但是令人意外的是,最早提倡废弃说的却是中国明末的王嗣奭(1566-1648),他在《杜臆》卷八《壮游》诗中的评释首次提出了此说:
此诗乃公自为传,其行经大都与李白相似,然李一味豪放,而杜却豪中有细。观公吴、越、齐、赵之游,知其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后来诗律转细,自弃前鱼耶?
王嗣奭说,杜甫早期浪游时期(25-34岁)的作品为什么散佚了,那是因为到了晩年对诗律更加理解了的杜甫,把年轻时的作品看作还不成熟而自己废弃了。 “ 自弃前鱼 ” 是出自《战国策》的典故,比喻被遗弃、被淘汰的人或事物。这个王嗣奭的废弃说,也在仇兆鳌《杜诗详注》里被引用过,所以许多读者应该会有目睹,但是不知何故,其后在中国几乎无人引用,只有一位身居海外的William Hung(洪业)先生引用过:
这一早期阶段(712-735)还有没有其他作品?它们也许仅仅是散佚了,就像杜甫其他时期的许多作品一样。杜甫也许在晚年时发现这些诗作不符合其标准,故而将它们删汰了。不幸的是,由于这些诗篇的散佚,我们只能通过杜甫晚期诗文中的回忆和偶尔提及去重新建构其早年生活。我们缀拾的只是零星片段。借用一句脱离了上下文语境的杜诗,我们甚至可以说: “ 记一不识十 ” 。
此外在日本,吉川幸次郎先生也曾有过如下的引用:
三十岁以前的诗,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杜甫出生的712年,正值玄宗皇帝李隆基即位,首先将唐帝国开国以来的百年太平盛世的年号定为开元,主宰了二十九年。在这个开元时期的杜诗,几乎没有流传下来。反之,未必自得的散文却有几篇流传了下来。诗歌开始流传是在他30岁左右,玄宗把年号改成天宝的742年之后。明代的王嗣奭说,(杜甫)作为习作而自己废弃了。
但是,吉川先生只是作为一种可能性引用了废弃说,作为个人的立场,他一直保持着 “ 基本上没有流传下来 ” 这样一种慎重的姿态。这在吉川先生晚年的代表作《杜甫诗注》里也是不曾改变的。所以应该说吉川先生不过是介绍了废弃说。明确地主张废弃说的是吉川先生的高徒,黑川洋一先生:
与废弃说不同的是,在中国大都倾向于散佚说。中国的古典中诗的散佚是不足为奇的事,加上未曾看到出自杜甫本人的有关 “ 废弃 ” 说的只言片语,所以杜甫早期的作品自然也不例外,应该是散佚了,这种解释在中国得到普遍认同。
按照下面引用的苏舜钦的言及,《旧唐书·杜甫传》记载杜甫别集有六十卷,但是到了北宋已经散佚了。能够确认的最早的杜甫文本只有二十卷,也就是王洙的《杜工部集》。
那么,杜甫诗是什么时候散佚的?中唐时期就已经散佚了大半应该是没错的。韩愈在《调张籍》诗里提到了 “ 杜甫平生咏诗一万篇,流传下来的不过是泰山一毫芒 ” 。
清代赵翼也云:
刘维崇先生《杜甫评传》:
关于这一点,陈尚君先生的解说,能使人联想到废弃说确有其事,这段例外的表述是值得注目的:
如陈尚君先生所述,现存的杜甫诗的大半是佳作,而且也有在当时备受重视的干谒诗,所以是由杜甫本人来取舍的可能性很大。陈先生的这篇论文是分析散佚状况的,不是以废弃说本身为主题来评论的,也未提及王嗣奭、黑川洋一等人。但是,在中国极少涉及的废弃说的系谱里,却是一篇值得参考的例外的论文。
究竟是不是杜甫自己废弃的?仅凭现存的少许资料来论证这一点是极难的。那么,下面通过考察废弃说的问题点,与散佚说做一下比较。
首先应该着眼的是,杜甫的淋漓尽致的文风。众所周知,李白咏诗的特点是把事物客体化了。而杜甫咏诗的特点却是选个别的事物来具体地细致地咏。比如在长安费尽苦心寻找工作的时候,将《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的长篇诗奉赠给当时的实权者。其中写到 “ 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赋料扬雄敌,诗看子建亲。李邕求识面 ” ,如此极尽表现自己的文才,俨然是 “ 履历书 ” 般的行卷诗。到了晚年,杜甫咏了《夔府书怀四十韵》《壮游》《昔游》《遣怀》《往在》等长篇诗,淋漓尽致地描写了自己从风华正茂到风烛残年的一生经历。这些长篇诗都是很有 “ 自传 ” 色彩的回顾诗。无论是 “ 履历书 ” 般的行卷诗,还是 “ 自传 ” 式的回顾诗,都是把自己的亲身经历拿来,加以具体地个别地详尽描述。这样就形成了杜甫特有的作品群。李白是不咏这类诗的。
如果按照黑川先生的推测,杜甫由于跟李白的相遇而立志改变自己的诗风,之后融入了社会性而确立了自己的新诗风,并且把三十岁以前的诗都废弃了的话,那么在 “ 履历书 ” 和 “ 自传 ” 的长篇诗中,作为一个重要的内容不是最应该言及的吗?但是却找不到类似的描述。如此推来,杜甫将三十岁以前的诗作为不成熟的作品而废弃了的关键起因就无法考证了。与其他的诗人比较一下,这个推断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比如李白和杜牧就表明过曾经亲自废弃诗歌的事:
其次应该考察的是,应酬诗的有无。杜甫在诗作几乎无存的三十岁前后,花了四年时间游历了吴越地域,扩大了见闻。关于这个时期,陈贻焮先生认为杜甫和很多人有过交往:
引用陈尚君先生表述,杜甫的六十卷集收诗当在二千五百首至三千首之间。而存诗较少的华州诗,则多数为名篇。早期诗尚未成熟,存诗除投赠干谒之作外,也颇多佳作。另如安史乱起到陷贼居长安约一年半,存诗仅三十三首,数量较少,名篇却超过半数。这些段阶的诗作都可看到曾经审择的迹象。
综上可以整理出:杜甫的诗作,各个时期都有曾经审择的迹象。不符合其标准的,杜甫可能亲自删汰了。这种审择删汰也可以算作废弃,但是与早期诗的空白情况不同。因为长安、华州、成都、东川、夔州时期的诗尽管有审择的迹象,但是那个时期的作品还是存在的。而杜甫三十岁以前的早期诗,几乎看不到作品的本身,即使在当时也有可能审择删汰,但是难以置信的是全部作品都被删汰了。即使是不必特意废弃的应酬诗,以及所有的早期作品都故意删汰了,杜甫是否也应该对决意删汰的理由做以说明?或是因为早期诗的删汰只不过是一般的审择而已,所以在 “ 自传 ” 和 “ 回顾诗 ” 里也就没有必要提及此事?
杜甫审择了包括年轻时期的所有诗作,最终完成了由二千五百首~三千首构成的六十卷本。之后在流传的过程中,最初的几卷散佚了,留下来的一千多篇诗里却找不到早期的诗歌了。
艺术的创造过程就是紧紧地绷着神经与作品格斗的过程,也是一种将自己的灵魂都注入进去的行为。陶艺家对烧成的陶器不满意的时候,用力摔碎而废弃的举动,好比那根绷紧了的神经的反弹。
那么杜甫又是如何呢?作为读者每次翻开杜甫诗集,就会目睹本来应该存在的早期诗部分的空白。面对这个无法回避的事实,愈加意识到杜甫早期诗的存在。结果形成了两种解释——日本认为是自己废弃的,中国则认为是自然散佚了。的确, “ 由于与李白的邂逅而废弃了 ” ——这一解释的本身充满了一种文学性的紧张感,使人感到杜甫传记更有其魅力。然而如上所述,本稿对这种解释表示疑问,得出的结论是——杜甫的早期诗是在流传过程中不慎散佚的。
注释:
①依据仇兆鳌《杜诗详注》收录的作品数。
②比如,其他的盛唐诗人现存的作品数量如下:张说298首,王维400首,岑参403首,孟浩然267首,高适205首,贾至396首,王之涣只有7首。李白不愧为与杜甫成双壁,现存的诗有1000首左右。
③(明)王嗣奭:《杜臆》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第257页。
④《战国策》卷二五:魏王与龙阳君共船而钧,龙阳君得十余鱼而涕下。王曰: “ 有所不安乎。如是,何不相告也? ” 对曰: “ 臣无敢不安也 ” 。王曰: “ 然则何为涕出? ” 。曰: “ 臣为王之所得鱼也 ” 。王曰: “ 何谓也? ” 。对曰: “ 臣之始得鱼也,臣甚喜,后得又益大,今臣直欲弃臣前之所得鱼也。今以臣凶恶,而得为王拂枕席。今臣爵至人君,走人于庭,辟人于途。四海之内,美人亦甚多矣,闻臣之得幸于王也,必褰裳而趋王。臣亦犹曩臣之前所得鱼也,臣亦将弃矣,臣安能无涕出乎? ” 魏王曰: “ 误。有是心也,何不相告也? ” 于是,布令于四境之内,曰: “ 有敢言美人者族 ” 。
⑤王嗣奭曰:此乃公自为传,其行径大都似李太白。然李一味豪放,公却豪中有细。又云:观其吴越齐赵之游,壮岁诗文,遗逸多矣,岂晚岁诗律转细,自弃前鱼耶。(中华书局排印本,1447页)
仇兆鳌很佩服王嗣奭,在《杜诗详注》里引用了1075处,比引用的其他文献多出许多(黄鹤884处,朱鹤龄751处,黄生367处)。王嗣奭和仇兆鳌都出生于宁波,王嗣奭是早仇兆鳌100年的先辈,其存在对仇兆鳌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请参看佐藤的论文:《论杜诗详注中的论世知人——关于浙东鄞县文化磁场的考察精读》(李寅生译,《杜甫研究学刊》2009年第1期,总第99期。原载于《松浦友久博士追悼纪念中国文学论集》研文出版2006年)。
⑥洪业著,曾祥波译:《杜甫:中国最伟大的诗人》,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年版,第28页。(原刊TuFu:China’s Greatest Poet by William Hung,Harvard Uiversity Press,1952)
⑦[日]吉川幸次郎:《杜甫》Ⅰ,世界古典文学全集28,筑摩书房1967年版,第7页。
⑧ “ 但是三十岁以前的诗,原则上没有流传下来。因此无法追溯传记的详细内容。 ” (吉川幸次郎《杜甫诗注》第一册《总序》,筑摩书房1977年版,第7页)
于上面几乎同样内容的记述,在小川环树主编的《唐代的诗人——其传记》(大修馆书店1975年版)所收《杜甫传》中也能看到:《雕赋》的上表写着 “ 约千有余篇 ” ,但是三十岁以前的诗,原则上没有流传至今。 ” (第238页。由黑川洋一先生执笔的项目)。
⑨浅见洋二先生也是避开定论来介绍废弃说的:比如杜甫的初期作品没有流传下来,我推测可能是被 “ 焚弃 ” 了,但是找不到对此事的记载。最早提到杜甫 “ 焚弃 ” ,是在明代王嗣奭的《杜臆》卷八(参看:吉川幸次郎《杜甫诗注》第一册)。
以上请参看浅见洋二《焚弃与改定——唐宋期的别集编纂或者定本制定》(《立命馆文学》598,2007年。收录于《中国的诗学认识——从中世到近世的引换》创文社2008年。我执笔本稿时,参考浅见先生的论文颇受启发,在此深表谢意。
⑩吉川先生的门生高木正一先生的《杜甫》(中公新书,1969年)中也赞同王嗣奭说:后来在奉献玄宗皇帝《雕赋》时的奏折里表明,四十岁前后其作品已超过一千首。当然这其中应该包括少年时期及吴越游学时期的诗作。这些作品几乎没有流传至今,正如明代王嗣奭所说,晩年的杜甫认为这些作品不合适,凭良心将其删掉了。(第23页)
◆他在《进雕赋表》中也曾自言 “ 臣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 。惜乎其四十岁前所作千余篇诗未能传世。(祁和晖:《杜甫生平分期述评及我见(上)》,《杜甫研究学刊》2005年第4期,第19页)
◆瓯北所说不差,少陵之一日不可无诗,诗歌实乃其生平之真实记载,惟散佚过半,殊为可惜。(雷恩海、李天保:《会当凌绝顶:杜甫早期诗歌创作研究》,《湖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第24页)
◆杜甫早年创作时期,为他三五岁以前的读书游历时期(718-746)。杜甫在《进雕赋表》中称 “ 臣幸敕先臣绪业,自七岁所缀诗笔,向四十载矣,约千有余篇 ” 。仇兆鳌考此文作于天宝十三载(753,而杜甫四三岁)。据后人估算,杜甫在三五岁以前的作品已不下数百篇,但大部分已散佚了,流传下来的篇数极少,只有二十六篇(据仇注本)。(李瑞智、李天保:《论杜甫早年対诗歌创作的探索》,《社科纵横》2006年第1期,第87页。)
◆从杜甫自己的回忆中,我可以知道他从事诗歌创作很早,而且数量也可观, “ 七龄思即壮,开口咏凤凰 ” ,韩愈在《调张籍》中说, “ 平生千万篇,金薤垂琳琅。仙官敕六丁,雷电下取将。流落人间者,太山一毫芒。 ” 说明在中唐时候,杜诗已开始大量散逸。我们今天所看到的这个时期的二十五首诗,远非杜甫早期诗的全貌。就从这少得可怜却很可贵的二十多首诗中,杜甫已向读者传达了相当多的信息。(梁怀超:《骐骥开道路鹰隼出风尘——论杜甫早期诗》,《作家评论》2010年2期,第124页)
此外,比起诗人文笔的巧拙,更看重的是与谁交往。比如跟杜甫也有交往的裴迪就是一例。裴迪在跟王维《辋川集》的同一环境中咏了二十首连作诗,自古以来对其文笔的巧拙毁誉参半。乃至于刘辰翁用 “ 坏尽一锅羹 ” (毁了王维的作品),将其评得一无是处(《唐王右丞集·椒园》)。裴迪的诗的确有些拙劣,可以说亏得王维才免遭废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