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维娟 张绪特
1.即墨区丰城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00; 2.即墨区田横卫生院,山东 青岛 266211
在内科慢性疾病中,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属于一种常见病、多发病,老年人是该病的多发人群,在人们不断改变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影响下,明显增高了其发病率,随之也增高了慢性肾脏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1]。对患者的血糖、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能够防止肾脏、心脑血管等并发症发生,促进病死率降低[2]。因此,本文主要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疗效及对肾功能产生的影响。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5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200例,根据随机分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人。观察组男51例、女49例,平均年龄(65.47±8.22)岁,平均病程(6.31±2.01)年;对照组男54例、女46例,平均年龄(66.69±8.12)岁,平均病程(6.54±1.71)年。两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以予以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单纯运用氨氯地平口服治疗,该品用药剂量为2.5mg,一天治疗1次。观察组除氨氯地平治疗以外,还运用缬沙坦分散片口服治疗,该品用药剂量为80mg,一天治疗1次。两组均进行3个月的持续治疗。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用药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蛋白指标的变化,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率。
1.4疗效评价标准[3]显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糖恢复至正常范围内,症状消失;有效:治疗后患者的血压、血糖有所降低,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治疗后患者的症状没有好转,或病情恶化。
2.1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临床疗效[n(%)]
2.2比较用药前后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蛋白指标的变化:观察组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蛋白指标
2.3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不良反应[n(%)]
缬沙坦属于一种非肽类药物,能够抑制血管生成素Ⅱ与其受体的结合,具有舒张血管、促进心室重塑改善、降低血压的显著作用。并且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缬沙坦不会对胰岛素的分泌产生影响,对肾功能还具有保护作用[4]。氨氯地平的作用机制为:钙离子进入血管平滑肌和心脏内,使其抑制作用发挥出来,使血管松弛,还可以使α肾上腺素能受体和血管紧张素Ⅱ的缩血管作用减轻,最终使其扩张血管、降血压的作用发挥出来,特别是能够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进行有效抑制。上述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具有更加显著的降糖和降压效果,并且不会使不良反应的发生增加[5]。
本文通过观察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的疗效及对肾功能产生的影响,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观察组血清尿素氮、肌酐和尿微量蛋白各指标水平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表明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肾功能相关指标水平。血清尿素氮、肌酐两项指标能够对机体的肾功能状况进行反映,尿微量蛋白能够对肾功能滤过率进行评估。在治疗过程中按照尿微量蛋白的减少程度和血清尿素氮、肌酐两项指标水平的变化,能够对患者联合用药期间肾功能的改善情况进行科学、客观地评估[6]。同时,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P>0.05),表明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具有较高的治疗安全性。
综上所述,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运用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后,能够明显改善患者的肾功能水平,提高治疗效果,并且存在较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其治疗安全性较高。因此,应当推广应用于临床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