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望展 何 卫 胡云双 赵 峰 黄建芳
温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检验科,325000 浙江 温州
流行性感冒简称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呈季节性流行,潜伏期短、可经飞沫传播且传播迅速,易造成广泛流行甚至全球大流行[1]。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3型;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IA)常以流行形式出现,能引起世界性流感大流行[2];乙型流感病毒(IB)感染和传播的严重程度弱于IA,但也常引起小规模暴发流行[3-4];丙型流感病毒主要侵袭婴幼儿,以散在形式出现,一般不引起流行[5]。感染人类的IA依据抗原性主要为甲型H1N1和甲型H3N2,乙型流感病毒分为Victoria和Yamagata两大谱系[6]。流感的常规检测方法是通过病毒分离培养及核酸检测技术(RT-PCR)对流感病毒进行检测和分型[7],但不适合临床快速诊断和大规模筛查。病毒分离培养是诊断流感病毒的金标准[8],但结果报告至少需要72 h,不利于患者的早期抗病毒治疗[9]。RT-PCR检测需要特定仪器设备和实验室,操作人员需要操作培训且整个操作过程至少需4 h以上。快速流感检测所提供的抗原检测方法虽然不能对标本中的流感病毒进行亚型的鉴别,但是能够很好地检出目前在人类流行的所有流感病毒亚型[5]。由于流感疫情暴发具有发生快、传播迅速等特点,因此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流感病原学的方法,对临床疫情的判断、预防、监控十分重要。流感病毒的流行有季节性和区域性[5],对局部地区流感病毒的流行病学研究有助于掌握其流行规律,为流感暴发流行提供预警,对提早预防具有重要意义。
收集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温州市某中西医结合医院和温州市某儿童医院儿童急诊、成人急诊、呼吸内科门诊和住院病人的年龄、性别、临床诊断和流感检查结果等病案资料。按照《全国流感监测方案(2010年版)》要求,采集流感样病例(influenza like illness,ILI)咽拭子标本[10]。ILI定义为:发热,伴咳嗽或咽痛之一者[11-12]。流感检出率是指流感检出病例数在流感样病例数中的占比,作为反映流感疫情流行趋势的指标。
1.2.1 标本采集
采集咽拭子时,深入双侧扁桃体隐窝或咽后壁分泌物较多处刮取分泌物;采集鼻拭子时,深入一侧鼻腔约2.5 cm至鼻甲部位轻轻旋转鼻拭子后取出。
1.2.2 流感病毒快速检测分型
应用Clearview®甲型和乙型流感病毒抗原检测试剂(2019080200,Clearview,英国),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定性测定流感病毒核心抗原,操作完全按照试剂盒说明书进行。具体步骤为将鼻咽拭子标本放入稀释液室温下混匀,用吸管滴加3滴检测液,15 min后观察结果。结果显示为1条对照条带者为阴性,对照和试验2条条带者为阳性,出现3条条带者为IA和IB的混合感染。
用Excel 2003建立数据库并绘图分析,采用SPSS 17.0进行统计学处理。定性资料用例数和构成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017—2019年共收集流感样病例数32 097例,其中2017年2 355例(7.3%),2018年8 177例(25.5%),2019年21 565例(67.2%)。2017年、2018年、2019年流感检出率分别为44.4%、35.8%和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233,P<0.001)。见表1。
表1 2017—2019年流感样病例检出率
32 097例流感样病中男性16 750例(52.1%),女性15 347例(47.9%)。2017年、2018年、2019年3年的IA检出率逐年上升趋势,IB检出率逐年下降(P<0.001)。2017—2019年男性的总检出率要高于女性总检出率(χ2=14.095,P<0.001),其中男性甲型流感检出率高于女性甲型流感检出率(χ2=14.828,P<0.001),男性乙型流感检出率与女性乙型流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685,P=0.408)。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和性别流感检出率比较
流感样病例数年龄构成比和流感检出病例年龄构成比中,4~<7岁年龄段和7~<19岁年龄段为流感流行的主要群体。见表3。
表3 流感样病例和阳性病例年龄构成 单位:%
2017年、2018年、2019年各年龄段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7~<19岁年龄段均为检出率最高群体。见表4。
表4 2017—2019年各年龄段流感检出率比较
连续36个月流感病例数和检出率显示,2017年8月流感检出率最高达到39.9%(77/193),出现夏季流行小高峰;流感的流行期主要出现在每年的1、2、3、12月份。见图1。
图1 2017—2019年各月份流感样病例数和检出率
2017年8月IA检出率为39.4%,IB检出率为0.5%,此月份以IA流行为主。2017年12月,2018年的1、2、3月流感检出率分别为51.9%、42.0%、37.6%、15.1%,其中IA检出率分别为1.7%、13.2%、29.3%、11.5%,IB检出率分别为50.2%、28.8%、8.3%、3.6%。即此时间段内IA和IB交替流行,且流感检出率较高月份均分布在每年的冬春季节。见图2。
图2 2017—2019年各月份甲型和乙型流感检出率
流感样病例数变化能够较好地反映当地流感病毒的活动情况。研究结果显示,温州地区流感有周期活动的特点,多在冬春季和夏季出现小高峰[13-14],符合中国南方片区流感流行趋势,这种流行模式可能与本地区的气象条件有关[15-18]。分析流感样病例的年龄结构发现,4~<7岁和7~<19岁年龄段是流感感染的主要人群,且检出率高于其他年龄段,因此这2个年龄段属于高发群体、容易感染流感,这与以往的本地区研究结果相一致[19-20]。这可能与此2个年龄段人群主要为幼托儿童和中小学生[11],这类人群抵抗力较低、学习活动场所较为密闭集中有关。分析不同月份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的检出率发现甲型流感和乙型流感交替流行,这与陈艺韵等[12]研究报道一致。余昭等[20]研究发现,甲型流感大流行前后,浙江省流感的流行特征发生了一定改变,在甲型流感大流行前浙江省存在夏季、冬季2个高峰,在甲型流感大流行后,原有的夏季高峰不再明显,这也与本研究内容一致。
研究显示,男性甲型流感检出率高于女性,而男性乙型流感检出率与女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王宇等[16]和陈艺韵等[12]发现流感病毒检出率与性别无关,邢建刚等[21]报道显示甲型流感检出率与性别也无关。但崔燕红等[22]报道发现甲型流感患者中男性要多于女性,乙型流感患者中男性与女性的检出率无差异。毛晓健等[23]研究发现,男性比女性患儿更易受到甲型流感病毒感染致病,结论与本研究一致。2017年、2018年、2019年甲型流感检出率逐年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2017—2019年的乙型流感检出率逐年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一般情况下,一种类型的流感病毒流行后,往往能引起人群抗体水平的增高,从而限制了该类型病毒在人群中再次流行[24],从而另一种类型的流感病毒会逐渐地流行起来。
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其传播速度快、致病性强,可以造成不同程度的流行和暴发。因此,流感的防控是传染性疾病防控的重点。掌握温州市流感的流行特征可为流感防控政策的制定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及时做好流感防控工作,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措施之一。在流感流行季节之前对人群进行流感疫苗预防接种,可以减少接种者感染流感的机会或者减轻流感症状。同时要做好其他流感预防知识的宣传普及,掌握预防流感的有关知识,使群众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4~<7岁和7~<19岁年龄组是流感病毒的主要感染人群,该年龄段人群以中小学生为主,聚集性强,一旦发生流感,很容易引起校内暴发流行[25]。因此,加强中小学生流感预防工作,有利于整体流感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