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闻传播类专业实践教学探索

2021-07-15 12:44钟亮
新闻世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钟亮

【摘    要】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有助于推动高教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应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互利共生。这既是一种政策导向,更是一种现实需求。本研究以南昌工程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对象,提出了新闻传播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123”实践教学方案,即一个教学法、两种评价方法以及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平台,并以此为依据展开了教学实践,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江西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与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9YB234)。

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同年,国务院又印发《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引发了全国建设“双创”的浩大工程,创新创业上升为国家战略。在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过程中,创新创业教育是极其重要的环节。高校是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高校学生则是创新创业的主力军。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寄语青年学生时强调:“青年学生富有想象力和创造力,是创新创业的有生力量。”[1]高校加强创新创业教育,能够推动高等教育改革,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一、新闻传播学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融合的必要性

当前,创新创业已成为大学转型发展的新范式,创新创业教育基本在各大高校普及并得到一定发展,但仍存在定位不清、师资短缺、课程单一、与专业教育分离、环境封闭、平台薄弱等问题。根据国务院出台的意见,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原则之一即结合专业,而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分离、脱节的情况较为普遍,影响了创新创业教育向纵深推进。事实上,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应是互利共生的两个方面,两者的结合作为一种政策导向早已提出。2010年,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中,就提到要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中,突出专业特色,创新创业类课程的设置要与专业课程体系有机融合,创新创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2]2015年,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中,指出要促进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调整专业课程设置,挖掘和充实各类专业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传授专业知识过程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3]

創新创业能力的提升以专业知识的获得为基础,没有专业课程为支撑的创新创业教育,犹如无源之水,最终会陷入空谈,难以实质性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和竞争力,反而增大了创业风险。只有推动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更加紧密地融合,将创新精神、创业能力的培养纳入到专业教育的目标体系,作为人才培养的基本评价标准;对专业课程体系进行升级改造,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最新的理论、技术和实践等内容,让学生在创新创业中巩固专业知识,在专业学习中提高创新创业能力,才能更好地挖掘、发挥学生的智慧、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真正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创新创业型的高素质人才。因此,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的融合既能作为专业教育改革的突破口,又决定了创新创业教育的效果,也是高校主动适应市场需求,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必然要求。

在媒体技术飞速发展、媒体形式日新月异、媒体产品不断创新,媒体融合成为时代潮流、媒体创业前景广阔的背景下,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发展虽有无限机遇,但也面临着人才培养方面的巨大挑战。一方面,专业培养跟不上时代发展趋势,人才培养的质量标准和用人单位的要求不一样,存在较严重的脱节现象,不能有效适应行业快速变化对人才需求的变化。另一方面,在人人都能做自媒体的背景下,其他掌握一定媒体能力的中文、法学、财经类专业毕业生大量涌入传媒业,给本专业毕业生就业造成了极大冲击。作为与创新创业关联度较高的专业,新闻传播学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的融合是人才培养供给侧和社会产业需求的共同需求,[4]新闻传播学专业理应在国家战略的指导下,顺应高教改革的趋势,结合传媒行业的发展态势对教学进行调整,将创新创业理念、思路引入到专业教学中,改革传统的专业和课程体系,制定富有创新思维的教学内容和实习实训方案,尤其是在实践教学中培养新闻传播学学生跨媒体、跨学科、跨文化的视野,推动其知识应用能力和知识转化能力的提升,强化其创新意识与创业意愿,训练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帮助学生做出创新创业成果,最终促进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及学生职业发展能力的提高。

二、前期调查

为更好地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与创新创业教育结合的路径,本文以南昌工程学院新闻传播学本科专业为例进行研究。南昌工程学院是一所地方应用型高校,工科类行业特色明显,新闻传播学专业没有优势,面临着招生就业的竞争压力,亟需探索出自己的办学风格。2019年,学校新闻传播学专业教师曾指导本专业毕业生在第五届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全国金奖,给本专业学生以较大的激励,营造了较浓的创新创业氛围。因此,将创新创业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既是行业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本专业发展的有利选择。在此之前,新闻传播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是就业导向,并未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课程设置方面,有一门通识选修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与就业创业指导》是专门的创新创业课程,但这门课程主要由辅导员和学生工作人员承担教学,无法结合专业特点,针对性不强,衔接性不够,难以实现知识和能力的融会贯通和转化。专业课程教学主要集中在新闻传播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学习上,与创新创业连接度不高。实习实践课程作业未设置真实情境,更多地停留在虚拟层面,与现实联系较薄弱,导致学生在完成作业时缺少积极性和动力,无法提高作业质量,导致实践课的启迪和指导作用受到限制。

为更好地将新闻传播学专业学习和创新创业教育结合起来,设计出具有专业个性的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具有创新创业内涵的专业教育,培养出满足地区产业发展的创新性综合性人才,本研究对南昌工程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试图了解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业素养、就业创业状况,以及在创新创业背景下学生对专业教育的期待。问卷覆盖新闻传播学专业所有学生,发出316份,回收310份,有效问卷308份。结合个别访谈,得出以下结论:

一是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对创新创业比较感兴趣,近半数学生在创业意愿和创业动机方面都表现出了较强的积极性,认为创业能够实现人生理想、获取更多财富及解决就业问题。完全不感兴趣的学生只有不到一成。

二是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相对不足。受制于资金短缺、实践经验匮乏、专业知识欠缺、害怕承担风险、不了解相关政策等因素,九成以上的学生从未尝试过创业,但近半数以上表示希望能有机会尝试。随着年级的升高,尝试参加各种创新创业活动的学生比例也在增加。尝试创业的形式主要是网络创业、大赛创业和合伙创业。

三是七成以上的学生认为专业学习有利于提高个人的创新创业能力,并希望未来能够选择与专业相关的方向进行创业,但近半数学生认为已有的创新创业课程学习对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没有帮助,创业课程和创业实践活动存在较大缺口。学生普遍希望能在专业课程中融入创新创业知识、在实践课程中引入创业模拟训练,能通过专业实习、新媒体创业、参加专业竞赛等方式提高自己的创新创业能力,并且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获得专业教师的教导,更能获得行业专家、企業管理者、成功校友的指导。

四是学生希望能够获得学校层面的创新创业支持和帮助。如提供创业园等孵化基地、提供政策咨询和建议、提供配套资金、打造优质创新创业课程、开展创业论坛和培训等。

三、“123”实践教学方案的提出和应用

针对前期调查获得的结果,为回应学生诉求,更好地培养出符合业界需求、满足地区产业发展的创新型综合性传媒人才,南昌工程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以需求导向和创业就业导向为基础,顺应新媒体崛起的时代潮流,将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深度融合,充分考虑到课程的前沿性和实践特征,以新媒体实践平台的构建为核心进行革新,优化课程体系,构建了新闻传播类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中的“123”实践教学方案,并将该体系引入自然真实的教育环境中,进行具体化和可操作性分析,展开教学实践测试,进行整体效果及适用性分析,验证了其科学性和合理性。

(一)一个教学法:项目驱动法,用于指导各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

项目驱动教学是一种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它以具体项目为载体,以工作任务为驱动,有机地结合理论与实践内容,帮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逐步掌握并深化知识和技能。[5]在具体操作中,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明确完成项目过程中的各环节(项目范围管理)、完成项目的进度安排(项目时间管理)、解决人员分工问题(项目人力资源管理)、进行团队间的联系和讨论、实现信息交流整合等(项目沟通管理)、上交项目成果之前检查其是否存在谬误、缺陷等(项目质量管理)。

在具体的教学中,我们将新闻传播类创新创业人才的能力进行模块化,分为媒体策划与编辑模块、媒体技术与应用模块、媒介运营模块三个模块,由课程群支撑模块,课程中对应不同的项目。项目可以来自于与业界的合作,也可以来自于教师的科研课题、学生科技训练课题,或者由学生自主开发。教师对备选项目进行筛选后引入到课程中,指导学生按照规范化要求完成整个项目,将工作实际与课程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提前使学生进入职业状态。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发挥着指导监督作用,每周安排固定的答疑时间,鼓励学生前来咨询,帮助其解决在项目运行中遇到的困难。必要时,会辅助情景模拟教学。将师生代入情境中,由教师扮演公司领导或者甲方,学生则扮演公司员工或乙方,通过双方交流,引导学生完成项目。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一是强调自主性学习和问题探究式学习,激发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其在主动积极地完成项目的过程中建构知识,将习得知识内化,并转化为创新创业能力。二是强调团队学习。要求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完成项目。通过和小组成员共同合作探讨,交换意见,互相激励,实现对知识的内化,并进一步提出创意,形成任务解决方案,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组织和沟通能力、表达能力,从而实现创新创业能力的整体提高。

(二)两种评价方法:一是基于过程的评价考核,二是基于竞赛获奖和媒体实践成果的评价考核

在实践类课程考查中,长期以来存在高分低能的现象,实际能力与考核成绩关联度较弱。在“123”实践教学体系中,完全改变既有的考核评分标准,而取代以更为灵活的评价标准。

常规考核重在对学习和实践过程进行综合评价,设计评价量表,学生在实践过程中表现出来的主动性、创造性、团队协作性、努力程度、组织能力、实施能力是评价机制的重点。这一评价的重点在于宽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失败,避免打击学生的参与积极性,使学生在动手和思考的过程中培养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

除了常规考核评价,还会根据学生的实践成果,给部分动手能力强、创新思维好的学生以奖励性评价。这一评价重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大竞赛,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建立课程作业与专业竞赛、媒体实践的关联。教师可以将学生的获奖作品、媒介产品等创新创业成果作为考核内容,学生也可以以自己的创新创业项目或成果申请奖励性分数。

(三)三位一体的进阶式平台:专业竞赛平台、学生自主创立的自媒体平台、产教融合的仿真平台

实践途径不足和内容层级单一是制约实践教学的重要因素,而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实现了人才培养中的所有实践课程、实践环节均与三大平台对接,在竞赛中创新、在实践中创业,可以满足不同层次和能力的学生的实践需求,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进入平台的机会,从而实现对新闻传播类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在打造专业竞赛平台层面上,将教学内容与竞赛项目进行对接。教师对各大竞赛项目进行梳理,选择适合专业教学的项目来组织实践教学,比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创青春”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广告艺术大赛、摄影大赛、网络编辑创新大赛、新媒体设计创艺大赛等赛事。目前,南昌工程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学生已经成为江西地区的主要参与者,并获得了多项省级以上奖励。除此之外,教师也鼓励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以及其他创新创业孵化机构举办的创业竞赛。

在扶持学生自主创立自媒体平台的层面上,强化学生的互联网思维,引导学生在互联网与传统产业的融合中寻找创业切入口,尝试建立并运营属于自己的自媒体平台。为确保平台能顺畅运作,我们对实践教学环境进行了改善,专业实验室建设得到加强。新闻传播学专业现代传媒实验中心建成了平面媒体实验室、广播实验室、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演播室、数字出版工作室等覆盖各类媒体的专业实验室,配备了一流的仪器设备,形成了传统媒体实训平台、新媒体实训平台和媒体融合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了各种专业实践岗位。实行实验室开放管理。学生可以带着自主创业项目,通过预约,进入实验室开展工作。

在推动产教融合的仿真平台建设的层面上,响应国家政策,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深度融入区域和产业发展,推进产教融合创新,形成教育和产业统筹融合、良性互动、协同育人的发展格局。在教学中主动对接产业,与相关传媒企业进行深度合作。将企业的管理理念、运营机制等引入到教学内容中,并听取企业意见,进行课程建设,结合行业前沿和热点,按照市场化要求开发合作项目,参与项目的策略、论证、决策、实施过程。比如与江西科技出版社建立合作关系,设立江西科技出版社南昌工程学院分社,内设办公室、策划部、编辑部、美编部四个部门,学生直接参与各类出版物的选题策划、组稿、编辑加工、排版设计等工作,并依托分社运行“科南君”微信公众号,内容大都与编辑、出版专业及行业内容相关,也推送科技社公众号的优质文章。学生不出校门,就能对接真实的产业环境,深入行业一线,与行业进行高效互动,获得行业的宝贵经验。后期还将进一步建设校企联合实验室,实现校内外实验资源的共享,并升级、扩张校外实践基地。

四、反思

在探索新闻传播学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新媒体实践模式过程中,我们构建了“123”实践教学方案并已在教学中取得了一定成效,学生的创新习惯得到培养,创新创业热情显著提高,学习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得到加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所提高,参加各类创新创业大赛的人数有明显增长,尝试在新闻传播方向进行创业的人数有一定增加,但该方案仍然处于探索阶段,有待细化和完善。

(一)欠缺创新创业项目成果转化机制

在项目驱动教学模式下,涌现出了一批好的作品和产品,但大多数仍停留在虚拟、模拟层面,成果转化应用意识和意愿不强烈,真正成功转化进入运营孵化的项目几乎空白。因此,应积极探索成果转化机制,更好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动力,让学生真正进入到真实的创新创业环境中,实现知识成果的经济效益转化。

(二)课程安排相对粗放

不同年级的学生使用的都是同一平台,在创新创业教育的针对性方面还所有欠缺。因此,应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思维和能力特点,融入不同的创新创业课程,切分出基礎能力模块、必备能力模块、拓展能力模块等,探索分层次分阶段的创新创业教育。

(三)导师团队建设有待跟进

目前指导学生的专业教师大多缺乏创新创业的经历,对于创新创业教育,也很难进行深度挖掘,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创新创业教育水平的提升。因而,应加强对专业教师的培养,鼓励教师参加工程实践,详细了解企业的工作流程和行业的前沿信息。同时,应探索如何顺应学生愿望,遵循创新创业教育特点,与行业专家、企业管理者等进行深度合作,后期将建立专业教师和行业导师合作培养模式,以推动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业能力切实提高。

注释:

[1]新华网.习近平致2013年全球创业周中国站活动组委会的贺信[EB/OL].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3-11/08/c_118069433.htm.2021-4-28.

[2]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和大学生自主创业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gov.cn/srcsite/A08/s5672/201005/t20100513_120174.html.2021-4-28.

[3]国务院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EB/OL].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15-05/13/content_9740.htm. 2021-4-28.

[4]王雪梅,陈锦宣,郝雯婧.智媒时代传媒教育与双创教育多维融合生态体系构建[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20(12):26-29.

[5]乔秀峰.项目化:地方高校新闻专业实践教学的有效路径[J].传媒,2019(03上)3:85-87.

(作者:南昌工程学院人文与艺术学院讲师)

责编:周蕾

猜你喜欢
专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高职艺术院校文化素质教育与专业教育的融合
房地产专业教育与“三创”教育的耦合效应
工程教育认证模式T的人才培养模式
高职院校专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