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志刚
【摘要】现在的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工作比较重视,管理在一定程度上就是决策,优质的学校管理需要长远的眼光和开阔的视野,对校长的管理能力要求较高。优质的学校管理能帮助学校更上一层楼,推动学校稳步发展,提高学校的知名度,更能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绝佳的助力。本文就如何搞好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了探讨,加以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小学学校;管理工作;小学校长;策略
现在的社会在不断的变革和不断的进步当中,学校的管理工作也成为我国现代教育中改革的重要内容。作为学校的领导人——校长,在学校的管理中,要改变陈旧的管理方式,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克服在改革过程中出现的困境和弊端,使学校的管理更加科学化、高效化。本文以小学校长的视角研究分析了学校科学管理的策略与方式,供同行学习。
一、组建团结能干的领导班子和教师队伍
一个优质能干的领导班子是办好一所学校的关键所在。如果将学校比作一个舞蹈团,那么领导班子就像指挥员,只有指挥员具备足够的指挥能力,才能调动整个舞蹈队伍的不断前进,更加完美地呈现舞蹈作品和舞蹈水平。因此,作为校长,一方面要做好表率,严格遵守制定的规章制度,不仅要给学生做好表率,更要给教师树立好榜样。校长要建立起自己的威信,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能力,不断开阔眼界,在面临重大决策时做出正确的判断,使决策既具备民主性也具备科学性。日常管理中,要善于挖掘每个老师、每个管理人员所具备的潜能,促使他们不断进步,使他们走向更加宽阔的舞台;另一方面,要搭建优质的领导班子管理团队,处理好各级和各个主体之间的各种关系,优化团队工作,实现整体的最佳利益。校长要做到知人善任,审时度势,有效安排,在管理中要抓好每一个管理环节,把握正确的管理方向,引进先进的管理经验,以此来打造一个团结能干的优质管理队伍和教师队伍。
二、注重管理方法的科学化和先进化
面对当今时代所呈现的新形势,小学校长要有新思路,要采取新举措作出新的改变。在学校的管理中,校长要尝试建立一套新的管理方法,形成良性的人事制度,管理中低效的出现很大程度上是受到管理方法不科学的影响。基于此,在进行教育和管理教师的职责分配上,要对每一位教师的能力和优点进行全面的了解,因为能力和优点是产生管理能力结构的重要前提。管理者按照不同的年级主体安排不同的任务与工作,工作完成的优质程度就取决于管理者所安排的责任主体。管理中,要对被管理者进行全面的了解,这样有助于识别教师的形态意识,方便管理,让他们形成一个聚集的结构体,在相互的影响下,使管理工作得心应手。在这个集体里,要给予每个管理者和任职人員充分的尊重和理解。但尊重不等于不管,理解不等于解决,要充分全面地了解教职员工,可以通过日常观察来实现。观察每一个教师的工作情况,他的交际能力与人际关系;观察他们待人接物的方式与态度,只有对每一位工作人员的情况有足够的了解,才能建立更加协调、更加优质的管理,使管理事半功倍。在管理各阶层的教职员工时,需要奖惩分明,鼓励教师提出管理上的创造性思想和意见,让优秀的教师能够脱颖而出,使学校的管理工作更加科学化、民主化,同时要严格惩处贪污舞弊等不良的现象,做到奖罚分明,以此打造优良的管理队伍。因此,在进行管理方法的搭建上,校长要建立一套人事管理制度,在执行的过程中,要注重人性化的管理,做到合理化、科学化。在管理过程中,要注重管理的方法,以此达到管理的科学有效,在此基础上,使学校的管理工作不断地适应新形势的发展。
三、落实班级管理,尊重学生个性
在学校的管理工作中,班级和学生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对班级学生的管理不容忽视。因此,在学生的管理过程中,需要以班级为单位,充分尊重学生的独特个性,实现管理目标。基于此,在班级管理上,需要不断提升班级管理方法的科学性,校长需要班主任督促学生,而班主任可以尝试发挥部分优秀学生的“龙头”作用和“桥梁”作用。所谓“龙头”,就是班级的领头人,“龙头带动龙尾”,形成良好的班级风气,促进班级管理更加有效;所谓“桥梁”,就是让这部分优秀学生发现和反映班级内部、班级成员存在的问题,他们更能对班级的情况进行全面的了解,从而使管理工作更加有序地进行,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才能真正成为班级的主人。在学生的管理上,要明白小学阶段的学生个性独特、想象力丰富,这个时段是小学生思想发展的启蒙时期。因此,在小学生的管理上,首先要做到尊重学生个性,以学生为主体,给予学生充足的发展平台和发展空间,激励学生发挥自身的特长和优势,使他们在校园里不断地成长、不断地进步。在给予学生充分尊重的前提下,学生才能给予学校同样的尊重,并服从学校的管理。
四、与家长形成合力,共同进步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这是一直以来亘古不变的真理。学生的教育始于家庭,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良好开端,但教育又延续于学校,学校教育是家庭教育的有效补充。在家庭的教育中,家长需要有效进行工作,不能忽视对孩子的管理。良好的家庭教育能有效培养孩子的性格及习惯,使孩子遵循教导,遵守纪律。家长及教师的处事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所以作为家长,要理解学校的工作,在理解教师的工作上协助、配合好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要积极建立与家长的联系,收集家长的意见,以此改进管理工作,使之更好地服务学生、服务家长。因此,校长在进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鼓励教师以优化学生教育为初心,与家长构建沟通交流为新渠道,以此建立一定的家校关系,促使管理更加高效。按时召开家长会,让家长亲身体会孩子所接受的道德教育和环境氛围,在了解学校的管理工作中,产生教育效应,坚定形成合力。学校对家长提出的意见要给予采纳,进行改进完善,从而共同进步。因此,将学校和家庭两方的力量整合起来,齐头并进,这样更加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进一步推动了学校的发展。
综上所述,在学校的管理中,结合现行的相关政策,学校的管理工作也凸显了诸多的弊端,但与此同时,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发展机遇。在机遇和挑战并存的今天,小学校长要促进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就必然不断地推动管理的科学化,要搭建强有力的管理队伍及师资队伍。同时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独特个性,使学校平稳健康发展,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姜迎雪.浅谈如何搞好小学学校管理工作[J].吉林教育,2012(34):128.
[2] 张刀占.浅谈如何搞好学校管理[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5(8):12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