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中的审美意蕴

2021-07-15 14:13田甜
锦绣·上旬刊 2021年9期
关键词:审美意蕴标点符号意象

田甜

摘要:《我用残损的手掌》是现代派诗人戴望舒在抗日战争时期的诗作。诗人经历了牢狱的折磨,用坚强的意志写下了这首诗。诗中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山河支离破碎的痛心,对人民饱受苦难的痛惜;诗歌中标点符号的运用,表达了诗人言之不尽的深切情感,也留给了读者无尽的想象空间。

关键词:意象;标点符号;审美意蕴

戴望舒是中国现代派象征主义诗人,他的《雨巷》被广泛传颂,但他的另外一首诗歌《我用残损的手掌》无论在思想情感方面,还是在审美意蕴方面,也都是非常有价值的。

一、创作背景简介

《我用残损的手掌》是戴望舒在1942年7月3日创作的。1941年12月,日本侵略者占领了香港,1942年春天,中共组织了300多名文艺界人士撤离香港,戴望舒的名字没有在名单中。同年4月,诗人因与抗日人士交往甚密而被日本人逮捕入狱。在狱中受尽折磨,饱受酷刑。但他没有屈服,做了牺牲的准备。他在狱中写下了诗篇《狱中题壁》“当你们回来,从泥土掘起他伤损的肢体,用你们胜利的欢呼/把他的灵魂高高扬起。”这首诗中诗人用了“伤损”,可以想象他在狱中受到的酷刑让他身心俱伤。7月,诗人在朋友的帮助下,获得保释出狱,诗人原本强壮的身体不在了。他遍体鳞伤,哮喘病也因牢狱之苦而日益加重。抚摸着自己“残损”的身体,联想到外敌的侵略下,同样残损的祖国河山,诗人满腔愤慨,写下了这首如泣如诉的诗篇。

二、诗歌的审美要素

1、意象中蕴涵的审美意蕴。

“残损的手掌”是诗歌中反复出现的意象,也是诗歌的文眼。手掌的“残损”,一方面是写实,从创作背景中知道,诗人在狱中遭遇了酷刑,遍体鳞伤。另外一方面,“残损”也寓意了破损的祖国山河,诗人从现实中残损的手掌,放眼望去,联想到中国“广大的土地”。这片土地也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变得支离破碎。“残损的手掌”是诗人现实的遭遇,更是感怀祖国的审美意象。诗人感伤于自己被迫害而致残的身体,更痛心于祖国的支离破碎、人民的流离失所。在诗歌的第二部分,又出现了“残损的手掌”,“轻抚”依然完整的“一角”,这里又体现了诗人对尚未被敌人占据的国土的珍爱,如同情人珍惜“恋人的柔发”,如同婴孩珍惜母亲的乳汁。在“手掌”中寄与“爱和一切希望”,这里又表达了对祖国的深情和对战争胜利、国土完整的希望。

“残损的手掌”摸到了什么?是“这一角”的“灰烬”和“那一角”的“血和泥”。诗歌中还运用了“灰烬”、“血和泥”、“血和灰”等意象,这些意象象征了中国在日本的侵略中受到的创伤,是对沦陷区凄惨黯淡情形的概括:那里尸骸遍野、满目苍夷、经济衰败、百姓流离。“残损的手掌”从家乡抚摸到长白山、黄河、江南、岭南、南海,诗人抚摸着祖国的大好河山,从南至北,所见之景物,都是落寞的、消极的。在“我的家乡”“手掌”触到了“水的微凉”;长白山的雪峰“冷到彻骨”,滚滚的黄河水“夹泥沙”从指间消逝;江南曾经是鱼米之乡,“江南的水田”也不见了生机勃勃的“禾草”,如今只剩下了荒芜的“蓬蒿”;岭南的荔枝花,曾经是多么骄傲和尊貴,有“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的自豪,如今也只剩下“憔悴”;曾经的南海,渔业繁荣,如今已经不再有渔船渔民热闹的景象,没有一只渔船的南海水是如此的苦涩。诗人记忆中祖国河山的美好,如今是荒凉的、凄惨的、萧条的。记忆中的美好与眼前的惨淡对比,更突出了诗人对祖国的痛惜之情。

2、标点符号中寄寓的审美意蕴

诗歌中标点符号运用得比较有特点,首先是第一部分中对家乡的回忆,诗人用了括号。“这一片湖该是我的家乡,(春天,堤上繁花如锦幛,嫩柳枝折断有奇异的芬芳,)”括号中的内容,显然是诗人对家乡的回忆,而回忆是美好的。戴望舒是浙江杭州人,他笔下的湖应该是西湖,西湖的春天是美好的,春天河堤上繁花似锦,柳树抽了新芽,散发出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芳香。然而,在抗日战争中,1937年——1942年,杭州经历了血雨腥风,“1937年8月14日晨,日本轰炸机空袭杭州笕桥空军基地……1937年9月挤集杭州的伤兵已达万人。随后四个月里,杭州共遭受251次空袭……1937年10月,杭州城里只剩下10万人……1937年圣诞节,9万日军蜂蛹进入杭州城,”1杭州沦陷。诗人记忆中家乡的美好已经不在,杭州在日本的侵略下,已经满目疮痍。诗人用括号来回忆曾经家乡的美好,更加深了今夕对比的痛惜之情。

此外,诗歌中一共出现三次省略号,省略号一般表示省略或说话断断续续,省略号所带来的审美想象空间是无尽的,诗歌中三处省略号各有独特的审美意蕴。第一处省略号是诗人在描述江南的水田时,是这样写的:“你当年新生的禾草,是那么细,那么软……现在只有蓬蒿;”这里的省略号,体现了诗人对回忆中江南蓬勃生机的景色,是说也说不完、数也数不尽的,带给读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然而这一切都已不在,如今只剩荒凉一片的蓬蒿,诗人只能用省略号表达无尽的惋惜之情。第二处省略号是诗人描写战争中的中国,“尽那边,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有着丰富的矿产资源、海洋资源、航运资源的南海,曾经有繁荣的渔业,往来船只密集,渔民众多。南海是抗日战争最南方的战场,在战争中遭到了极大的破坏,“在抗日战争中,日军对我过海南岛的入侵,伴随着骇人听闻的暴行和残酷的经济掠夺,给我国人民的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并严重破坏了我国在南海地区的进程,使我国30年代开始对海南岛的开发开拓工作被大大延迟。”2诗人痛心于南海的荒凉、死寂,痛心于南海百姓遭受的非人摧残,曾经繁荣的渔村此时只有死寂一片,曾经忙碌的渔民此时民不聊生、心惊胆战。诗人运用省略号,省略的是太多的苦难。第三处省略号在诗歌的末尾,“我把全部的力量运在手掌\贴在上面,寄与爱和一切希望,因为只有那里是太阳,是春,将驱逐阴暗,带来苏生,因为只有那里我们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那里,永恒的中国!”诗人在诗歌的第二部分表达了希望,受到重创的中国没有灭亡,诗人把全部力量赋予那“辽远的依然完整的一角”,诗人把全部的希望和爱赋予祖国,希望祖国取得战争的胜利,获得复苏和重生,希望祖国大地重新升起温暖的太阳,迎来蓬勃向上的春天。因为只有中国,才能救人民与水火,因为只有中国,人民才能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此处的省略号,一方面再次控诉了侵略者给人民到来的灾难,另外一方面也表达了胜利的希望和信心。

《我用残损的手掌》这首诗中蕴涵了丰富的审美意蕴,分析诗歌审美意象能体会出诗人深刻的情感,把握标点符号的运用可以体悟诗人见于言外的无尽审美想象空间。

参考文献

[1]1937——1942腥风血雨杭州城,杭州日报数字报纸,2012年7月15日

[2]萨苏:烽火海之南,坦克装甲车辆,2019年第8期

(德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人文学院)

猜你喜欢
审美意蕴标点符号意象
标点符号
论姜夔词的意象处理方式
抚远意象等
《庄子》中的舞蹈意象
标点符号的争吵
来自林间的风
标点符号们的争吵
浅谈中国古典舞作品《粉·墨》的文化传承
论明代文人茶画中的审美意蕴
《大鱼》的意象叙事及审美意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