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功青
摘 要:锁子甲是一种在战争中主要用来阻挡箭镞的铠甲,其制作精细、耗时,不是一般官兵能够配备。通过对我国古代文献的研究发现,至迟在三国时期锁子甲已传入我国,宋初官方就掌握了锁子甲的制作技术,元代沿用宋代的锁子甲制作技术并使其达到了一定高度,明清的一定时期里也有官方制作锁子甲的记载。
关键词:锁子甲;文献研究;制作技术
锁子甲,又称环锁铠①、锁铠②、连锁甲③、锁甲④和连环锁子甲⑤等。无论怎么称呼,都少不了“锁”字,锁与环不同,环是封闭的,而锁是有开合机关的,锁子甲最常见的锁环就是铆钉环⑥,它的开合机关就是小小的铆钉。随着锁子甲的主要功能由战甲向盛装礼服转变,在18~19世纪时出现了对接环⑦。现存锁子甲按锁环类型主要分为三类:铆钉环型,铆钉环封闭环组合型,对接环型⑧。故宫博物院展出的锁子甲,称为母环和子环的其实就是铆钉环和封闭环。塔城地区和布克赛尔县档案局收藏的一件锁子甲的领口开襟处部分形制就是铆钉环封闭环组合型(图1)。五个环连接在一起,其中一个环连着四个环(铆钉环封闭环组合是一个铆钉环连四个封闭环),相互之间衔接甚密,这样的连环结构主要用来防箭镞,所谓一环受箭镞,诸环皆拱护,则矢不能入。⑨
世界上最早的锁子甲出土于罗马尼亚一个公元前3世纪的凯尔特人墓葬中⑩,自此之后的两千多年,除了欧洲外的其他地方也把锁子甲作为铠甲装备之一来使用。k迄今,我国没有出土锁子甲的记录,文献中最先出现的锁子甲记载的是来自东汉三国时期的曹植“先帝赐臣铠……环锁铠一领”l,可见那时锁子甲已经传入中国,且作为战甲开始使用了。之后的几百年间都没有关于它的记载,直至唐代,锁子甲作为官方的十三种战甲之一被记录在《唐六典—武库令》中①,开元六年(718)有康国派遣使者向唐贡献锁子甲②,唐代的诗歌中也提到了锁子甲,出现的次数比官修文献都要多。宋开宝八年(975),南、北作坊岁造……锁兜鍪③,这是我国文献中第一次有锁子甲制作的相关记载,说明至迟宋初我国就掌握了锁子甲的制作技术。在宋代,锁子甲不再像唐代那样流行于上层社会中④,绍兴间有伶人作杂戏称如果想要打败金人,我国就要有制胜的武器,金人有厉害的凿子箭,但是我们有御箭之锁子甲⑤,由此可见锁子甲在当时已经普遍到每个老百姓都知道的地步。宋史中又记载,宋代官员马知节曾上奏说他只需要带领一些将士、良马及轻甲即可解决契丹与宋国的争端,皇上听闻后即命制钢铁锁子甲赐给他。⑥从这里可以推断锁子甲是以轻著称,从我国现存锁子甲的重量来看,轻甲占的比例的确比较大⑦。锁子甲是先制作一个一个锁环,然后将锁环用铆钉固定连接成形的。一件锁子甲少则几万个锁环,多的可达20万个。例如一件清代小扁环铁质锁子甲(图2),重近7千克,随机掉落的一个完整锁环重约1克,这样计算应该至少有7万个锁环。锁环越多则外径越小,那么一件二十万锁环的锁子甲重量可能在20千克左右,20千克可能是铁质锁子甲中最重的,轻的仅四五千克。锁子甲不仅轻,还方便修补,锁环有脱落或断裂等损坏的,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替补,不像其他铠甲需要复杂的修补工艺。从现存的一些锁子甲上明显可以看到有替补环或修补的痕迹(图3,红色铆钉为后期修补)。锁子甲运输携带较为方便,可叠可折,所占空间也不太大,它的轻便是其他铠甲不能比及的。
宋代锁子甲在当时不仅众人皆知,而且影响深远,元代编撰的《宋史》中写道:“韩世忠……器仗规画精绝过人,今……锁子甲……皆其遗法也。”⑧虽然对是否是韩世忠创新锁子甲制作技术存疑,毕竟年代相距至少一百有余,但至少说明了元代的制作技术很可能是从宋代流传下来的。锁子甲以做成头盔护颈,最常见的是锁子甲上衣,还可制成锁子甲裤,甚至可以给马的全身披上锁子甲,只露出两个眼睛。⑨元代时骑兵南征北战,锁子甲的功能和轻便使其在骑兵兵种上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使用非常频繁,制作技术也更加精湛。元代时,将锁子甲纳入了舆服制度中,殿中导从队的引天武官和陪辂队的夹辂将军穿着金锁甲⑩,说明锁子甲的地位非常高。明初,兵仗局有“锁子匠二十一名”,这是我国文献中第一次关于锁子甲工匠的记载,对比“弓匠一百六十三名和箭匠一百二十九名”①,锁子甲工匠人数并不多,原因可能有二:一是因为锁子甲可以反复利用还易修补,不像箭镞不易回收,是消耗品;二是当时需求并不太大,锁子甲内皆实以金刚钻耳②,是一种非常精细的铠甲,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佩戴。锁子甲的制作难度也较大,在David Sim的模拟实验中,一件17万枚铆钉型锁环的锁子甲,一个工匠需要一年半的时间才能完成。③加之锁环较小,外径在1厘米左右,即便是能工巧匠也要耗费大量时间。如此精细耗时的铠甲当然不是普通士兵能够使用的。洪武二十六年(1393),国家造了6000副柳叶甲和锁子头盔,只配给守卫皇城的军士④,在大朝贺时御殿的掌领侍卫官穿锁子甲,常朝时御皇极门的掌领侍卫官穿锁子甲,勋卫、散骑舍人四员、府军前卫的20名官员也穿锁子甲。⑤另外,在南京兵仗局查得有历年贮藏的战甲中有锁子甲267领,盘点后能用的铜铁叶甲和锁子甲等战甲共有50370领,都是在正统成化以前造的。⑥自此以后,文献中就没有关于我国古代锁子甲制作的记载,只有“博硕克图汗遣使贡献锁子甲”⑦,又云“呼雅克即锁子甲…久工失传”⑧。直到乾隆二十三年(1758)春二月,定边将军兆恵等清缴天山北麓各路叛军后,带回锁子甲匠人厄鲁特、奇齐克、玛木特和多尔济,并将他们纳入武备院资造办编制⑧。由此推断,在明代中晚期官方制作的锁子甲就已消失,一直到乾隆年间才又复出。虽然没有制作的记载,锁子甲却并没有停止使用。清太祖在进攻翁鄂洛时,中了一箭,镞卷如钩,虽然拔除时血肉并落,但幸好有锁子甲保护脖子(现存一件清锁子甲带高领即可保护脖子,图4),没能射入过深,保住了性命⑨。
乾隆二十三年(1758)前,清代一直没有官方制作锁子甲的记录,却有“博硕克图汗遣使贡献锁子甲”⑦的记录。宋代、元代和明代都有关于官方制作锁子甲的记录,但没有关于锁子甲贡品的记录。贡品,指古代臣民或属国贡献给帝王的物品。《禹贡·疏》载:“贡者,从下献上之称,谓以所出之谷,市其土地所生异物,献其所有,谓之厥贡。”可见贡赋之物为一地“所生异物”,也就是特产之物,由此推断,唐代很可能没有官方制作的锁子甲。那《唐六典·武库令》中为什么把锁子甲列为唐代十三种战甲之一呢?一个可能是来自贡品,虽然并不存放在武库里,但是锁子甲的确是一种战甲,唐代也拥有这种战甲,于是就收录在《武库令》中;另外一个可能是锁子甲作为战利品存放在武器库里,有文献记载郭知运大破吐蕃,率兵入討吐蕃贼徒在九曲时缴获锁甲及各种牲畜等数万计。⑩
自清乾隆二十三年(1758)后,我国古文献中就再也没有出现与锁子甲官方制作的相关信息。清末,战争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火器作战占据完全主导地位,随着冷兵器时代的结束,锁子甲失去了防护优势,于是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
(注:文中锁子甲图片均来自“塔城地区博物馆藏金属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图1和图2是同一件文物,文物登记号为000002,图3和图4的文物登记号是000001和000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