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孝飞 刘铁军 曹治婷 廖玉荣 王 甜
柳州市人民医院放射科,广西 柳州 545000
肺栓塞定义:内源性或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或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临床病理生理综合征,为引起患者胸痛主要原因,死亡率仅次于肿瘤及冠心病。CT肺动脉血管成像用于肺栓塞诊断具有较高敏感性、特异性,成为目前诊断疾病首选干预方式[1]。但目前诊断过程中,呼吸运动会造成伪影,影响诊断结果[2]。为此,我院针对上述情况采取预呼吸干预形式,就320排CT在预呼吸情况下低辐射剂量及低对比剂肺动脉CTA扫描结果如下分析,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怀疑肺动脉栓塞行肺动脉CTA检查患者6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0例,纳入对象均知晓本次研究,并自愿参与;本次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无影响研究开展其他疾病,如碘过敏、心率不齐、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等。对照组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20~80岁,平均(56.6±4.5)岁,观察组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25~80岁,平均(57.2±4.8)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不采取预呼吸,等待呼吸口令并屏气进行扫描。观察组采取预呼吸,注射造影剂后2s后,工作人员告知患者开始屏气,直至扫描完成后(4s~15s)开始呼吸。检查过程:注射碘海醇25~30ml及生理盐水40ml,注射速度控制为5ml/s。本次研究采取仪器为佳能320排螺旋CT,协助患者取仰卧位,足先进,依据体质量选择不同扫描参数,对照组:18.5<体重指数<25:管电压120kv,管电流600 mA,造影剂用量70ml。观察组18.5≤体重指数≤22.5:管电压80kv,管电流100mA;22.5<体重指数<25:电压80kv,管电流150mA;造影剂用量20~35ml。层厚0.5mm,螺距0.806,探测器0.5mm×160,机架旋转速度0.4s,扫描范围肺尖至肺底,采取自动追踪法扫描,监测点为气管隆突肺动脉主干内,出发阈值为180HU。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图像噪声、信噪比以及主观图像质量及造影剂用量。并对两组诊断效果进行统计。
2.1两组图像噪声、信噪比、主观图像质量比较 观察组图像噪声低于对照组,信噪比及主观图像质量高于对照组,造影剂用量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1。
表1 两组图像噪声、信噪比、主观图像质量比较(n=30)
2.2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 观察组诊断准确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83.33%,两组差异显著(P<0.05),见表2。
表2 两组诊断准确率比较(n=30,例)
肺动脉CTA检查具有快速、准确及无创优势,且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成为肺动脉栓塞诊断首选检查方式。但检查开展期间,碘对比剂所产生辐射不可避免[3]。且目前肺动脉CTA检查过程中,往往患者呼吸会造成伪影,影响检查结果。
依据目前我院开展肺动脉CTA检查检查过程中,往往会因多种外界因素影响造成诊断率偏低。预呼吸则是监测扫描达到阈值时无需等待启动普通呼吸指令时启动扫描,达到阈值后直接扫描能达到能快速在阈值高峰得到扫描,避免血流过快病人因启动普通呼吸指令时间错过最佳峰值扫描时机,从而提高低造影剂情况下扫描成功率。同时,提前预呼吸闭气能稳定呼吸,扫描图像质量更加清晰,保证图像质量。为此,我院开展预呼吸干预形式,主要为注射造影剂后的几秒钟开始闭气,直到扫描完成后呼吸,当机器达到一定设定阈值时,无需等待呼吸口令可直接进行扫描,能缩短准备时间[4]。本文就扫描各项指标及检查时间分析得出,两组图像噪声、信噪比及主观图像质量优质,且诊断效率偏高,与对照组比较,P<0.05。且检查前通过短暂呼吸屏气训练干预,能有效提高检查成功率及诊断效率。
综上所述,降低临床低辐射剂量、低造影剂同时缩短了从造影剂达到阈值后到触发扫描之间的时间,从而提高了检查的成功率及稳定图像质量。