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课堂联动”引领“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方式创新

2021-07-16 22:44王丁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21年6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创新

摘    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渠道,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课程改革背景下,以创新教学方式为突破口,积极推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改革创新以增强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双向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整体教学的实效性,是落实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助力学校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关键词:“三课堂联动”;教学方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21)06-0025-02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是党和国家教育发展的目标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1],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程作为高校大学生关键必修课程,应为学生提供丰富而充实的教育,为增强教学的成效就必须不断进行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使课程入脑入心,成为学生心中满意的课程。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基础”课程以加快课程体系和学科建设步伐为基础,以革新教学观念为前提,以优化教学过程为根本,以强化课程管理为保障,以革新教学方式为途径,创新出“三课堂联动”,引领“基础”课教学方式创新。

一、“創新第一课堂”,变革传统的“教师满堂灌”为“学生上讲台”

学生是高等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应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理念,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服务学生、关注学生的个性和全面发展是当前课程改革的中心理念,由此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以兴趣驱动和问题为导向,使传统的“教师满堂灌”“唱独角戏”转换为“学生上讲台”“分组讨论”等互动教学模式。

高校始终把立德树人和铸魂育人放在首位并贯穿于教学的全员、全过程,教师任务艰巨、责任重大、使命崇高。“基础”教研室在切实研究学情的基础上积极推进教学方式的改革创新,如实行课前十分钟“学生上讲台”活动:课前选取近一周影响较大且有重大启示意义的事件,通过课下教师指导与小组修改、课前十分钟讲台展示、PPT演练与讲授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关注世情、国情、民情,树立责任感和使命感。组织实施大学生活规划交流会:大一学生刚刚结束高中生活进入大学这个人生发展的关键期、拔穗期,价值观念还不成熟、对未来生活的规划缺乏确定性,在这个特殊的时段内,如何引导学生坚持正确的价值取向,有步骤地实现人生目标,就成为上好“基础”课的重要任务。通过组织实施大学生活规划交流会,制订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规划、生活计划,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督促学生循序渐进地实现人生目标和自我价值。除此之外,结合课本章节内容进行“学习时代楷模、成就出彩人生”演说会、对话“大学生爱情观”“以案学法、以案普法”等活动,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有差别地因材施教。

课堂是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重要渠道,也是学生积累知识和培养创新精神的主渠道,通过组织教师教和学生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通过对教学方式的不断创新,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地参与、认真地准备实施,在较大程度上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加深了对课程要点的掌握,助力课堂改革,使“基础”课真正入脑入心。

二、“丰富第二课堂”,增强“基础”课的感染力

和亲和力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承担着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担,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那样:“要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实现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2]“基础”课教师扎扎实实讲好思政课,挖掘素材,在牢牢把握课堂教学主渠道的同时,不断拓展课外教学新空间,用好校园大课堂,致力于把课讲好、讲活,增强感染力和亲和力,不仅能够满足学生获取知识的需要,更能引导学生自主、积极地参与学习。

“基础”课程注重结合校园实际尤其是特色的校园文化资源、深入研究学情,在改进中加强,在创新中提高,逐步创新出教学的特色和方法。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除了创新课堂教学方式之外,还充分挖掘校本资源“丰富第二课堂”,如进行“行走的课堂”。“行走的课堂”是由一线教师带队,把授课的地点由室内移到室外,延伸至校园。在“行走的课堂”中,带领学生身临其境,品鉴题刻、赏析对联、解读校训、诠释办学理念,通过教师对丰富校园文化的讲解、剖析,引领学生切实地感知学校的人文环境,寓理论于实践,将书本内容用生动活泼的话语展示出来,将抽象的理论具体化,更好地提高授课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更为重要的是,在“行走的课堂”中,通过对学校不同人文景观的具体讲解,能够促使学生更好地体会和深刻领悟创办人回馈桑梓、奉献社会的家国情怀;勤俭朴实、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和厚德修身的品格修养,引领学生进行理念的传承、精神的孕育和人格的升华。除此之外,还应积极举办校级活动,如知识竞赛、宣讲、图片展、故事会、演讲大赛,等等,坚持全面性与渗透性、实践性与实效性、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的原则[3],切实增强课程的针对性。

“行走的课堂”不仅拓展了“基础”课的教学方法、丰富了教学载体,还充实了教学内容,营造出有温度、有深度、有情怀的育人环境,细化、深化、活化了教学,使得课程教学更加接地气、有人气,更好地引导学生厚植爱国情怀、增强综合素质,鼓励他们奋力前行,立志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奋斗终身的有用人才。

三、“夯实第三课堂”,有效延伸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为提升育人效果,高校教师应以正确的思想理论来引导学生,探索并采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上课,增强课程的感染力和学生的获得感,使课程教学真正吸引学生,这就需要不断开拓、创新教学方式,避免“重课内,轻课外;重说教,轻养成”[4],推动课程与其他资源的有效融合,把教学重点、课程难点与社会热点、学生特点紧密结合,实现课程教学与社会大课堂同频共振。

“夯实第三课堂”,应加强社会实践,延展“基础”课教学阵地,通过实践基地更好地发挥课程的育人作用,增强学生的参与感和体验感。“基础”课适时开拓校外基地,如全国文明典型竹林镇、长寿山风情古镇、巩义市先进典型海上桥村等教学基地。“基礎”课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赴实践基地进行交流学习,如竹林镇实践教学基地就能够很好地发挥育人作用,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竹林镇是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政策的典型代表,通过利用现场的展板资源开展现场教学、观看竹林镇华丽转身的纪录片《竹林深处》引导学生感受竹林精神。学生切实感悟到在国家政策引导下竹林镇的发展变化,加深对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对奉献其中的道德模范和志愿者的理解。还有紧挨着竹林镇的长寿山风情古镇,是响应“旅游突破”和“旅游号召”的产物,古镇不仅打造出多样化的产品、一体化的服务,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增收的同时,学生还能以参观、游览、访谈的方式切实感受其由曾经贫困落后的穷乡僻壤小山村发展蜕变为现如今干净、整洁、富裕文明的工业小镇的几十年的沧桑巨变,教师与“基础”课程中“怎样实现人生价值?”“树立什么样的理想信念?”等课题进行结合讲解,深化学生对“改革创新”“共同理想”“共同富裕”的解读。

这种“理论讲解+实地调研”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喜

爱,通过有深度、有温度的实践教学,搭建起了书本与社会的渠道,构筑起了理论连接实践的桥梁,增强实践教学基地辅助课堂理论教学的积极作用。将课程内容与社会实践紧密连接起来,寓教于实践活动不仅能够激发学生兴趣,还能在很大程度上推动学生对“基础”课程的认同,自觉将爱国情、乡土情转化为强国志、报国行,争做新时代的先锋。

高校教学应体现课程的创新与开发,找准定位,研究学情,坚持“以生为本”,聚焦学生群体,扎实有效推进课程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育人水平,助力学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教师,应“注重挖掘教材的‘对话元素,重视‘道而弗牵的引导、‘强而弗抑的生成及‘开而弗达的适当留白”[5],积极推动“基础”课的改革创新,通过开展“三课堂联动”深化和活化教学,学生的参与范围广泛且时效性和吸引力强,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奋斗精神,增强学生的获得感和满意度,从而坚定自身投身社会实践的勇气,形成学校办好、教师讲好、学生学好“基础”课的良好氛围,将立德树人、铸魂育人的根本任务落实落细落地。

参考文献:

[1]习近平: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N].人民日报,

2019-03-19(1).

[2]习近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 开创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新局面[N].人民日报,2016-12-09(1).

[3]陈香珠.融翻转课堂与对分课堂的思政教学探索——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为例[J].福建教育学院学报,2019(7):49-53.

[4]何玲.“互联网+”背景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改革探析[J].教育现代化,2019(6):79-81.

[5]李洪波.“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对话元素挖掘与运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20(9):26-28.

编辑∕丁俊玲

作者简介:王丁(1992—),女,河南驻马店人,郑州商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助教,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创新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