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华
【摘 要】如何让学生通过简练的文字读懂千百年前诗词的情境,并唤起共鸣,是古诗词教学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教师以文化观照为主线,通过聚焦词句品诗词、多元诵读悟诗词、融合艺术解诗词等形式,在教学中让诗词融于学生的内心,与他们的生命相通,从而唤醒学生的诗心,提升审美素养,达到境情相照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文化观照;古诗词教学;情境
古诗词文字精练,意境深远。教学中,有的教师讲一句,解一句,泛泛而谈;有的教师设置练习题时忽视文字背后的意境,仅让学生做文字的搬运工,把诗词从书上平移到习题上;有的教师不注重对诗词的品味,导致学生朗读与感悟分离,把“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由清新的“小夜曲”读成了慷慨激昂的“进行曲”。
如何让学生通过简练的文字读懂千百年前诗词的情境,并唤起共鸣?这是古诗词教学需要突破的难点之一。教师要以文化观照为主线,通过聚焦词句、多元诵读、融合艺术等形式,让学生入情入境,激发想象,产生感悟,提升审美素养,达到境情相照的教学效果。
一、聚焦词句品诗词
(一)以诗词解诗词
以诗词解诗词,即用学生熟悉的、浅显的诗词来诠释新学习的诗词的意思,以此降低难度,突破难点。比如,送别诗在语文教材中多次出现,但学生较难体会诗中的“送别情”。以《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为例,“烟花三月下扬州”的“下”字是全文精妙之笔。教学时可以引用含有“下”的诗句“飞流直下三千尺”“便下襄阳向洛阳”来强化感悟。读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句时,可引出同样表达送别之意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进而拓展阅读《草》一诗中的“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感悟送别之情。以诗词解诗词,旨在从不同角度挖掘诗词的内涵,使“旧诗词“与“新诗词”产生联系,高度融合,带学生入境、悟情。
(二)以意象入意境
在同类意象中找规律,可助力学生解析诗词。比如,学《天净沙·秋思》时,学生对“昏鸦”一词的理解略顯单薄。教师就以“鸦”为引,引出“梁园日暮乱飞鸦”中的“飞鸦”、“月落乌啼霜满天”中的“乌鸦”、“斜阳外,寒鸦万点”中的“寒鸦”。这些鸦虽然出现在不同的情境中,但都透着一股寒意。借这一意象,教师顺势引导,让学生感受旅人的清贫、艰辛,进而深入体会《天净沙·秋思》中的意境。从对意象的品读到对意境的感悟,学生探求诗词的意韵,感受诗词以外的画面。
(三)以典故觅意蕴
用典故丰富诗词教学,以历史解读诗中情怀。不少叙事类诗词背后有相应的故事。如教学四年级上册《夏日绝句》一课时,首先,教师借典故解读关键词“人杰”“鬼雄”。刘邦认为天下有三个顶级的人才: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的萧何,战必胜、攻必取的韩信。这些都是“人杰”。“鬼雄”出自《楚辞》“身既死兮神以灵,子魂魄兮为鬼雄”,为国捐躯者的灵魂就是鬼雄。学生由此感受诗句的慷慨豪迈。其次,教师读文中“不肯过江东”的注释,引导学生了解项羽在斗争中失败,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典故。最后,教师让学生介绍课前查找的资料:宋高宗将国土拱手让金,百姓饱受战乱之苦。李清照之夫赵明诚出任建康知府。后城中动乱,赵明诚临阵脱逃。李清照为国为夫感到耻辱,在路过乌江时,有感于项羽的悲壮,创作此诗。至此,学生充分体会作者创作时的心境,深入感悟诗句背后的意蕴。
二、多元诵读悟诗词
(一)依字行腔
此法适合高段学生。根据字的平仄规律,可确定发音长短——“平声吟长仄声短”;根据字在诗词中的位置,可明确停顿的要求——“一三五字可随意,二四六位须分明”。吟诵前,可给诗词标上相应的符号(如表1)。
根据此表,一三五字的平声字,用短横;二四六字的平声字,用中横;韵字用长横,表示音拖得最长。仄声用竖表示。入声用竖点,表示它也是仄声,且读得特别短。以《登鹳雀楼》为例。“白日依山尽”一句从“白日”的入声开始,语调向下,隐喻日落的方向。“尽”字为本句第五字,做仄声处理,语气坚决且没有拖音。“黄河入海流”的“入”字读得短促,让人感受水流的速度与方向,而“流”字拖音拉长,仿佛水流潺潺。可谓节奏随心绪走,声调由情感而发。学生通过吟诵,把意境、画面融为一体,读出了画面,读出了情韵。
(二)依谱吟唱
此法适合中段学生。即使用符号来标识吟唱的音调,学习吟唱仍旧有一定难度。为了让学生形象地理解吟唱调值的高低,可让吟唱借助五线谱之力,更形象地展现音调高低,让学生可视、可读。以《赠汪伦》前两句为例(如图1),学生看着乐谱,能较快地学会吟唱。他们随着调子摇头晃脑,仿佛把自己带入这古诗古调中,韵味十足。
(三)踏浪诵读
此法适合低段学生。“踏浪”指根据诗词的意思,选择不同的节奏反复诵读,强调不同的重点,让字词如浪一般层层堆叠,循环往复。复读的节奏明快,多次重复可以加深学生的记忆。运用此法诵读时,要求字正腔圆,理解诗词。学生打着节拍读通读顺,一唱一和读出韵味,做到见字能歌。
首词踏浪(《池上》)
× ×|× × × ×|× —|× ×|× × × ×|× —‖
小 娃 小娃 撑小 艇 偷 采 偷采白莲 回
句末踏浪(《所见》)
× × × ×|× ×|× —|× × × ×|× ×|× —‖
牧童 骑黄 牛 黄 牛 歌声 振林 樾 林 樾
三、融合艺术解诗词
(一)以画品意
诗是有声画,画是无声诗。联想与想象是诗词与画的桥梁,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着力点。
1.想象画面入境
以《山居秋暝》为例,学生用激昂的语调诵读这首诗。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引导学生找出诗中的意象,提示学生从光、色、形等方面展开联想与想象。在他们的脑海中,雨后空山的凉,松间明月的光,石上清泉的音,村女浣衣的笑,和谐融合,构成了乡村晚景图。“化诗为画”让读诗不再“走调”。
2.读图巧绘出彩
“江陵”“瓜洲”这类古地名在诗词中很常见。教学《泊船瓜洲》时,教师可让学生通过查看地图寻找这些地方,并进行标注,感受“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空间之近和“明月何时照我还”时间之久,让两者形成对比,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如果教师有较高的简笔画技能,教学时还可根据内容落点画线,简笔勾勒。如学习《江雪》时,可在黑板上一线绘山、一笔勾水、一道描径,再点染几笔画出小舟,诗句的凝练与画面的简练融为一体,意境自然扑面而来。除了教师画,也可引导学生画,将诗中所描绘的不同景物、情景结合自己的感受用笔画下来,由画意转达诗意,从而更好地理解古诗,体悟诗中意境,培养学生的审美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以乐唱情
诗词融入音乐会别有韵味。比如,在《牧童》一诗的教学中,教师引入笛声,创设情境,让学生随着乐曲穿越时光,回到唐代。教师相机询问学生听到了什么样的声音,看到了什么样的画面。学生自然而然进入诗句的情境。又如,学习《长相思》时,学生对于军旅生涯缺乏体验,无法形成共鸣。课上,一曲《泛沧浪》响起,琴声时急时缓、时轻时重,再现“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的意境。学生和着音乐进行诵读,情感被音乐调动,达到了高潮。
(三)以戏展境
播放影视作品是再现叙事诗情境的途径之一。以《七步诗》的教学为例,在学生自学诗句、理解大致意思后,教师请学生反复诵读,说说从中感受到了什么。学生的答案多是诗朗朗上口,曹植才华横溢。这只是看到了诗的表面。诗中的一“煮”一“煎”怎么理解?为此,教师引入电视剧《三国》中的相关片段,再现创作背景。该片段给曹植的脚步拍了一组特写,当第七步落下时,学生的心也被紧紧抓住了。教师暂停播放,让学生体会此时的心情。接着,视频继续播放。當剧中的曹植满目泪光地念出《七步诗》时,学生不由得跟他一起读了起来。他们对于《七步诗》的理解自然不再浅显。影视作品让学生进入情境,感受诗词神韵。
综上,诗词教学要在文化观照下探索趣味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带着自己的体验和想象进入情境,以唤起内心的感悟。教师要让学生到古诗词里寻根,树立民族文化自信;在古诗词里读人,发扬民族文化精神;在古诗词里创生,传承民族文化血脉。
参考文献:
[1]王虎.论初中语文诗词鉴赏策略[J].未来英才,2015(10).
[2]张敏.浅谈小学古诗词教学的审美体验策略[J].语文教学通讯·D刊,2012(3).
[3]赵绍军.小学语文新课程古诗教学的基本策略[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7(4).
[4]徐健顺.普通话吟诵教程[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浙江省杭州市省府路小学 310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