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春梅 王学勤
(重庆市东南医院,重庆 401336)
近年来我国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健康意识增加,越来越多的人重视健康体检的作用[1-3]。尤其是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其身体功能逐渐衰减,较为容易诱发慢性疾病,如高血压、高血脂等,老年人进行健康检查可尽早发现疾病,降低治疗难度,保证其生活质量[4-6]。基于此,本院进行了老年人健康体检应用护理干预对增强自我健康管理意识与保证睡眠质量效果的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体检中心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接收的老年健康体检者中选择100例,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中男女比为30∶20,年龄60~82岁,平均(74.66±5.26)岁;观察组50例中男女比为29∶21,年龄61~82岁,平均(74.54±5.1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均自愿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知晓并批准本次研究。
1.2 方法 对照组50例健康体检指导,内容如下:了解老年受检者的基本情况而后指导其进行健康体检,包括告知其体检流程以及注意事项等。
观察组50例应用针对性护理,内容如下。①环境管理:要求健康体检中心在醒目的位置设置体检引导标识,要求有专门的引导志愿者,及时关注受检者情况,解答其疑惑;要求设置体检等待区,为受检者提供安静、有秩序的等待环境,避免其因为长时间等待而出现焦虑、急躁等不良情绪,影响体检依从性。②健康体检前护理:受检者至医院体检中心后,相关护理人员应先了解患者身体情况,对其进行简单、快速的评估,再应根据受检者的身体、心理状态制订针对性的健康体检方案。护理人员应根据受检者的认知水平以及理解能力等选择合适的方式使受检者能充分理解体检的意义、流程以及相关注意事项,使其明白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体检的重要性,避免其因为家庭、经济等因素影响而选择性进行检查,影响健康体检的质量。如体检前了解到受检者存在头晕症状,护理人员应引导其到休息区域,并提供清水,以避免其在等待体检时出现头晕症状。③健康体检中护理:受检者体检过程中,对应项目护理人员应就该项目进行必要的介绍,包括检查的方式、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出现的结果等内容,消除受检者疑惑,提高其配合度,进而提高体检效率。④健康体检后护理:检查结束后,护理人员应及时告知受检者拿取检查报告的时间以及地点,同时做好其基本联络方式记录,内容包括电话、地址等,以便于在有特殊情况时能及时通知受检者。受检者拿到检查报告后,护理人员应适当向其解释报告内容,并进行健康教育,告知其正确的饮食、用药以及锻炼等方法以及生活中注意事项,以有效提高其自我护理水平。
1.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通过本院自制健康知识评分量表评价体检者健康知识水平,满分100分,分数越高即体检者健康知识水平越高,自我健康管理意识越强;通过PSQI睡眠质量评分量表评价体检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分数越高显示睡眠质量越低;体检依从性分为依从、基本依从以及不依从3种,总依从率=(依从例数+基本依从例数)/总例数×100%。
2.1 两组体检者健康知识评分以及睡眠质量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体检者健康知识评分以及睡眠质量评分对比(分,)
2.2 两组体检者体检依从性情况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 50例体检者中,依从28例,基本依从20例,不依从2例,总依从性96%;而对照组中依次为18、24、8例,总依从性84%。对比并用χ2进行计数资料[n(%)]检验,结果为χ2=8.000,P=0.005,即观察组的体检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现目前,受健康知识水平、健康管理意识等多方面影响,老年人在进行健康体检时较为容易出现不明白体检方法、不遵体检建议等问题,健康体检效果并不理想[7-9]。
常规健康体检指导更为重视体检中护理,而针对性护理干预则综合老年人身体、认知水平等方面考虑[10-12]。体检前的健康教育可帮助受检者做好身体、心理准备,消除其对未知检查的陌生、紧张感,体检中护理可使得受检者更为配合医务人员检查,体检后护理可帮助受检者了解检查情况,进而指导其通过药物、饮食、运动等多种方式调理身体状态,促进身体恢复[13-17]。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的健康知识评分、体检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SQI睡眠质量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对老年健康体检者而言,积极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增强其健康意识,提高其体检依从性,进而提高其自我健康管理水平,保证睡眠质量,进而保证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