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传感器之王”

2021-07-16 10:55林雪萍
企业文化 2021年13期
关键词:基恩工程师销售

文|林雪萍

日本的第三富有者,是来自一家自动化公司的掌门人。他在1972 年创立了基恩士公司(Keyence),它的制造体系独一无二。作为全球最大的传感器制造商,基恩士创立了许多不解的谜团。

2020 年《福布斯全球2000 强》公司中,基恩士的收入勉强入榜,排名只有1913 位,几乎垫底,但它的利润却毫不含糊,高达30%,直接带动基恩士进入盈利500 强。截至2021年3 月,日本基恩士公司(Keyence)市值为1137 亿美元,排名123 位。《福布斯》将基恩士评为,数字百强公司第33 名和世界最具创新力公司第38 名。尽管经营业绩良好,而且一直保持高达30%的惊人利润,但因在资产负债表上保留大量现金而“臭名昭著”。自2000 年以来,基恩士总是将资金放到安全的投资中,然后就忘了它。看上去,这反映了一种保守的商业态度,即在自动化和检测设备不断变化的形势下,好时光不会永远持续下去的想法。与其说这是财政上的谨慎,不如说是一种财政禁欲主义,日本人喜欢,美国人也喜欢这样的公司,这是它的市值高居不下的原因。这是一家不起眼的传感器与测量系统公司,如何做到这一点?

为利润而生的无工厂制造体系

基恩士采用了“无工厂”制造的制造体系,所有产品的生产,无论是压力传感器、条形码读取器、激光扫描仪,还是显微测量系统,以及PLC 控制器,全部外包,而且只在日本本土贴牌生产。没有高昂的固定资产压力,或许是基恩士拥有日本最高毛利率的原因。在竞争激烈的工厂自动化行业中,它的营业利润率居然超过50%,在工业机械领域,很少能见到如此强的利润率。

这是一家“为利润而制造,为利润不生产”公司。它的产品开发最重要的策略,就是盈利能力。1983 年公司还处于创业爬坡阶段,就将占据销售额15%的线材自动切割机的工厂出售,原因就是“爱肥嫌瘦”,因为这个工厂利润只有20%,而基恩士已经拥有了40%的利润率。同样的理念,秉持至今。对开发和投放市场的每种产品,基恩士都要进行纯利润审查,这就需要一套坚定不移的产品设计原则。例如,通过为市场上80%的已确定应用,或需求创建单一尺寸的配件取消定制能力,以防止项目反向干扰产品设计。基恩士希望只销售货架上的东西,而不是定制解决方案,因为后者需要时间且低效,这正是基恩士制造体系中,优先排除的选项。

基恩士的每种产品都采用易于学习的方式,优先考虑使用者的学习曲线。现成产品可解决80%的潜在应用,而且几乎任何人都可以不需要培训就能使用该产品,无论是技术人员、维修人员、工程师、科学家、还是经理。由于基恩士一直在努力了解最终用户的使用状态,无论是通信、传输、还是测量产品,都非常容易集成到任何环境中。这种容易上手的产品,很容易赢得现场工程师的喜爱。基恩士的PLC 控制系统,在集团体系中跟传感器和测量仪表没有办法比,而在市场上,也远远没有日本三菱、欧姆龙知名度那么高,但却非常容易上手。在液晶面板领域,拥有非常大的市场份额,易用性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基恩士开发的产品,往往设计用于80%的应用场合,因此针对任何特定技术组的产品选择,通常比竞争对手产品阵容要小,但是,在一般应用方面通常具有更高的集成功能。例如,基恩士可能有18 个激光测量模组,而竞争对手可能有36 个或48 个不同模组。对于细分市场应用,这36 或48 个模组中的任何一个,都有可能比基恩士模型具有更高的特定性能,但是如果客户有很多通用应用,可以从基恩士购买更少的模组,减少产品的库存数量。

充分考虑工厂面临的最常见应用和挑战,抓住80%的机会,而不去考虑那些需要额外支持,或进行工程定制的20%应用。如果说基恩士是一个医生,那么它从来不做罕见病药物的研发,它只关心常见病的最优治疗。这种多功能组合的产品开发模式,大大降低了基恩士的库存,及其客户所需的各种库存,也意味着基恩士生产的任何一种产品的产量都很高,所以产品利润更高。

销售就是情报员和产品经理

投资分析师钟爱基恩士,固然因为它将生产外包而不直接拥有工厂,从而可以专注于研发。另外也在于,它使用了一种很特别的直销方式,来保持与客户的紧密关系。自动化产业界,很少有不通过代理商的,但基恩士的直销却是一个另类。实际上,这些销售团队都是经过非常专业的技术培训,可以看成顾问式销售团队。那么,基恩士的销售工程师是干什么的?不妨可以看成是产品经理、情报员。

与其他所有工业自动化公司相反,基恩士没有应用工程师。在美国伊利诺伊州,基恩士利用“技术营销经理”的身份,将营销经理和产品经理合二为一,而且他不仅作为高级技术产品和应用专家,还负责制定每种产品的价值主张,并设计其部门产品所需要的营销材料。可以说基恩士销售团队的任务,就是访问客户的生产设施识别需求,并提出解决方案。而产品研发,就会根据销售团队确定的问题来推进。这种独特的产品开发,具备非通用化、非项目化的特点,价格也很难比较,因此议价能力很强。

与此相对应的是,基恩士建立了一种强大的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RM,这是内部定制开发的专有系统,可以优化所有活动。自从创始人销售首款传感器产品以来,这种直销文化逐渐以CRM 的完善而固化下来。如果要梳理基恩士的组织文化,最重要的一个就是销售文化。它通过强大的销售系统,为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解决方案。

基恩士强调记录所有内容,每个销售电话、每个电子邮件、每个演示都留存记录。CRM 软件看起来旧且笨拙,但却是最重要的销售工具,它的功能异常强大,公司中的每个推销员都围绕着CRM 而动。CRM 系统有一大串令人望而生畏的问题,等着销售工程师回答。这是一项直逼魂灵的拷打,很多初入职的工程师,很难通过这种考验。然而基恩士的销售策略,就是围绕分析CRM 数据来发现市场需求,并确定产品销售趋势。当然,基恩士也为人才付出了不菲的代价,平均薪水在全日本最高,2015 年平均每人每年16万美元。即使在美国,也经常被吹捧为全美薪酬最高的自动化公司。只有销售人员了解用户需求,并反馈到研发部门,一个企业的制造体系对用户的洞察才是完整的。不妨说,基恩士是建立在工业情报基础上的制造系统。情报体系,有时候就是建立在对人性的逼问。

用户不是上帝,用户只是灯塔。一个企业的制造系统,如果始终能够被灯塔所照耀,那么这样的制造系统必然健康有序。基恩士从不强调销售工程师与其客户之间的个人关系,既避免依赖关系造成销售人员的自满,又防止销售工程师离职时,销售、客户和市场知识也随之消失。相反,基恩士非常注意对客户关系实行内部控制,确保在员工离职后继续保留。基恩士销售工程师除了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外,不会在客户关系上进行投资,没有给顾客特别优惠或优待。基恩士的标价通常比竞争对手高10%-15%,除非个别情况,一般不轻易打折。而销售工程师与客户的见面,往往也只能在企业办公地点,不能请客户吃饭、喝茶。真是一个没有人情味的公司。

物流是制造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与大多数自动化公司不同,基恩士从来不使用第三方分销商,来进口和库存其产品。取而代之的是自己完成所有的进口和库存,并维护各个国家、地区的本土仓库,在该仓库中接受订单,并运送给所有客户。这与基恩士渴望直接掌握客户的需求,有着直接关系。

大多数其他工业自动化公司都依靠第三方渠道合作伙伴,来销售他们的产品。工业自动化制造商,负责监督和管理分销商关系,并培训其第三方销售代表。而这些渠道合作伙伴,代表数十个或数百个供应商,因此,往往优先考虑最有价值的供应商业务。而分销商的销售代表,则往往基于业绩销售,而非产品知识或是用户方案。这些都跟基恩士贴近用户的理念完全背离。因为基恩士是一个,有着全身神经系统的制造公司。任何一个点的冷热温暖,都会被总部直接捕捉,触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对基恩士而言,代理商不是耳朵和眼睛,只是一个多余的环节,它直接将代理商踢出了制造系统。

由于基恩士直接管理着销售、库存和分销的各个方面,因此能够以惊人的速度处理订单和运送产品。报价在24 小时内产生,订单在24 小时内发货,甚至可以在24 小时内到达,对于大多数其他产品,订单可以在5-10 天内到达。对于基恩士而言,提高效率和有效性是盈利能力的基石。惊人的物流效率,让人想起京东的自建物流。虽然前期投入巨大,但实践证明,物流环节是用户满意度的关键一环。物流从来不是物流,物流是制造满意度的关键环节。

先进制造体系离不开自动化

根据日本基准Topix 指数所占公司的比重,日本的零部件和机器人制造商在股票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新冠大流行,充分暴露了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本土制造会进一步得到强化。

美国学者认为,在推动美国本土化制造的过程中,回岸制造所形成的每1 美元收入,都要增加0.1 美元的自动化资本支出。对于制造业的决策者而言,会更加优先考虑资本投资(自动化),而不是劳动力投资。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投资者,一直倾向于对那些将人力淘汰的公司进行投资。这让基恩士获得了双重的小红花奖励,一方面它是无工厂生产模式,就会直接受益;另一方面,自动化将长期发展,而基恩士在未来十年,将受益于这种强劲的需求,它的机器视觉、传感和测控系统,可以从重新定购、工业互联网,以及自动化物流的投资等获得收益。

当然,最近也有坏消息,那就是全球汽车行业仍然疲软,机床需求疲软。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技术紧密相连。发那科(FANUC)公司是工厂自动化和机器人的佼佼者,跟基恩士有着密切的合作关系,前者负责生产自动化,后者则进行检测自动化。尽管二者利润都很高,应用范围也很广泛,但二者策略并不相同。随着工业互联网创建范围更广连接和控制能力,智能制造需要在控制系统和传感器上,花费更多的钱来管理新的制造体系。大型机器人公司正在结成伙伴关系,用于更好管理所有工业机器人。

作为日本最大的机器人公司,发那科公司正在大力投入建设工业互联网平台Field,它要将所有机器人和自动化设备连接在一起,并在一个平台上进行管理。然而,基恩士似乎对此无动于衷,它依然是单品制胜,不做平台考量。或许它已经算准,为了收集运营数据,就必须使用传感设备。不管工业互联网的飞马跑得多快,传感器都是必备的鞍辔。发那科利用标准化、现有技术和零件来控制成本。而基恩士则通过非商品化,专注于与众不同带来高额利润。然而,这种可能的风险是,如果工业互联网平台最终证明能够普适,那么标准化是大势所趋。

智能制造的深入会锣鼓齐鸣地推动制造商,朝着标准化迈进,这种标准化会促进商品的平庸化,或许会破坏基恩士的“第一”产品策略的价值主张,尤其是当工业互联网平台,如果真的出现了有些人所追捧“有限巨头”时。

猜你喜欢
基恩工程师销售
《机械工程师》征订启事
Kenoteq的工程师研发环保砖块
墓碑铭文必须译成英语?
青年工程师
追寻黑人民族之根
给人带来快乐的袜子,一年销售1亿美金
浅谈小说《迷惘》中涉及的中国元素
失明以后
工程师变成“资本家”
销售数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