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2021-07-16 07:01黄文玉
中国保健营养 2021年16期
关键词:精神科危机技巧

黄文玉

聊城市第四人民医院,山东 聊城 252000

精神科疾病一般具有一定的治愈难度,需要对患者进行长期护理及心理疏导,才能有效改善其精神状态降低疾病对其日常生活的干扰。由于精神病患在犯病时会因妄想、幻觉等症状影响,作出一些危险性高的过激行为,因此在护理期间还应搭配保护干预,才能有效降低其疾病危害,保障患者及其照护人员的人身安全[1]。基于此,本文将探讨非暴力危机干预技巧在精神科护理中的应用。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区间定为在2019年1月-2020年5月,研究对象区间为院内精神科患者,随机挑选58名依照干预方式差异,平均分为常规、非暴力两组。其中常规组患者男女病患比例为16:13,年龄区间为60~79岁,平均年龄为(69.32±4.23)岁,病程区间2~12年,平均病程(6.52±1.17)年;非暴力组患者男女病患比例为17:12,年龄区间为60~78岁,平均年龄为(69.39±4.20)岁,病程区间2~11年,平均病程(6.58±1.54)年。两组患者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对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护理,对于常规组患者在其出现暴力或敌对情绪时,采用暴力措施进行保护干预。对于非暴力组患者在采用非暴力危机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评估状态,制定等级。在对患者进行管理前,护理人员应先对患者情况进行评估,并制定危机事件等级评估表,针对不同等级的危急情况,采用不同的护理干预方式。②训练技巧,加强防护。依照院内已出现的危机事件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引发原因,并结合“加拿大传爱医疗访问团”的教学内容对护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其降低危机事件等级的语言技巧和非语言技巧运用能力[2]。在护理过程中出现危机事件后,要求护理、工作人员在运用技巧防止事态恶性发展的同时为自己以及可能卷入事件的人员提供保护。③加强交流,注意总结。待患者情绪镇静以后,医护人员再尝试进行语言交流,并对患者情绪情况进行针对性疏导,认同患者感受,加强信任机制建立。在事件解决完毕后进行讨论交流,及时分析处理经验与事件诱发原因,为后期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1.3观察指标

1.3.1疾病恢复情况 采用BPRS对患者心理状态进行统计,选取时间分别为护理前、护理3、6、9月后;评估分数越低,患者改善程度越好。

1.3.2心理状态改善 采用院内自制的“约束保护对患者情绪心理影响表”统计两组患者在约束保护后不良心理状态分布。

2 结 果

2.1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比较 两组患者在护理前以及护理3月后评分差距无可比性,随护理时间的延长,非暴力组评分下降趋势更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一。

表1 两组患者疾病恢复情况比较分]

2.2患者心理状态比较 通过数据表可观察到,常规组对患者不良情绪刺激程度更为明显,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二。

表2 两组患者心理状态比较(n,%)

3 讨 论

精神病患者会因为受幻觉、妄想等症状影响而做出一些不安全行为,不仅会伤害到自己,还会对对一旁照护的工作人员产生安全威胁。所以找到一项安全有效的保护干预方式,对患者病情康复以及各项医疗工作展开有积极意义[3]。

本次研究中,非暴力组患者在接受保护干预后疾病康复情况更明显,患者在干预过程中,各项负向情绪的发生率也比较低,说明该方案的可行性较高。常规护理措施中的暴力约束虽然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但其在干预过程中,容易对患者产生不良刺激,从而加重其情绪起伏变化,不利于疾病康复,在本次研究中常规组患者恐惧、紧张、愤怒情绪人数明显高于非暴力组也证明了此观点。采用非暴力危机干预方式,更能体现出现代护理学的人文关怀特点,其更注重对患者心理需求的分析与解决,采用非暴力方式对患者进行引导,因此在危机事件过后,也能更快建立起护患信任机制,帮助患者一步步缓解不良情绪,提高自我调节能力与控制能力。

总而言之,在对精神科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非暴力危机干预,更有助于降低事态危险程度,提高护理效率。

猜你喜欢
精神科危机技巧
肉兔短期增肥有技巧
精神科护理工作研究进展
开好家长会的几点技巧
高等教育的学习危机
指正要有技巧
提问的技巧
“危机”中的自信
精神科医护人员职业倦怠相关分析
精神科医院安全隐患多
参与式教学法在精神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