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华
桓台骨伤医院,山东 淄博 256400
桡骨远端是腕关节重要的组成部分,因在距离关节面3.0~3.5cm部位的骨皮质比较薄,所以成为临床骨折高发部位[1]。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是临床用于桡骨远端骨折的主要方法,其治疗疗效及临床价值各不相同。本次试验通过对比分析,进行如下归纳和总结。
1.1病例资料 在2018年6月~2019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桡骨远端骨折病人中随机选择两组:每组各50例。纳入标准:通过影像学检查明确骨折诊断;手术组病例符合手术适应症;自愿参与。排除标准:患有血液疾病、免疫性疾病者;临床资料不全;器官有重大疾病或衰竭者;视听功能障碍、精神障碍。保守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是27例和23例,年龄46~63(57.6±4.5)岁,骨折部位:左侧29例、右侧21例;致伤原因:摔伤20例、打击伤18例、车祸伤12例。手术组患者中男、女例数分别是26例和24例,年龄48~65(58.2±4.7)岁,骨折部位:左侧28例、右侧22例;致伤原因:摔伤22例、打击伤16例、车祸伤12例。基础资料比较提示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保守组 实施局部麻醉,沿患肢纵轴做牵引,纠正骨折的移位,于X线监控下进行手法复位,复位成功后进行固定,用小夹板或石膏托;保守治疗2周后复查,排除移位、固定松动等问题;固定4~7周将石膏拆除,指导患者加强功能锻炼。
1.2.2手术组 手术采取仰卧体位,实施臂丛神经麻醉,手术切开复位,将前臂调整到旋后位,经桡骨远端掌侧入路,在桡侧腕屈肌的绕侧面做以纵向手术切口,进行桡动脉和桡侧腕屈肌腱间隙的钝性分离,以旋前方肌作为起始点,切开分离到骨折部位,进行解剖复位;借助于牵引仪器促使桡骨恢复到正常的生理长度,行关节外复位,恢复掌倾角、尺偏角,成功复位之后,使用T型解剖钢板螺丝钉行内固定处理。
1.3疗效评价 随访时间1年,评价两种治疗方法下患者桡骨掌倾角、尺偏角以及桡骨缩短程度,并记录其并发症发生情况,如:腱鞘炎、创伤性关节炎、腕管综合征、手指僵硬等。
1.4数据处理 分别采用均数±标准差和例数(百分比)的形式来代表计量数据与计数数据,相应检验方法用t方法、卡方方法,均由SPSS25.0统计软件完成处理。
2.1随访指标 随访可见,经治疗,手术组患者尺偏角、掌倾角显著高于保守组,桡骨缩短明显少于保守组(P<0.05),表1:
表1 不同治疗方法有关效果比较
2.2治疗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对比术后两组患者治疗有关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比较并不大(P>0.05),表2:
表2 比较两组治疗有关并发症发生情况[n(%)]
桡骨远端骨折是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且该病多集中发生在中老年群体当中。桡骨远端是起到控制人体腕关节屈伸的重要部位,这也意味着该处一旦骨折,便会直接影响到机体腕关节功能的正常发挥。同时伴随着骨折的发生,患者腕部可能会继发关节炎,给人们正常的生活与工作都造成严重影响[2]。
目前,临床对于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方法主要包括手术治疗方法和保守治疗方法两种,以往临床大都采取保守方法治疗桡骨远端骨折,该方法体现出实施简单、无创伤性的特点,但是我们却观察到,保守治疗病例治疗疗效并不是很稳定,而且患者保守治疗后需要长时间采用夹板、石膏进行固定,康复训练时大部分情况下都只能动一动手指与手部关节,并不能良好的促进腕关节功能恢复,除此之外,因保守治疗做的是外固定,一旦患者意外牵扯肌肉,很容易造成复位失败及骨折移位[3]。
虽然手术治疗会造成切口、存在术中操作以及术后感染的风险,但是若能通过注意围术期的无菌操作、严格消毒以及提高手术技术,皆是可以有效避免的,而且手术治疗病人术后早期可及时展开腕关节功能康复锻炼,对促进患者伤后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本次试验报道见:在采取不同的方法治疗后,手术组患者尺偏角与掌倾角恢复皆优于保守组,而且桡骨缩短更小,提示手术治疗能更进一步使患者得到疗效保证。另外通过随访两组治疗有关并发症,并未发现在并发症方面存在着显著性的差距,这也提示无论是保守方法还是手术方法,其实应用的安全性都比较高。
综而,无论是保守治疗还是手术治疗皆能保证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得到良好疗效,相较而言手术治疗更能促使患者术后早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